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益于龐大的人口流動需求、廣闊的土地以及經濟和技術快速發展,中國高鐵規模已經成為全球第一。而京滬高鐵得益于天然的地理優勢,連接了三大直轄市以及兩大省會城市,是中國高鐵中最優質的資產,營業里程占全國鐵路的3.9%,發送客運量占全國鐵路的9.1%,2019年全線發送旅客2.15億人次,2019年實現了119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6.5%。
公司2020年1月完成了京福安徽公司65%的股權收購,一方面可以緩解京滬高鐵線路中“徐州-蚌埠”區間段的產能壓力;另一方面京福安徽公司旗下的高鐵線路是連接各區域的交通樞紐,自身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中長期來看有望成為利潤增長的新驅動力。

伴隨著面板價格的快速上漲,公司毛利率也從3Q19的11.81%提升至3Q20的18.61%,但參考2016年的面板漲價行情(公司毛利率從1Q16的6.30%提升至1Q17的28.63%),我們認為公司單季度毛利率水平仍有提升空間。2020年12月21日公司確定向1,988名激勵對象首次授予約5.96億股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5.43元/股,向793名激勵對象授予3.22億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2.72元/股,彰顯管理層信心。
全球AMOLED產能有望實現快速擴張,中國AMOLED全球產能占比將快速提升,DSCC預測中國AMOLED全球產能占比將從2019年的17%提升至2025年的51%,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擁有最大AMOLED產能的國家。根據2020年9月25日公告,1H20公司柔性AMOLED產品出貨約1600萬片,隨著公司產能釋放以及客戶、產品結構豐富,公司AMOLED競爭力將加強。

公司主營主要從事生活圈媒體的開發和運營。目前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分眾傳媒作為品牌引爆核心陣地的價值將更趨突顯。公司預計2020年業績大增超100%,影響積極。
走勢上,在相對高位來回反復震蕩,后市大概率震蕩維持強勢走勢格局,有望走出強者恒強的走勢節奏。

2020年7月13日,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4,000萬元,主要投向PEACE跨洋海纜通信系統運營項目和100G/400G硅光模塊研發及量產項目,進一步推動公司光通信產業從“制造型企業”向“平臺服務型企業”戰略轉型,實現從硅光子芯片設計、硅光子芯片封裝到光收發模塊制造的垂直集成能力,進一步夯實、完善和延伸“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光器件-海洋通信及裝備-通信服務”這一光通信產業鏈,提高公司在光通信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公司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公司的主營業務和補充流動資金,有利于優化公司產品結構、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公司的盈利水平將得到提升。

Mini/MicroLED打開LED增量市場,公司成為三星首要供應商并簽署供貨協議,需求爆發動力充足。一方面LED行業景氣度有望企穩并逐步復蘇,同時Mini/MicroLED等新技術的需求空間將逐步被打開,市場有望實現爆發。而公司在MiniLED產品成功進入大客戶三星供應鏈,未來產品市場需求增長動力充足。同時其與TCL華星成立聯合實驗室,加速實現更先進的MicroLED的市場化,持續為未來高端LED芯片市場的爆發而蓄力。

國內領先個護用品制造商。公司成立于2008年,作為國內領先的個人衛生護理用品制造商,專注于婦、幼、成人衛生護理用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成為眾多領先品牌商的合作伙伴。公司主要產品為嬰兒衛生用品、成人失禁用品和女性衛生用品等吸收性衛生用品,2019年三項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69.8%、11.8%、15.0%,2016-19年吸收性衛生用品合計收入占比分別為88.3%、92.3%、94.5%、96.5%。各產品毛利率來看,2019年嬰兒衛生用品、成人失禁用品和女性衛生用品毛利率分別為29.6%、30.6%、35.8%。

中航沈飛作為戰斗機整機唯一標的,未來五年的需求涵蓋空軍、海軍,是戰略重點,其長期增長空間明朗,具備可觀的增長預期。細分機型看,沈飛現役及在研機型是我國空軍、海軍航空裝備的重要支柱,需求旺盛,有望進一步上量。殲-16是空軍新一代主戰機型,是我空軍跨代發展,優化結構的主力機型,需求空間打開,有望繼續上量。殲-15是我國目前唯一艦載機,滿足彈射需求機型是重要增量。在研四代機“鶻鷹”FC-31為沈飛積累卡位優勢,實現四代的跨越。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液體乳及乳制品和混合飼料制造業務的公司,公司的主要產品有液體乳、冷飲系列、奶粉及奶制品、混合飼料等。報告期,BrandZ發布的“2019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公司連續7年位列食品和乳品排行榜第一名,并獲得BrandFinance發布的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乳品品牌榮譽。
國內最大的全國區域乳制品企業,銷售額第一;旗下擁有液體乳、乳飲料、奶粉、冷凍飲品、酸奶等幾大產品系列,各種類型乳品均是市場龍頭;2017年液體乳產量724.60萬噸在全國擁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場2400多座,規模化集約化的養殖在奶源供應比例中達到100%,居行業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