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5 日,小米在北京發布了小米手表,這是小米旗下首款智能手表產品。三季度以來,華為、蘋果等龍頭廠商頻繁發布智能眼鏡、TWS 耳機等可穿戴設備新品,獲得大賣,增厚業績。IDC 報告稱,2019 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全球出貨量有望突破2.23 億臺,2023 年市場規模將增加至3 億臺。這一趨勢之 下,NFC、 無 線 充 電、OLED、FPC、傳感器、ODM、云計算等產業鏈板塊將充分受益。
可穿戴設備迎消費熱潮
11 月5 日,小米在北京發布了小米手表,起售價1299 元。這是小米旗下的首款智能手表產品,標志著小米的AIoT 產品線再次擴容。小米生態鏈部總經理屈恒介紹,小米手表搭配高通驍龍3100 芯片,能夠支持e-SIM 獨立通話和上網功能。小米為其開發了MIUI for Watch 系統,讓該款手表擁有獨立的應用商店,能夠下載APP,從而實現獨立打車、聽音樂、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
三季度以來,消費電子市場上,可穿戴設備新品發布頻繁,消費者熱情高漲,行業成長趨勢明顯。8 月21 日,華為首款智能眼鏡Eyewear首發預售,第一批100 萬臺開始預售一個小時已預約告罄。華為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宣布,2019 年上半年可穿戴設備發貨量同比增長兩倍,而近日發布三季報也表示,智能穿戴等新業務獲得高速增長。
蘋果AirPods 系列耳機也受到消費者廣泛追捧,在三季度財報發布會上,蘋果宣布可穿戴設備季度收 入 增 速 超50%。10 月30 日,支持主動降噪功能的蘋果AirPods Pro 耳機正式開售后,迅速上演“手慢無”,超預期的熱銷一度導致蘋果官網延遲發貨。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