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玄宗李隆基英武果斷,治國有方,與大臣們一起開創了“開元盛世”。
開元十二年,大唐王朝政治清平,人民和樂,于是朝中大臣紛紛上書,請求唐玄宗封禪(shàn)泰山。
歷史上,秦皇漢武都曾前往泰山封禪。
泰山封禪并不是唐玄宗首創。這是帝王向天下展示自己豐功偉績的典禮,到了后世,沒有一定成就的帝王想要封禪泰山甚至會被勸阻。
唐玄宗為人謙遜(xùn),幾次推辭,可禁不住大臣們一再勸說。終于在開元十三年,唐玄宗挑選各色名馬一千匹,隨從無數,前往泰山封禪。
傳說,當御駕浩浩蕩蕩行到汶(wèn)河之濱時,大隊人馬剛要過河,平靜的水面忽然間白浪滔天,一條黑龍騰躍而出,翻滾不休。
這黑龍為何阻我去路?
這黑龍是汶河河神,蛟(jiāo)龍起舞,迎接陛下,是吉祥如意的兆頭。
唐玄宗聽了十分高興,封賞了那黑龍,水波便平息了。
隊伍繼續前行,登上泰山中天門已經是中午了。方才還是晴空萬里,突然狂風大作,從中午一直刮到了晚上,大家休憩(qì)的帳篷都被狂風撕破了。
唐玄宗心神不寧,神色肅穆(mù)地站在夜色中。再三考慮后,他命人搭建祭臺,向上天禱(dǎo)告。
我封禪泰山是想為子民祈福。如果我德行有失,請來責罰我。蒼天慈悲,士兵們受不住這徹骨寒風啊!
唐玄宗說完后,狂風居然平靜下來了,隨行的臣子士兵們紛紛感念他的仁慈和擔當。
天亮后,隊伍前行至南天門,只見云霧繚(liáo)繞,隱隱有絲竹聲傳來。
唐玄宗帶著他的臣子們在山頂齋(zhāi)戒沐浴,而后舉辦了盛大的封禪大典。
次日下山,只見山頂云蒸霞蔚,有白鴿在云霧間結隊飛翔。大臣們紛紛說這是白鴿道喜,瑞云呈祥。
玄宗聽了十分高興,與大臣們說,應當刻石為記。這是名傳千古的事情,各位文臣紛紛自薦刻文。
唐玄宗看到大家如此踴躍(yǒng yuè),也來了興致,親自提筆,很快便在案上寫下了一篇千字的文章。
大臣們一看,那文章結構嚴謹,筆法厚重,紛紛自嘆不如。于是玄宗命人將這篇《紀泰山銘》刻在了山頂大觀峰。
《紀泰山銘》,金漆填字,氣勢雄偉。后人紛紛拓印摹寫,甚至拓印的卷軸都漂洋過海,東傳日本,成為重要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