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妖花
最初《兩心歡喜》這個梗的誕生,就緣于我和草妹談論“網戀”。我們以網絡情緣為基礎,思維發散,延伸出了《兩心歡喜》里司簡和秦穎的故事。
他們的故事是另類“網戀”。
《兩心歡喜》作為奇幻題材的小說,它與傳統的網戀不同。司簡和秦穎的溝通,不是以“網絡”為媒介,而是以一面鏡子。
鏡子把橫亙在秦穎和司簡之間的時間壁障和次元壁障打碎,身處于不同“世界”的他們,發生了奇幻交集,兩人可以通過鏡子,每時每刻地溝通。
認真腦補一下,大概就是通過一面鏡子,和對方可視通話吧,還不要運營費,也不需要連接WiFi(無線網)。
在他們的鏡中世界里,看不見別人,只能看見彼此。
我把《兩心歡喜》從頭至尾看完后,好長一段時間沉浸在主角的感情里出不來,那段時間,我沒心情碼字,沒心情健身,總覺得世界空了,少了什么。
就像追完一部電視劇,劇中角色大團圓,自己卻還沉浸在那個世界里。
其實我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也會來一段網戀。
作為一個傳統宅的女作者,我大多時間待在家里寫稿,一年到頭認真接觸的男性不會超過十個。
單身這幾年,我遇到過心動的,但因為沒勇氣走出最關鍵一步,最終沒能在一起。我也遇到過渣男,想跟我玩梁正賢那一套“一南一北”,“蜜汁”自信到極致。
最初在知乎認識我現任,我壓根就沒想過我們會發展成情侶。
我們剛認識那會兒,能在微信聊天到凌晨。但我在四川,他在西安讀博,高鐵距離三小時。他在網上油嘴滑舌,和他工科博士的嚴謹形象完全不符。
我以為像他們這種搞科研的博士,應該挺正經,沒想到他還挺幽默俏皮。我從來不叫他名字,而是叫“孔博”。當然,這不是尊稱,而是調侃 。
我和孔博第一次見面,是我帶家人去西安旅游,這位鋼鐵孔博來接我。
我在地鐵入口和他碰頭,他當場從雙肩包里取出一束玫瑰花。
我愣了好一會兒:“我這左手提包,右手推行李,也不好拿玫瑰花啊。”
他一臉羞澀地把玫瑰花重新塞回雙肩包:“嗯。我就給你看看。”
我:“??”鋼鐵直男本直。突然心疼玫瑰花。
這是我們第一次線下見面,他小心翼翼,說話也正兒八經,不像在網上,可以輕松和我開玩笑。
孔博是典型的工科直男,連和我表白都很笨拙。
他現實里人還挺嚴謹,就連開玩笑時都面無表情,讓人分不清他到底在搞幽默調侃,還是一本正經地嚴肅科普。
我在地鐵上偷他能量,被他瞥見。
他俯身湊到我耳邊,臉不紅心不跳地壓低聲音問:“偷了我的螞蟻能量,能不能做我女朋友?”
以上言語非常平淡,毫無表白的緊張波瀾,宛如在陳述“你欠我十塊錢”的平淡。
我當場蒙掉。我寫過無數本言情小說,萬萬沒想到,有一種表白方式可以這樣?
為了給我拍出好看的照片,孔博惡補相機知識,去圖書館借攝影書來看,從學習相機使用,到拍攝照片,他只用了一下午時間。
在一起后,我問他:“孔博,你這么優秀,又這么可愛,怎么會單身到現在?”
他很認真地說:“前幾年的精力都在科研上,今年遇見你,就想抽點時間脫單了。”
他對我,就像對待科研一樣認真。
事實證明,沒什么鋼鐵直男,只分用心與不用心,自私與不自私。
一個人喜歡你,再鐵的直男也會變成討人喜歡的鐵憨憨。
我們的感情起于網絡,在現實里持續,兩心相悅,歡喜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