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恒靜 鄧家怡 黃夢元
摘 要:本研究結合已有的數據素養模型和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從意識態度、基礎知識、核心技能與思維方法四個維度,構建了英語專業本科生的數據素養模型。未來可在本研究的基礎上修訂、應用該模型。
關鍵詞:英語專業本科生;數據素養;模型構建
一、引言
大數據,即以數據說話。大數據時代的研究范式也已從計算科學轉向了數據密集型科學。人們對于數據的駕馭能力離不開良好的數據素養。數據素養是一種適用于多學科的、系統的、復雜的綜合能力,它的核心任務為:利用合適的工具獲取數據、借助批判性思維和數據分析工具分析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解決現實問題。當前有關數據素養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師、圖書館員等方面(劉雅馨,楊現民等,2018;Means, Chen, Debarger et al., 2011; 楊利超,2018;Carlson, 2017),而單純以本科生,特別是英語專業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來構建新的數據素養模型的研究還不夠充分。英語本科專業旨在培養從事涉外行業、英語教育教學、學術研究等相關工作的英語專業人才和復合型英語人才”。對他們進行數據素養的培養直接關系到數據驅動教育、實踐活動的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本研究參照已有的數據素養模型并結合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初步構建了一個適用于我國的數據素養模型,期望能為今后英語本科學生的職業工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提供參考。
二、文獻綜述
(一)數據素養的概念
當前學者們對于數據素養的概念認識不一。任一殊等(2016)指出,數據素養是建立在事實性數據基礎之上的,理解、發現、匯集、解釋、展示以及論證見解的綜合性本領。總之,數據素養適用于多學科,是一種系統的、復雜的綜合應用能力。它調調人們要選取適當的工具獲取數據,用批判性思維和數據分析工具分析和處置數據,并且應用數據解決現實問題。
本研究聚焦我國英語專業的本科生。他們的培養目標,如2020年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南指出的那樣,“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較強的跨文化能力、厚實的英語專業知識和必要的相關專業知識,能適應國家與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熟練使用英語從事涉外行業、英語教育教學、學術研究等相關工作的英語專業人才和復合型英語人才”(p.1)。
本研究認為,英語專業本科生在日常課程學習中,例如上英語語言學、英語教學、翻譯、文學研究等課程,會接觸到很多數據;在老師的指導下,寫作社會調研報告、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時,也會接觸和處理很多數據。他們的數據素養即為他們接觸上述數據時所體現的一種系統的、綜合性的能力,包括意識態度、基礎知識、核心技能與思維方式。意識態度指他們的數據價值意識、數據搜集及辨別意識、數據更新意識、數據安全與保密意識、數據倫理。基礎知識指數據科學知識。核心技能是英語專業本科生收集數據、分析和解讀數據、應用數據以及交流數據的能力。思維方法包括問題導向思維和辯證批判思維。
(二)國內外對于數據素養模型的構建
國內學者將教師、圖書館員、學生等作為研究群體,分別構建了教師通用、圖書館員通用、學生通用的數據素養模型。馬騰、孫玲(2018)認為,學生數據素養的評價可從信息、信息技術和信息環境三個維度進行。具體來說,信息技術指的是數據的處理和應用。即,能夠使用不同平臺或工具如excel、spss、amos、R語言等分析、處理數據;能認定、質疑、改進、解釋數據分析結果;能用數據結果支持論點或應用于論文、報告的攥寫;能交流、共享數據;有使用公共數據分析工具和平臺的權限。
國外學者構建的數據素養模型很多是不區分教師、研究生、圖書館員、科研人員等群體的,一個模型常常是幾個群體通用的,例如Shneider,Mantra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Training)等。其中,瑞典學者Rene Schneider 想開設所有學科領域研究生、數據創造者、數據科學家等人群通用的數據素養課程。他們通用的科研數據素養能力也由兩級指標界定。
(三)本文的研究內容
目前少有單純以英語專業本科生為研究對象,來構建數據素養模型的研究。據此,本研究著重探討如下兩個問題:1)英語專業本科生的數據素養分為幾個層面?2)每個層面包括哪些評估細則?
