豐子愷(kǎi)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家。他的漫畫寥(liáo)寥數筆,便勾勒(lè)出一幅生動的圖畫,別具風味。豐子愷愛聽“批評”,他常說:“贊美的話不足道,批評的話才可貴。”
在浙江嘉興時,有一天他帶著孩子去吃大餐。等待上菜時,豐子愷不經意間聽到鄰座有幾位食客提到了自己的名字。他一下來了精神:人在背后對別人的評價最為真實,我要好好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
他假裝不經意地換了個座位,坐到了食客的背后去,一邊端著小瓷(cí)杯做樣子,一邊豎起耳朵“偷聽”他們說話。只聽有個人先開口:“豐子愷畫的人物很是可愛,大人孩子都愛看。”豐子愷聽了很欣慰。
“只是我有點兒奇怪……”食客話鋒一轉,豐子愷的心又跟著提了起來,“為什么豐子愷畫的有些人物沒有五官呢?臉上只有兩條橫線做眼睛,這難道算是時髦(máo)嗎?”
一旁專注傾聽的豐子愷忍不住想為自己辯解:嗨,老兄,這種繪畫風格是受日本畫風的影響,更加含蓄,也更加耐人尋味。但是,豐子愷按捺(nà)住了解釋的沖動,因為他一轉念:這位食客說的可是讀者真實的感受!雖然我的繪畫風格有來源、有依托,但我的觀眾畢竟是廣大中國人民,我要照顧到大伙兒的欣賞習慣!
豐子愷把那位食客的意見牢牢記在心中,從此更加用心地觀察人物面部表情的特點和細微變化,努力在人物形體姿態的刻畫上下功夫,終于成為一名融匯中西、獨樹一幟(zhì)的大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