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薇

進入新經濟模式后,國際貿易有一定沖擊和影響。在高職人才培養上,緊跟國家和市場形勢及需求,緊跟“一帶一路”倡議和步伐,對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和改革勢在必行。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量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逐漸增多,傳統的國際貿易人才需求受到一定沖擊,培養適應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是國貿及相關專業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
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缺口大,供需結構嚴重不合理。通過調研部分跨境電商企業,發現跨境商務企業人才招聘的崗位主要有兩個:外貿銷售和外貿運營。他們對人才的學歷有一定要求,而高職學生是他們人才需求的主要人群。中小跨境電商因其企業生產力強、運營能力弱一直走不出困境,擁有適合的銷售和跨境運營人才是改變困局的第一生產力。
1.企業需要的崗位職業能力。在學歷上,企業普遍贊同高職學生。因其有一定的實踐能力,能夠做到踏實,愿意長期留用,深受企業歡迎。而英語水平是學生進入企業的第一考慮門檻,英語水平是跨境電商人才的基礎技能,通常企業會以四級證書作為要求,個別企業會以學生能夠在網頁平臺上編輯英文信息、熟練收發英文郵件作為考核面試要求。在核心崗位能力上,一般國際貿易人才能夠具備外貿銷售和外貿運營的能力,包括部分電子商務的學生,他們能夠熟悉辦公軟件、PS技術、編輯產品信息并上傳產品。一定的語言能力能幫助他們和客戶無障礙交流和溝通,處理訂單,管理數據,做好推廣。另外一個重要的能力是美工。人才需求上,這類人才隸屬于藝術設計或電子計算機方面,除了一定的語言和營銷能力,他們還需要能夠進行平面設計,有扎實的美術功底,能夠切圖、排版、拍攝等。因此,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是大量、全面和綜合的。
2.企業跨境電商人才崗位的職業素養要求。人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發展靠人才。因跨境電商職業的特殊性,對于跨境電商人才的職業素養要求較高,跨境電商人才需要國際貿易專業人才,且需要適應新形勢、了解國際商貿法律、精通外貿業務、適應國際競爭合作的高層次綜合性人才。在國家“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是復合型人才,這些人才能熟悉國際貿易又有跨境電商能力,因此需要很強的學習能力。此外,要有團結協作的能力。在運營一個業務的時候,如果電商企業較大,可以分類專業運行,這時就需要團隊的合作。另外,跨境電商人才還需要有吃苦耐勞的品質。在工作中,碰到各類人,需要耐心和能夠吃苦。當然,在工作中,責任心是一大職業素質,不可缺少的還有上進心、工作熱情和協調能力。很多畢業生、實習生在企業實踐中發現,跨境電商不容易干,需要工作者有一定的受挫能力和抗壓能力。
跨境電商人才的職業能力和素養要求頗高,它不僅要求是國際貿易專業人才,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電商營銷能力,此外對其電子計算機能力和英文能力要求也頗高。在這種情形下,在國家“一帶一路”背景下,建設好國際貿易跨境電商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且需不斷思考和改進。
1.突破專業限制,實現資源互補。高職院校在跨境電商背景下,需要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新型專業人才的培養塑造,使培養的學生既能進行傳統的國際貿易,又能適應跨境電商方面的工作,需要突破專業限制。據阿里巴巴預測,在未來五年中真正實現電子商務實戰技能的國際貿易人才需求將超過440萬人。跨境電商融合了國際貿易、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管理學、現代物流及商務英語等多學科知識,這就要求必須整合商務英語、國際物流、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相關專業資源,形成專業集群。集群的教師資源共享、師資對接、平臺對接,打破專業壁壘,形成“輻射圈”,并注重以人為本,定制課程。有的學生平臺運營能力強,但英語能力弱,可以使其多修一些相關課程;有的學生英語能力強,但缺乏營銷或物流相關知識,而其對該課程相關崗位興趣濃厚,愿意從事,可使其修營銷和物流方面課程。
2.加強企業輔助,人才培養主體一同參與。企業參與培養是高職院校一直在做的一件事,跨境電商是在國家“一帶一路”背景下新型的專業方向,校企合作培養對于學生從一進校就開始熟悉平臺、建立知識體系幫助極大。筆者所在地區為江蘇電商發展較好的地區,本地區有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平臺等一些跨境平臺企業。以阿里巴巴為例,學生一進校則開展認識專業實訓。學生去企業看平臺、看跨境電商企業、聽相關講座,通過一系列前期活動,學生對專業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第二階段,授課及專業知識的學習階段。這個階段,所有大學基本都是以授課為主。學校會邀請阿里巴巴平臺企業的專家、一線員工來校授課,將專業核心課如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商務函電等課程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根據企業專家的時間分配給他們來授課。學生對于課程的了解不再受限于書本,他們更渴望企業專家進課堂。與此同時,學生與專家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專家也從企業員工或企業經理一躍變為學校教師的角色。他們通過微信溝通學習、交流實事,在實習階段,很多授過課的專家將學生推薦到他們的企業實習、工作。課程還有一項是實踐課,會用仿真平臺給學生實踐。往往很多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它們比理論更有意思,但卻需要理論知識。此時,實踐課成了他們主動學習的課程,而理論課雖然被動,但企業專家的實戰例子講解又豐富了他們對未來的經驗和信心。因此,實踐課和理論課中的專家講課是未來跨境電商專業學生在校的重要環節。
當然,校企合作的升華部分在學生的跟崗、頂崗實習。學生的實踐除了專家到校指導,還有阿里巴巴的平臺企業實踐。阿里巴巴平臺上的中小外貿企業很多,他們通過了解學生人數,向平臺發布實習崗位數量,并組織到校招聘,這種校招深受學生和企業的歡迎。學生到相應的平臺實踐后更深入了解專業,為就業做好了充分準備。
3.完善師資隊伍。高校與跨境電商行業協會及企業深度合作,其重要內容之一是引進企業專家到校授課。企業兼職教師隊伍對于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充分補足是關鍵,建立一支高效能干又參與度高的企業兼職教師隊伍,是做好國際貿易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的保障。在跨境電商背景下,要促使專業更好發展,相應的師資隊伍應不斷增強。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除了要具備國際貿易知識,還要具備電商知識和良好的商務英語知識,最重要的是教師還需要富有跨境電商平臺的實戰經驗。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往往缺乏企業實戰經驗,教師自己沒實操經驗何談教學生。因此,重視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構建和培訓勢在必行。第一,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讓其參與行業企業的討論和相關的講座,促進教師的知識儲備。第二,鼓勵教師到相應的合作企業進行實踐鍛煉,與企業兼職教師溝通交流,做到雙贏。第三,通過一些比賽,以賽促建,了解其他院校的專業建設情況,教師通過互相學習,對專業知識進一步鞏固,能夠更加了解行業的發展。
跨境電商在國家“一帶一路”背景下迅猛發展,人才的需求是高職院校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通過政府、企業、學校的共同努力,積極完成跨境電商教學改革,為跨境電商企業輸送適合的人才。通過調研得知,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要求是復合型、高職院校畢業、綜合能力強的。在建設和培養上,學校應突破專業限制,集群化實現資源互補;加強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建立一支強大的校外兼職教師隊伍,加強校內師資建設。通過多方面努力和建設,為跨境電商發展做出一定的人才輸送貢獻,讓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