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宣化科技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地區,這也導致了農村出現較多的閑置住宅,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通過發展鄉村民宿,可以將這些閑置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讓更多的游客深入鄉村體驗當地自然、文化及生活方式。近年來,張家口一直致力于鄉村民宿的發展,2019 年更是成立了張家口市民宿行業協會,截至目前已經吸納65 家成員單位,并成為全省首家市級民宿行業協會。事實上,張家口市為實現鄉村振興,做好空心村治理工作,積極推出了“老房東”旅居品牌實施計劃,從而讓更多村落發展起了民宿產業。整體來看,當前張家口民宿多為改造古民居,在外貌風格上保留原有狀態,并根據當地的文化風俗進行內部結構調整,以讓游客體驗民宿文化,感受鄉間“慢生活”?,F如今,民宿已經成為張家口鄉村旅游的“寵兒”,更是其對外宣傳的新窗口。
1.旅游資源豐富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張家口在歷史上就是塞外重鎮,北靠內蒙古草原,南接華北腹地,面向沿海,背靠內陸,地勢險要,有塞外山城之稱。事實上,張家口地勢地貌奇特,自然風光秀美,歷來是觀光避暑的度假勝地。張家口市草場面積多達150 萬畝,尤其是山地草甸更是極具旅游開發價值。除了廣闊的草原以外,張家口還擁有許多崇山峻嶺,冬日山上積雪更可以整冬不化,是滑雪旅游的絕佳去處。在張家口境內,還擁有各類水庫100 余座,淡水水域24余萬畝,地熱資源18 處,沙漠資源1 處。豐富的旅游資源,為當地民宿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資源條件。
2.客源市場廣闊
張家口位于河北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交通樞紐。由于地處京津冀旅游圈內,能夠與周邊多個地市實現旅游資源互通,例如張家口與密云、延慶、承德等市共建京北生態(冰雪)旅游圈。此外,張家口交通運力也在不斷提高,例如“京張高鐵+北京地鐵”能夠實現從張家口一小時一站式進京。這樣就能夠使張家口鄉村旅游資源的輻射城市范圍變得更加廣泛,以滿足城市居民遠離喧囂城市、回歸鄉村慢生活的需求,從而為張家口鄉村民宿提供廣闊的客源市場。
1.游客停留時間較短
張家口雖然旅游資源豐富,但是由于單縣旅游業起步較晚,開發經驗明顯不足,許多旅游計劃及旅游開發都是依靠于政府行政規劃,缺少市場的自發性。這樣很容易導致旅游資源缺少統籌規劃,旅游線路及產品過于單一,進而影響到游客的停留時間,事實上,旅游停留時間是評估一個旅游地吸引力的重要指標,也是決定旅游收入的重要因素。據張家口鄉村旅游歷年統計匯總情況(表1)來看,2015-2018 年間,張家口鄉村旅游平均停留時間大致為1-2 天,整體停留時間在逐步延長,但是大多在2 天以內,整體逗留時間較短,進而會影響張家口鄉村民宿產業的發展。

表1 2015年-2018年張家口鄉村旅游平均停留時間 單位:天/人
2.管理經營人才匱乏
目前張家口鄉村地區受經濟條件影響,在鄉村民宿經營方面多為周邊農戶,雖然工作積極性較高,但是由于缺乏現代化的經營管理能力,沒有接受專業的旅游服務知識及技能培訓等,導致服務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事實上,經營民宿的管理者需要擁有的技能非常多,例如親自制作餐食、有技巧的讓旅客體驗鄉村勞作、個性化的服務等,從而讓旅客能夠在住宿過程中有返璞歸真的感覺。但是目前張家口許多鄉村民宿都是本地農民或招商投資改造,要么缺乏設計感,要么商業化目的過強,缺少民宿“情懷”。
2018 年我國中央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河北省于2018 年也正式印發了《河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 年)》。張家口市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全力支持全域鄉村旅游發展,明確提出了多個打造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園的規劃。在此過程中,張家口具體提出了以下發展方向:第一,因地制宜盤活鄉村限制住宅的利用模式。