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曉蓉
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教師懲戒權”。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懲戒是一種幫助、一種關愛、一種教育,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和歸宿點,以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國家政策法規為執行準繩,其意蘊旨歸是教育人,培養人,最終成就人。
明確教育懲戒責任,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為根本。為了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幫助教師擺脫管還是不管的尷尬,使學校管理步入正軌,“教育懲戒權”再度“回歸”教育。教育懲戒針對的是學生不良行為本身,目的是讓學生深刻認識不良行為的危害,旨在幫助學生戒除不良行為。“懲”是為了“戒”,“戒”則指向“育人”,“育人”的目標是培養健全人格,其終極理想是學生生命的充盈與完善,這才是教育懲戒的責任所在。教育懲戒不應止步于懲戒,而應回歸教育性,回到教育的本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美好品格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把握教育懲戒尺度,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有人認為“明確教師懲戒權”就是允許“適度體罰”,這其實是一種誤讀。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完整的教育需要適度懲戒。何為“適度懲戒”?關鍵在于度的掌握。只有學生內心受到觸動,懲戒才會有效。學校不僅是學生智育的場所,還是學生個體社會化的場所。個體社會化進程中要求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社會規范,學生對社會規范的認同不是與生俱來的,因而在他們犯錯后必須承擔應有的責任,接受應有的懲罰,才能實現從“他律”到“自律”。教育懲戒應當是一種溫而厲的教育方式,是基于愛與尊重基礎上的教育。當然,教育懲戒必須要入腦入心、見行見效,要凈化學生心靈、震撼學生靈魂,真正著眼于人的長遠發展和全面發展。
不忘教育懲戒初衷,以奠基學生美好人生為旨歸。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在于發展人、成就人。學校教育直接影響學生人生的長度、寬度、厚度和高度,中小學教育更是為人生發展奠基的教育,擔負著奠基學生美好人生的重要使命。教育懲戒作為一種教育形式、一種達成目的的教育手段,應當成為新時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育懲戒為實現學生終身發展保駕護航,指向學生的美好未來,最終成就學生的幸福和幸福的學生。
“只聞表揚聲”的教育顯然是不完整的。教育懲戒可以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塑造學生的美好品格,成就學生的幸福人生。從法律法規層面上賦予教育懲戒權,制定使用教育懲戒權的實施細則,真正把懲戒權還給教育、還給教師,讓教育散發出關愛之情、智慧之美、發展之光,讓教師眼中有光、手中有尺、心中有愛,真正為教育和學生的未來而擔當,促進學生的美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