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禹
簡單地總結一下今年的最牛主線行情吧,上半年肯定是由疫情刺激引發的醫藥股行情最猛了,同時配合“喝酒和調味品等消費”;而到了下半年,則是轉入到了新能源概念股最牛了,新能源劃分具體點可以分為新能源整車、電池原料產業鏈、光伏、風電等。至于我們所熟悉的彈性比較高的科技股和券商股,則是相對遜色一點。不過券商倒是在7月初那波逼空行情當中表現得還是不錯的,而科技股除了上半年有所表現之外,下半年幾乎都很低迷。
再者,我們也看到了公募基金的冠軍,去年冠軍押寶的是5G、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芯片這些科技股,而今年的冠軍則是押寶了新能源、醫藥和白酒。由此可見,冠軍都是有一定的押寶和運氣成分在里面。是你的風格,適合你的風口來了,那么你就只要做好你自己的堅持和操作,就可以獲取非常棒的收益了。但是,想每年都壓中或者拿到冠軍,那幾乎不可能。因為每一個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投資執著或“偏見”。
所以,我們看到那些常青的投資基金經理,基本上都不是押寶型奪冠的基金經理,而是那些長期穩定,每年爭取獲得復合收益率在30%左右的基金經理。
市場上的優質藍籌個股目前都已經被炒得非常高位了,很多估值都已經把未來2、3年的收益都給提前折現了。所以,我們不知道明年應該怎么去投資了。繼續買消費、醫藥、科技、新能源嗎?也許這四大投資主線里還存在著一定的少量局部波段機會,但是,大體上的暴利、暴富機會都已經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被市場充分地挖掘出來了。想2021年獲取高額的收益,那我們現在必須去尋找那些目前股價還在相對底部橫盤、未來能有確定性翻倍機會的板塊個股了。
其中之一,那就是受益于疫情后經濟活動逐步恢復的板塊概念股,如影視、旅游、酒店、航空、機場等。就是今年受疫情打擊較大的行業。它們直到現在都還是“一蹶不振”,都還在飽受疫情的反復蹂躪、折磨。如果未來疫苗普及,疫情可以得到有效地防控,那么后疫情時代的最大投資機會,是不是就在這里呢?這里是不是就是一個價值投資的“洼地”呢?
從指數上看,滬指這邊目前仍然還是處于一個區間震蕩的范圍內,市場并未脫離區間走出更高級別的上升驅動行情。而創業板指數那邊雖然目前趨勢走得還比較好,但是市場卻仍然無力進行加速上升行情的拉升,這也說明創業板市場目前是有“疲態”出現的。我們判斷,如果滬指一旦過了3600點,可能就會向上加速,但是在這之前,市場仍舊會反復,反復地“折返跑”,反復地來回上下震蕩。甚至,如果市場無力向上突破的話,那么也還有可能出現“盤久必跌”的可能,這一點,希望大家不要忽略了。
因此,我們也要謹防市場無法向上突破之后的下跌回撤,回撤回踩年線的支撐。如果市場出現了這樣的技術走勢,那么大家也不要感到奇怪,也不要去怪責地問“說好的牛市下半場”呢?因為這都不是我們在市場趨勢出現轉折拐點時所主要做的事情。當市場趨勢出現了轉折性拐點時,我們所要做的主要事情是如何去應對下跌風險,做好倉位控制或者“跑路”。畢竟,市場在經歷了2019、2020年的上漲之后,已經累積了不少的“泡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