張家口在發展鄉村民宿過程中會統籌考慮區域條件、歷史文化傳承、環境容量等多個因素,以選擇適合本地實際的限制住宅盤活利用模式。例如懷安縣西沙城鄉北莊堡村的“民宿旅游+設施農業+扶貧車間”的多產業發展模式就比較成功,更是發展成為了河北省“美麗鄉村”首批建設重點村;第二,政策性引導。張家口鼓勵鄉村限制住宅發展鄉村特點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體驗、餐飲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這為鄉村民宿發展奠定了發展基礎;第三,鼓勵創新盤活閑置住宅。張家口各地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統籌安排相關資金,以用于農村限制住宅盤活的補助、獎勵等;第四,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張家口開始針對鄉村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公路沿線改善、村容村貌整改等,以為旅游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也為鄉村民宿提供了有力支持。
1.旅游服務設施不完善
張家口許多鄉村地區距離城市較遠,各種服務設施建設較為落后,許多旅游配套無法滿足游客的實際需要,例如許多鄉鎮地區到周邊城區沒有直達的公交線路,交通通達性較差,很多民宿的客源市場甚至只針對自駕游游客,從而使得這些地區損失了相當一部分的潛在游客市場。此外在通訊、餐飲、文化娛樂以及醫療等方面設施建設也亟待完善。
2.產品同質化嚴重
在鄉村民宿建設方面,由于多數農戶個人學識及能力有限,在民宿設計上缺乏個性化,要么裝修像農家樂,要么抄襲其他成功民宿的設計,這樣很容易導致產品的同質化。然而,民宿之所以能夠吸引游客,主要是民宿本身融入了當地文化內涵及文化特色,能夠給游客帶來濃厚的文化氛圍及體驗。而這樣“依葫蘆畫瓢”的民宿往往缺乏應有的韻味。
3.周邊景區競爭
與張家口臨近的京津地區民宿發展已經較為成熟,而且很多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這些地區不僅旅游資源豐富,更是在鄉村民宿建設上有專業的人才進行經營、指導。由此,張家口發展鄉村民宿的競爭壓力可見一斑。
民宿從根本上來講主要是為了幫助旅客解決旅途中“住”的需求,延長客戶在旅游地的停留時間。對此,張家口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要重點實現周邊鄉村農業資源連片化,包括景點資源、吃住娛一體化等橫向、縱向資源的多角度開發,以盡可能增加游客的停留時間。與此同時,民俗旅游還應更加注重景觀上的體驗感,在滿足游客住宿需求的基礎上增加鄉村生活體驗、民宿風情體驗等項目,例如“農耕體驗”、鄉土風情體驗等,以提高鄉村民宿的住宿特色。
針對當前鄉村民宿存在的經營管理者綜合素質偏低的問題,有關部門應著力加強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讓他們能夠切實體會到顧客對民宿的情懷需求,并提高他們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服務的能力,進而提高民宿服務品質。
當前張家口鄉村民宿多為自發性經營,其對民宿的追求實質還缺乏認知,很多民宿更是盲目投資建設。面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壓力,張家口必須要轉變民宿經營理念,有關部門更要遵循《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的有關規定,規范民宿經營標準,對民宿產業進行統一性規劃,以引導民宿產業的個性化、規范化經營。
總之,鄉村民宿是建立在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之上的旅游體驗,在民宿建設過程中不僅僅要滿足顧客的住宿需求,更是要體現出民宿的特色性、個性化,讓游客在住宿過程中體驗鄉村生活,感受當地民俗風情。針對當前張家口鄉村民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著重從加大民宿相關旅游產品的開發、加強經營管理者的業務培訓、實現民宿規范化管理等房著手予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