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t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據介紹,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應的基礎能源,2012 年以來原煤年產量保持在34.1~39.7 億t。努力保持原油生產穩定,2012年以來原油年產量保持在1.9~2.1 億t。天然氣產量明顯提升,從2012 年的1106 億m3增長到2019 年的1762 億m3。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增強,累計發電裝機容量20.1 億kW,2019 年 發 電 量7.5 萬億kWh,較2012 年 分 別 增 長75%、50%。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我國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 年提高8.9 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建立了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有力支撐清潔能源開發利用。能源的綠色發展對碳排放強度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2019 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 年降低48.1%,提前實現了2015 年提出的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
在能源消費結構方面,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正向清潔低碳加快轉變。初步核算,2019年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57.7%,比2012 年降低10.8 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15.3%,比2012 年提高5.6 個百分點,已提前完成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的目標。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2019年新增量和保有量分別達120萬輛和380萬輛,均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截至2019年底,全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達120萬處,建成世界最大規模充電網絡,有效促進了交通領域能效提高和能源消費結構優化。
在能源國際合作方面,我國正堅定不移擴大能源領域對外開放,持續減少能源領域外商投資準入限制。例如,2019 年放開了對外資參與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限制。
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會上表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同時我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能源供應保障不僅要跟得上、能滿足,而且要提品質、增效果,特別是當前,全球能源低碳轉型步伐正在加快,做好能源安全保障方面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