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免稅行業今年大熱,龍頭公司中國中免(601888)不僅獲得179.81%的漲幅(截止12月23日收盤),而且總市值距離5000億僅一步之遙。更難得的是,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中免在二季度便扭轉頹勢,營收、歸母凈利潤恢復增長,三季度更是飛快增長。在中國中免的帶動下,一批免稅概念股也取得大漲,例如海南發展(002163)甚至上漲了2.66倍。
但是,在當前的股價下,免稅行業雖然景氣爆棚,但股價卻嚴重透支業績,龍頭中國中免的一致預期市盈率今年高達93.35倍,明后年仍分別高達50.27倍、38倍,需要到后年才基本回到其長期的估值中樞區域。
免稅零售本質是零售。免稅是指免征關稅、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以及實行退稅(增值稅、消費稅)進入免稅店銷售的國產商品。免稅零售較有稅零售價格優勢明顯,是商品流通渠道的重要組成。
中央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免稅零售是內循環和雙循環的重要抓手,政策指向意義極強。如果中國公民在海外超過每年700億元的免稅零售消費額回流到國內免稅店,對于國內免稅行業來說是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全球核心免稅運營商集中度持續提升,2020年中免躍居世界第一,中國免稅市場引領全球,中國免稅業態分為口岸、離島和市內,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助力中國免稅市場擴容。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離島免稅新政實施后,取消了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將每人每年3萬元免稅購物額度提升至10萬元。7-9月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達86.10億元,同比增長均超200%,客單價保持在6400元以上,同比大幅提升。
根據新時代證券統計,自7月1日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以來至11月30日,海南離島免稅累計購物296.30萬人次、購物總額15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9%、204%;單月購物總額分別為:24.90億、30.90億、30.20億、34.10億、37.10億,分別同比增長227.90%、217.20%、238.50%、184.60%、180.50%。
根據國海證券的數據,今年1月1日至12月14日,海南四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金額超過300億元(含有稅商品),其中免稅商品銷售額超過250億元,同比實現翻倍增長。7月1日新政實施以來日均銷售額超過1.2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倍。預計全年海南離島免稅店銷售額有望達到315億元,其中免稅商品銷售額預計超過260億元。
十二月仍是海南旅游、免稅消費高峰期,避寒游驅動下疊加年底商家促銷活動及圣誕、元旦等節日刺激,料12月后半月離島免稅銷售大概率延續勁增趨勢,全年銷售翻倍幾成定局。
從產品結構上看,香化類商品銷售額由75%降至50%,單品價值量較高的手表首飾、服裝服飾銷售額占比均超過10%,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寶格麗、蒂芙尼、卡地亞、江詩丹頓等多個國際知名品牌引入大幅提升了海南免稅店形象,同時也帶來消費者對國際知名手表首飾購買的消費需求。
下一步,海南將繼續增加新的市場經營主體,新開一批離島免稅購物商店,消費選擇多樣將進一步增加消費者覆蓋面。
下一步,海南還將積極推進島內居民消費的進境商品“零關稅”政策早日落地,實行正面清單管理,有部分投資者認為這會影響到離島免稅商品的銷售,一增一減并不會讓蛋糕變大。
其實,這是沒有深入考慮下的擔憂。在全島封關前,這些商品大概率會主要集中在日用品消費領域,而以此區別于離島免稅主打的高端、奢侈品消費,而且島內居民消費能力并不會一蹴而就。因此,在初期該島內居民消費“零關稅”進境商品的政策對離島免稅的影響應當不大。
至于全面封關后的情況,國海證券認為,海南島全島將可能打造為類似香港的全自由貿易港模式,但在稅收優惠上主要是免征進口關稅、現行稅費簡并而不是免征,因此從目前政策定調上看優惠力度弱于離島免稅,離島免稅牌照仍然具備價值和競爭力,當然來自于品牌零售商的競爭也將會不可避免。
另一個擔憂是RCEP對免稅商品銷售影響。RCEP由東盟10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5個國家正式簽署,柬埔寨、老撾和緬甸30%貨物享有零關稅待遇,其余成員國65%貨物享受零關稅。從成員國家來看,日本、韓國香化類產品有望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零關稅進入中國,但仍需征繳進口環節消費稅與進口環節增值稅,以化妝品為例,該兩項稅率合計在32%左右,按照70%應納稅額征收也有22.40%左右的稅率,因此免稅商品價格較RCEP商品相比仍有較大優勢。此外,國人香化類商品購買偏好品牌多為雅詩蘭黛、迪奧、香奈兒、歐萊雅、LVMH等集團旗下品牌,以歐美商品為主,暫未參與到RCEP協定中。從購買力限制上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5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6000元,與免稅購買政策相比限制度較高,高檔奢侈品通過電商渠道消費會受到較大限制。由此,國海等賣方基本一致預計RCEP對免稅消費的影響有限。
不過,好公司、好賽道被爆炒的當前,免稅行業同樣股價“高高在上”。行業龍頭中國中免占據著國內84%的市場份額,當然被資金追捧了,自從將旅行社業務剝離并專注于免稅業務之后,從2019年底開始,中國中免開啟了估值迅速拉升的一年,其市盈率(TTM)已經超過130倍,而市凈率則接近25倍,都處在歷史頂部(見圖)。更關鍵在于,這種高估值基本透支了中國中免未來兩年的業績,按照一致預期來看,其2022年的市盈率才可能回到40倍以下(見表)。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其它概念股由于業務份額小或者非純免稅業務,估值不好比較了,但也都在今年被爆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