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12月31日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向海內外華人祝賀2020年的到來,同時細數2019年各項發展成就。其中他對港臺問題的論述,引發兩地媒體的高度關注和解讀。
多家香港媒體1月1日都全文報道了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并把重點放在“真誠希望香港好”這句話上。香港《星島日報》1日稱,習主席在談及港澳時表示,近幾個月來,香港局勢牽動著大家的心,“真誠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香港繁榮穩定是香港同胞的心愿,也是祖國人民的期盼”。他說,早前出席澳門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為澳門繁榮穩定感到欣慰;澳門的成功實踐表明“一國兩制”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星島日報》稱,這是習主席最近第五次公開論及香港局勢。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陳廣漢稱,習主席以“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為例,強調其實踐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展示中央堅持“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的信心和決心。至于他在賀詞中提到“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按下快進鍵”,陳廣漢分析說,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只要相關政策得到實實在在的落實,港澳同胞把握有關機遇,就能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國社科院臺港澳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陳欣新認為,下一階段港澳與廣東有關城市都應思考如何作為一個整體,在國際上發揮更大競爭力。香港《大公報》稱,習近平主席發表熱情洋溢的新年賀詞,為寒冬中的香港人送來溫暖與力量,也為特區政府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指明方向。
《中國時報》1日稱,從新年賀詞篇幅的比重和發言內容來看,“最重視脫貧問題,最自傲國防航天科技成就,最牽掛香港情勢,最難忘國慶大閱兵”,至于兩岸關系,通篇未提,僅在政協新年茶會的場合提到“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文章說,回顧近幾年習主席的新年賀詞,在兩岸關系部分僅在2016年提到了“習馬會”成就,之后從2017年到2020年連續3年,也就是民進黨上任后的這3年,都對兩岸關系只字未提,尤其2019年兩岸對抗加劇,民進黨又拋出“反滲透法”等針對大陸的法律。
新年伊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也發布回顧視頻稱,2019年香港經歷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因“修例”而引起的社會動蕩持續超過半年,大家很想盡快走出困局,市民覺得痛心、焦慮、失望甚至憤怒,她作為行政長官責無旁貸,會虛心聆聽為社會尋找出路,過程中堅守“一國兩制”原則、維護法治的核心價值。林鄭認為,香港人過往憑毅力和智慧,安然度過不少風浪,相信可以再一次克服困難、重建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也參與拍攝視頻。他們承諾,特區政府未來會顯著及實質改善綜援計劃和在職家庭津貼,同時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及力推過渡性房屋。2019年12月31日,林鄭月娥在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的陪同下,為前線警務人員打氣。她強調會與警隊不離不棄,“盡管現在仍然很困難,我相信正義永遠站在我們這邊”。
香港《大公報》1日的社評稱,過去的一年不堪回首,一向繁榮穩定的香港爆發數十年來未見的社會動蕩。這場暴亂是香港各種深層次矛盾的大爆發,是內外勾連、旨在奪取香港管治權的“顏色革命”,止暴制亂仍是當務之急。最重要的是,延續了半年多的暴亂讓香港人感受到法治的珍貴,感受到中央真誠希望香港好,14億國人是香港最大的靠山;感受到“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而維系“一國兩制”則是香港社會最大公約數。文章說,風雨如晦的2019年已經走入歷史,那些痛苦、迷惘、憤怒、絕望、哀傷也隨之成為過去,但永遠值得反思,歷史翻開新一頁,“我們對未來的挑戰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香港明天會更好更是充滿信心”。▲
環球時報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