三、英語專業本科生數據素養模型的構建
本研究基于國內外數據素養的模型以及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初步構建了一個英語專業本科生數據素養的模型。他們的數據素養可被分為意識態度、基礎知識、核心技能和思維方法。
(一) 意識態度
意識態度指英語專業本科生的數據意識和數據倫理。
數據意識是指英語專業本科生在進行與教育數據、實踐數據有關的活動時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和對這些數據的覺知能力。包括數據價值意識、數據的搜集和辨別意識、數據更新意識、數據的安全和保密意識。
數據價值意識指英語專業本科生能夠認識到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對于個人發展的價值,弄清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和作用。教育數據貫穿本科生階段的整個授課環節,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夠認識到這些未來職業亟需的理論知識、技能知識和素質數據的重要性。教育數據的掌握有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使得學生能夠迅速擺脫職場小白的尷尬狀態,而像熟練技術人員一樣,迅速將書本上的教育數據應用至職場。宏觀層面上,教育數據的學習促進了整個專業碩士群體在職場的發展和進步,進而推動了整個職業領域、全行業的發展。實踐數據主要通過學生的專業實習、論文實踐取得,這一群體豐富的實踐數據的儲備能夠促進學術水平的提高。
數據的搜集和辨別意識指英語專業本科生能夠有效收集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并且能夠去偽存真,改進不完善的數據。首先,學生能夠選擇有效的途徑、工具收集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從而提高自身學科知識掌握能力以及完成應用型學術論文的寫作。學生可以通過接受課堂教學、閱讀文獻、開展實證研究等多種途徑收集上述兩種數據,課程教學、文獻閱讀等途徑的教育數據可經由excel表格、word文檔等工具歸納、整理。而由實證研究所得的數據可經調查問卷、半結構化訪談等多種工具收集而成。這些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既可被用來參考對照,提升學生個人的專門技術的工作能力;也可被用于應用型學術論文的寫作,提高學術能力。其次,數據收集應盡可能地全面、準確。職業素養的提高和論文寫作的完善,離不開充足、精準的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例如,英語本科學生為了很好地寫作“要不要取消專四專八考試,既然他們已經不再成為本科生的畢業門檻”的調查報告,他們需要通過查閱文獻上前人調查的數據,同時自己親歷親為,開展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得出大眾對于是否應取消考試的贊同、反對的人數和比例。再次,數據搜集后,英語專業本科生要能評判性地審視數據,進行質疑。能夠去除明顯無效或錯誤的數據,改進不夠完善的數據獲取進程。“盡信書,不如無書。”來源于課堂和文獻的教育數據未必都是準確的,英語本科生應能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審視這些數據,詢問自己,數據是否正確,如果答案為否,原因為何。學生在明確了某些教育數據不準確的事實后,要能自發剔除錯誤數據,避免被誤導。學生審視通過實證研究收集到的職業實踐數據時,也應能對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質疑,并通過完善實證研究設計的方式來改進實踐數據的獲得進程。
數據更新意識指英語專業本科生能夠跟蹤學科發展和最新實踐進程,對原先的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及時更新。他們可以通過研讀專業領域的最新文獻、參加學術論壇和會議、開展實證研究等方式了解最新發展動態,彌補自己認識的不足,將最新的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嵌入腦中、應用到職業技能的提升和學術論文的寫作中。
數據的安全與保密意識指英語專業本科生在應用型學術成果發表之前,需要通過加密或設置權限的方式限制他人對于論文所涉及的職業實踐數據的訪問。
數據倫理指學生能夠清楚了解使用研究數據的學術道德、隱私等法規。凡是他人的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在論文寫作中必須標明出處,不擅自據為自有。同時為了保護研究對象的隱私,實踐數據往往會將研究對象匿名處理。在論文寫作中,對于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的引用,有嚴格的規定。如果原文照搬,需要放進雙引號內,如果轉述后引用,只需要在轉述文字后的括號里表明原作者和發表年份。英語專業本科生不可因自己的研究目的,擅自更改引用的職業數據,違背數據倫理。
(二) 基礎知識
數據的基礎知識指英語專業本科生應掌握一定的數據科學知識。對于教育數據,他們應能準確區分理論知識、技能知識、素質知識,明確每一類該如何歸納、分析。對于實踐數據,他們應能了解什么是質化數據,什么是量化數據,并且熟悉每一種數據該如何統計、分析、歸類。
(三)核心技能
數據核心技能指英語專業本科生實際操作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的能力。具體包括分析和解讀數據的能力,要能選擇適合的分析工具,解讀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的規律及趨勢。例如,英語專業本科生通過課堂學習獲得的教育數據,可通過excel表格分類分析、整理,從而將數據系統化。他們還可以采用采用Miles和Huberman (1994)的質性數據分析方案,通過反復閱讀訪談內容、簡化、自我浮現主題、初步編碼、合并重復編碼,完成教育實踐質話數據的剖析。數據核心技能還包括應用數據的能力。英語專業本科生能將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運用到職業工作和論文寫作中,從而提升職業技能、充實應用型論文的內容。對于有爭議的數據,英語專業本科生能夠生發出提升職業技能的新建議和論文的新研究問題。對于現有的數據分析結果,他們能考慮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數據核心技能還包含交流數據的能力,即,根據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專業碩士應和職業領域專家、學者、師生進行一定的交流。
(四)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即英語專業本科生能夠形成基于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的思維方式。包含問題導向思維和辯證批判思維。問題導向思維指學生能夠從現有的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中發掘出新的問題,便利后續職業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學術研究的開展。例如英語本科生主導調研了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背景下中國大學生在線英語交流活動中交際策略的使用情況,然后基于收集到的交際策略使用的實踐數據,學生可發掘出新的研究視角,思考:是否可以使用新的數據收集工具,深入解讀中國大學生的交際策略的使用呢。辯證批判思維,指英語專業本科生對于不完善的教育數據和實踐數據,正確對待,絕不盲目信服,也不一棍子打死、徹底排除。
四、結論
本研究結合文獻和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初步構建出了一個適用于我國英語專業本科學生數據素養的模型。未來可對英語專業本科生的數據素養模型進行修訂,并合理運用,實際評估他們的數據素養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雅馨,楊現民,李新,田雪松. 大數據時代教師數據素養模型構建[J].電化教學研究,2019, (2).
[2]馬騰,孫玲. 信息生態視域下高校大學生數據素養評價研究[J],情報科學, 2018, (8).
[3]王琳, 陸彩格.高校圖書館員數據素養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以天津市高校圖書館員數據素養為例.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20,1(3), 34.
[4] Carlson JR, et al. Determining data information literacy needs: A study of students and research faculty [EB/OL]. http://docs. Lib.purdue.edu/lib_fsdocs/23. 2017-11-28.
基金資助:受到2020 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融合教學研究與實踐”(2020JGA198)、桂林理工大學2020年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信息生態視域下我國英語專業本科生數據素養的教育機制與實踐研究”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