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安
直播電商發展得快主要原因是成本更低。為什么大家這么快就要轉到快手、抖音上?首先因為這上面的電商運營成本省去了圖片文字、專業美工攝影等復雜的工序,也沒有頻繁的買流量、上活動要求,拿起手機就可以直播,然后給一個鏈接就可以購買。其次,就是消費者的習慣在改變,在看短視頻和直播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的情況下,再增加一點購物的元素,也就水到渠成。所以,在大家能夠接受這種形式的情況下,又有較低成本的通路,直播電商就會表現出來比較便宜、比較實惠,而且容易下單等優勢。
有人開玩笑說,直播太多了,用戶已經不夠了。在各路大神紛紛介入的情況下,直播難免出現虛火上浮,虛假的宣傳也夾雜其中,對行業非常不利。當然,互聯網這些年走過的歷程,往往都是出現新事物蜂擁而上,野蠻生長,最后逐漸規范。所以,直播出現一些亂象,也屬于正常。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逐步走上規范的正軌,而不是讓假貨繼續像最初的電商那樣到處都是,也不能讓一些假冒各種助農和公益身份的人再繼續堂而皇之地招搖撞騙。
短視頻應該是直播的一種基礎,是常態化的東西。而直播因為相對要復雜一些,除過那些已經有專業團隊支撐的網紅主播之外,其他人不具備天天直播賣貨的條件。因而,要把平常的功夫放在短視頻上,從展現真實的生活、有個性的自我和獨特的地方風情開始,慢慢地積累粉絲。在達到一定粉絲數量的時候,可以延展到相關領域的直播帶貨,但絕對不是隨意的跨界。
當然,電商平臺開展的直播銷售和直播平臺開展的電商銷售,是有本質上差異的。前者是電視直銷的另外一種形式,考驗的是主播的專業度;而后者本質上是基于內容供應形成的社交電商,前期要看內容質量和粉絲質量。但直播要與主播人設相符,有的粉絲雖然很多,但卻不大可能轉變為直播帶貨的購買者,直播的貨品也不能隨便跨過自己長期內容供應所形成的定位。
新冠疫情給農產品直播帶來了新的機遇,新增的用戶和平臺的交易量,都有大幅增長,而且培養了新的消費習慣。所以,農產品下一步在直播方面會進一步加速。同時,在目前的明星代言、縣長代言之后,會有大批的農民加入到直播行列。而最重要的一個趨勢就是,直播一定會加速對農產品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改造與重塑,以適應直播電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