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交通強國、科技強國發展戰略的指引下,我國高速鐵路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高速鐵路已成為展現中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截止2019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到13.9萬km以上,其中高鐵3.5萬km,占世界所有高鐵通車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高鐵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環保的交通運輸方式,在祖國廣袤大地上不斷延伸,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正構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版圖,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給百姓美好生活帶來了新的福祉,為世界高速鐵路發展樹立了新標桿,為黨和國家贏得了新榮耀。
京張高鐵是鐵路中長期鐵路規劃網中“八縱八橫”高鐵網京包蘭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交通保障線,也是促進京津冀地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經濟服務線;既是傳承老京張鐵路百年歷史的文化線,也是展示中國高鐵建設成就的創新示范線,更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政治使命線。是繼京滬高鐵、青藏鐵路之后又一個劃時代里程碑式的項目,是打造世界高鐵建設典范和推動我國高鐵技術新一輪創新的標志性工程,是中國智能鐵路1.0版、高鐵2.0版,是一條集中國鐵路設計、建設、制造與管理先進技術之大成的智能高速鐵路。
京張高鐵開啟了中國鐵路智能建設新時代,提出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的新時代工程建設新要求,踐行了站城融合的設計新理念,實現了綠色暢通的建設新目標,成為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張文化名片。京張智能高鐵是我國智能鐵路最新成果的首次集成化應用。為實現智能鐵路的建設目標,京張高鐵進行了多項智能化專題科研,首次采用了全線、全專業、全生命周期的BIM技術,實現了全面的技術創新,并在站城融合、列車自動駕駛、智能調度指揮、故障智能診斷、建筑信息模型、北斗衛星導航、生物特征識別等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
作為京張高鐵的總體設計單位,中鐵設計集團根據該線的功能定位特點,結合項目沿線周邊環境、地形地貌特點及各方要求,因地制宜地合理選擇不同的技術標準,全線涵蓋了我國目前鐵路客運時速120 ~350 km的全系列標準;在高鐵客站,路基、橋梁、隧道等線下工程,通信信號等四電工程都有多項創新設計,全面貫徹綠色、環保、文保發展理念,首次提出鐵路文化設計的概念。廣大建設者發揚頑強拼搏、勇于創新的精神,全力打造“智能京張 精品工程”,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性科研成果。為了使這些科研創新成果得到更廣泛的交流和推廣應用,中鐵設計集團精心組織撰寫了一批優秀科技論文,并在其主辦的《鐵道標準設計》《鐵道勘察》期刊以專輯的形式出版,對我國其他高鐵的建設具有很好的指導和參考借鑒意義。希望廣大鐵路建設者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為早日建成發達完善的鐵路網、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