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曉彤 陳嬋 陳紅穎(三亞城市職業學院)
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2016年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率先提出了要發展全域旅游。2017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完善旅游設施服務,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全域旅游”。國務院發布的《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了“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題,以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為主線”。2017年《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明確了“全域旅游點、線、面的發展路徑”。
全域旅游的不斷發展,需要強有力的人才作為支撐,作為人才支撐的很重要的一環就是高職院校。本文以三亞城市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闡述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酒店類專業所面臨的新的機遇與挑戰,從“全域旅游”背景下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分析目前高職院校酒店類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探索出引進企業課程的必要性,探尋一條適合企業需求、學生專業發展的創新經驗。
1.自然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三亞城市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要從三個方面出發:通用知識、專業單項技能與知識以及專業綜合技能與知識,這三個目標與就業崗位相對應,切實的為企業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復合型酒店業人才。
2.WEI學院英才培養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在2017年12月與北京邦泰來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酒店管理學院,學院依托邦泰來旗下WEI品牌酒店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酒店管理經驗和三亞城市學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經驗,工學交替,學做一體,培養具有國學文化底蘊、較強的服務意識、熟練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及繼續學習能力的酒店管理高級管理人才。
3.洲際集團國際精英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洲際集團與三亞城市職業學院簽約,正式成立洲際集團國際精英班,班級培養目標旨在通過訂單班的學習形式,培養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養和綠色發展理念,具備較強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從事國際高端酒店服務及中基層管理工作,并具備繼續學習和職業轉換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的復合型國際酒店職業人才,畢業生能夠到國內外酒店集團勝任工作。
1.“2+1”頂崗實踐模式
隨著學院的不斷發展,以及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完善,對現代學徒制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堅持“產學結合、加強實踐”的原則,結合高職高專培養的特點,現人才培養模式為“2+1”的培養模式,時間安排如下:第一學期在9月1日到次年1月中下旬左右,第二學期在2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第三學年進行畢業實踐,到企業中進行頂崗實習。
2.“冬季小學期”實踐模式
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在今年探索冬季小學期的實踐模式,學生利用寒假完成9學時的與專業相關的實踐任務,9學時的分配為每周算一個學時,共完成9周實踐學習。同時,將實踐技能的學習穿插如理論知識的學習當中,保證學生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及時得到實踐,提升學生能力,保證人才培養質量,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當中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
3.酒店“訂單班”實踐模式探索
(1)WEI學院英才培養班
該班采取“1+2”培養模式,新生入校后即與企業簽署“就業協議書”,WEI學院以“1+2”形式開展,培訓為主體,以項目考察+游學兩種形式輔助進行。課程為期12個月:集中授課總共18天,20個科目,160個課時。
(2)洲際集團國際精英班
學制三年,第一年需完成三亞城市職業學院公共科目的學習,第二年、第三年通過雙向選擇加入洲際集團國際精英班,采用“雙主體”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技能課在酒店完成,保證學生能夠適應酒店的崗位要求。
在“全域旅游”的新形勢下,很多高職院校不能很好的找到酒店類企業的用人標準,在人才培養中依照舊思路、舊模式,無法滿足行業對人才的需要。舊模式下的酒店類人才培養存在的突出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很多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還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面,面向酒店基層工作及一線工作崗位,能從事基層工作為主要培養目標,這明顯落后于全域旅游背景下酒店業對人才的需求,全域旅游下的酒店業已經從傳統模式邁向了酒店業“3.0”模式,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具備培養專業性、創新精神及國際視野的綜合性人才。
高職院校培養適應當代全域旅游背景的酒店業人才,離不開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但部分院校在設施課程時,不難發現會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課設設置沒有切實做到與時俱進。高職院校酒店類專業在日常的課程設置體系中要符合時代的要求,開設一些適應當下發展的課程,例如,酒店信息系統、旅游及酒店大數據分析等。
(2)課程設置做的過于面面俱到,缺乏差異性和針對性。傳統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理念嚴重阻礙了酒店類人才思維模式的培養,不能體現全域旅游下復合型人才培養標準。
