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創業教育理論最早形成于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美國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最早,哈佛大學率先開展創業教育。1947年,梅萊斯·梅斯教授開設了“新企業管理”課程,巴布森商學院在20 世紀60 年代為本科生開展了創業教育,上世紀90 年代,英、法、日、韓等國在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中實施了創業教育計劃。 1972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社會的生存》一文中提出,創業素質應是公民基本素質。198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1世紀教育研討會上指出,創業教育是培養開拓性創業人才的教育。
與國外相比,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起步于20 世紀90 年代初,教育部發布的《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加強師生創業教育,鼓勵自主創業”,清華大學于1998 年啟動了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隨后是由教育部、全國學生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聯合主辦冠名“挑戰杯”,現已成為國內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比賽。2002 年4月23 日,北航等9 所高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創業教育試點大學,此后,創業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逐步展開。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美國商學院的創業教育進入了一個成熟、法制化的時期。例如一些大學把創業作為必修課,幾乎所有AACSB 認證和非認證的學校都提供創業和小企業相關課程,美國已有44 種創業領域相關的學術期刊,頂級的有《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Small Business Economic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企業風險)、《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包括編入SSCI 的四種。
許多成熟的國外創業相關項目對創業起到了積極作用。百色商學院創業教育者論壇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麻省理工學院“普利策百色計劃”和“五萬金商業計劃大賽”多年來成功舉辦,推動了許多企業誕生與發展。USABE、NCEC 和管理協會的創業部和基金會支持創業型教師的培訓。錫拉丘茲大學和佐治亞大學等大學設立了博士課程,以加強對高層次創業研究的需求。
多方位的項目體系活動,結合創業理論、創業教學、創業實踐,實現互動支持;專業學術期刊為創業研究者提供研究成果交流平臺,創業競賽促進大學生創業研究成果從教學實踐走向真正實現創業與企業化。

表1
我國創業教育發展20 年,經歷了早期的政府關注與重視,試點院校開始創業教育,2003 年之后,國家政策逐步出臺大量創業激勵措施和辦法,積極改善創業條件,加快了創業教育發展,多年以來,我國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做出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已初步形成我國特有的創業教育體系,并逐步走向成熟。下表例舉了一些學校的創新教育與實踐
我國創業教育課程的講授通過多年來的嘗試,教育課堂中形成了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問題引導式教學、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講故事等以及網絡化教學。以問題為引導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從實際問題出發,啟發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多樣化方法,逐步遞進,激發學生創新能力;案例式教學,課堂上講解典型成功或失敗案例,突出這些案例中成功與失敗的問題,引導學生找出關鍵問題與因素,用以借鑒;小組討論式教學,這種形式,一般以創業團隊為一組,多個小組間模擬企業組織,形成競爭力,團隊形成的氛圍與特質各不相同、每個學生在團隊中的作用更突出,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體驗合作與競爭、探索、解決問題等創業環境;講故事,是創業者通過故事的方式展現自己或團隊的凝聚力、個人企業家品質、創業團隊特質、等,從而更好地融資、吸引人才信任等。
近年來,我國高校有更多專業教師與學者參與到創業學術研究中來,但創業教育實踐的推進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創業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方面,目前我國國內期刊《外國經濟與管理》、《管理評論》、《科研管理》、《中國管理科學》等創業研究的文章較多,但國內專門的創業學術期刊還處于空白狀態,創業學術交流也比較欠缺,以及加快高校、社會、政府,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服務體系等眾多問題亟待改善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