(3)課程實訓項目創新。課堂實訓大多停留在基礎的前廳接待、客房中西式鋪床和餐廳擺臺等,沒有添加創新性的元素在里面,沒有很好的將信息化等手段利用到日常的實訓課堂中,使得學生實踐技能與企業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1.高職院校的實訓設施設備條件不足
酒店管理專業實訓設施設備是保證正常教學工作,部分高職院校由于資金及成本等原因無法滿足專業實訓課程的開展,導致實踐課程日常教學質量較低,實踐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校企合作缺乏實踐性制度化管理
高職院校酒店類專業推行校企合作,離不開企業的參與,尤其是酒店業的季節性的特點,學生進入到企業中大多時間是企業用工急需的旺季,由于企業工作忙碌等原因,沒有形成崗前制度化、標準化的培訓,企業的積極性不高,學校和企業之間沒能形成有機對接,沒有找到校企合作的核心利益點,因此,無法形成系統的培養方案與長效考核機制,嚴重阻礙著校企合作的發展。
3.實踐教學期間校企溝通不足
在實踐過程中缺乏有力的過程性考核及管理,學生在企業實踐期間,缺乏系統的培訓,沒有具體的崗位培養目標及技術標準,學生實習目標不夠明確,存在盲目和被動的情況,最終難以產生學習的動力。
經調查發現,高職院校酒店類專業教師年輕化現象比較突出,大多缺乏實踐經驗,教師隊伍信息化水平不足,缺乏相應的酒店類企業骨干教師進行指導,短時間內不能滿足全域旅游下的酒店業人才培養的需求。
三亞城市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大一新生入學新生專業介紹時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一個調查,分為三種情況(自然班、WEI學院英才培養班、洲際集團國際精英班)后兩者與合作企業雙方共同選擇培養對象制定培養方案,第一種采取如下自然班授課模式,(詳見面表3)
1.理論課程設置
課程結構:除了學校本身的公共基礎課程之外,WEI院將推出為期1年的核心學習課程,包括四大核心課程和2次實習(大二下學期&大三下學期)。
核心課程(1):中國文化與服務意識
①國學知識與修養;②孝文化、醫文化、家文化;③服務禮儀與奢華服務;④禮儀實操。
核心學科(2):市場營銷與品牌管理
①品牌管理;②市場分析與定位;③營銷管理;④收益管理;⑤市場傳訊與平面設計基礎。
核心學科(3):酒店運營管理
①基礎領導力;②人力資源管理與實務;③基礎會計與財務管理;④房務基礎運營管理;⑤餐飲基礎運營管理;⑥各類報表制作與實操。

表3 三亞城市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自然班課程設置
核心學科(4):后勤保障管理
①固定資產;②工程維保與綠色節能;③安全防損與風險評估;④應急預案及緊急處置;⑤案例分析與實操。
課程特色:立足中國視角、洞察全球智慧,寓學于行,鼓勵學員將學習成果應用到工作實踐中,以實現“以行求知,因知進行”的良性循環。
2.實踐課程設置
實踐教學(包括頂崗實習)是WEI學院人才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其控制要點主要有:學校與用人單位共同承擔實踐環節的指導與組織;用人單位應提供符合培養目標的工作實踐崗位;實踐教學環節總時間不少于一學年。
洲際酒店集團資深經理及骨干員工專門授課。主干課程有:餐飲服務與管理、前廳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康樂服務與管理、酒水知識與酒吧管理、中西餐概論、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酒店市場營銷、會展實務、洲際酒店集團企業文化等。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要緊跟時代步伐,對傳統的人才培養進行革新,培養符合全域旅游下酒店業“3.0”時代的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三亞城市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緊跟時代步伐,人才培養強調校企
“雙主體”協同育人,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分別與北京邦泰來集團和洲際集團簽訂了“WEI學院”培養班和洲際集團訂單班等人才培養的路徑。
課程是酒店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所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三亞城市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中
(1)明確課程體系開發,在全域旅游下酒店類專業應注重基礎語言能力的培養,包括英語口語的能力,還應該注重學生通識能力例如服務禮儀等課程的訓練,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面貌,我院酒店管理專業的酒店服務英語課程貫穿于整個專業課程學習的始終,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應用能力,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應以實用性為主要原則。
(2)邀請企業專家和技術能手共同參與校本教材的編寫工作,并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校企合作還應體現在課程設置上面,我院酒店專業訂單班的課程設置就是由企業資深人員授課,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并完善教學內容。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少不了信息化的元素。培養賦予時代意義的人才的同時,還要推動信息化人才的培養,例如,在課堂上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手段教學等,我院在人才培養中與國際酒店品牌簽訂訂單班旨在培養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做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從而適應市場的需求。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育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管理以及師資隊伍方面存在問題會制約學生的綜合水平的提高以及酒店行業的發展,亟需建立與全域旅游相協調和酒店行業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酒店類職業教育體系。因此,酒店類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應緊密結合學生的特點和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特點,實現校企共同育人,產學教融合,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提高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找準人才培養的定位,結合“全域旅游”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著手,做到與國際對接,培養學生具備通用知識及技能并具有國際視野的全方位復合型人才,為“全域旅游”背景下酒店行業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