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
摘 要:國際化時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全球化。在此背景環境下,作為具備濃郁文化底蘊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在現時代發展機遇的基礎上,針對于學生的教育培養應加大力度,提高重視,以推進這一專業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全球化;漢語言文學專業;漢語言文學發展
引言:
全球化時代為國家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于國家的發展以及文化的流傳都具有一定的推進作用。在此基礎上,緊抓發展機遇,把握當下現狀,進而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一、發展機遇
(一)國際交流的推進
全球化的時代發展下,使得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開放式的國家交流環境,使得各個國家的文化得以廣為流傳,在此過程當中,文化的開放大大提升了文化交流的可行性,逐漸受更多地方民族的喜愛,從而在此發展趨勢下,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發展機遇[1]。
(二)受多國人民喜愛
全球化的推進使得各國文化交流趨勢逐漸增長,而我國漢語言文學的文化底蘊源遠流長,且內容豐蘊,使得近年來,在文化的發展基礎上,逐漸形成“漢語熱”的發展潮流。此外,伴隨全球化的發展,新媒體時代的更新進步,使得漢語言文學逐漸流露于網絡媒體,其形式各異,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而大多數國家無論在其高校內部還是娛樂媒體中,亦是逐漸融入中華文化,從而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進一步增強了發展機遇。
二、發展現狀分析
(一)受外國文化沖擊
在開放化的國際文化中,我國文化的發展雖具備著一定的發展機遇,但也因當下的全球環境中汲取了大量的外國文化,從而在我國文化的基礎上得以豐富。同時,由于長期接觸傳統文化,因而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人們對外國文化的興趣更為濃郁,導致人們的關注點更多傾向于外來文化,較為明顯的現象如大肆慶祝西方節日,而對本民族節日文化興趣較低;再如積極學習國外語言、對“韓流”極度熱衷等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2]。
(二)古代漢語的發展受阻
古代漢語在理解上相較于現代文化較難,亦因此致使大部分學生望而卻步。同時,在古漢語的學習過程當中,其交流環境相對較少,使得學習的進度緩慢,加之現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學生對于古代漢語的興趣亦是逐漸降低。此外,古漢語的學習隸屬于較為冷門的科目,且不論是學校還是社會,對于古漢語學的重視度亦是相對較弱,從而形成了一定的發展阻力。
(三)學生對專業存在誤解,興趣欠缺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大多數學生以及家長更加重視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具有高度人才需求的專業下,學生更多是以選擇此類科目為首選專業。因此,實用性較強的專業則是以學生關注的對象,而對于學生而言,漢語言文學的實用性相對較低,且并非所有高校都設有這一專業,其發展空間相對較小,致使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相對緩慢。此外,受傳統教育影響,大部分學生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印象以枯燥無味為感,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習的興趣。
三、發展建議和方法
(一)提升我國綜合國力
國家的地位以及影響力直接作用于文化的宣傳與發展。國家強大,則廣受關注,在世界上的地位則得以提升,從而具備較強的影響力[3]。因而國家的壯大與發展,是以文化推崇的前提,在現時代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我國文化的同時,亦需要發展我國國力,包括經濟、政治等各大領域,從而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大漢語言文學推廣力度
1. 加強網絡推廣,規范網絡語言
(1)借助媒體進行宣傳
信息時代的發展是以推廣宣傳的重要手段,在漢語言文學的宣傳發展過程中,則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結合新媒體網絡環境,創設各種形式的漢語言文學節目,如在綜藝節目中設置各種漢語言娛樂節目、運用短視頻制作文學知識、在微博、論壇、公眾號等網站普及漢語言文學等等,以將漢語言文學推廣至人們的生活當中。與此同時,針對于網絡語言,相關部門也應當加大管理制度,規范語言的使用,抵制不良用語,推崇正確的文學內容。
(2)建立國際化網絡教育機構
隨著國外以及各大民族對于漢語興趣的提及,在推廣發展換語言文學的過程當中,則可借助網絡信息,構建國際化網絡教育平臺,使得各個國家都能夠參與至我國文學的學習了解當中,從而提高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效果。此外,部分國家地區已設立“孔子學院”,可在此基礎上加大建構力度,從而為更多學子提供學習的便利條件,以發展我國的漢語言文學。
2. 加大網絡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1)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
全球化的發展對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亦是具有一定的要求,在網絡信息時代,信息的更新與普及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因而在發展漢語言文學的基礎上,學校在進行課程教學時,還應當重視學生信息技術的能力,將其與專業課程一并培養,從而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4]。
(2)開設多種形式的網絡教育
網絡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新興機構,各大高校應當加強網絡教育的開展力度,相較于國際化教育發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首先應建立在我國學生內部文化傳承教育之上,建立健全網絡教育體系,將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網絡化,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環境條件,如建立專業的漢語言學習網站、創設移動漢語言學習軟件、建立專門的漢語言文學網絡資源庫等等。
(三)加強古代漢語的教育
古代漢語的文化底蘊深厚且具有豐富內涵,是文化傳承的基礎,精神文明的體現。而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古代漢語的學習興趣較低,因而在這一領域的教育方面,教師則需要轉變教學模式,以多元化的方式進行研究學習,以提高學生對古代漢語的興趣。此外,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還可將古代漢語滲透于現代文學之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促進教學,從而提高古代漢語的教育成效。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在全球化時代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針對于本專業的學生培養,教師應當抓緊發展機遇,拓展教學方式,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培育更多高質量專業型人才,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潘明霞. 基于全球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幾點思考[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19, 000(011):14.
[2]陸湘華. 全球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思考[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19, 000(006):9.
[3]胡軍來. 關于全球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若干思考[J]. 北方文學:中(8期):225-226.
[4]阿力米熱·努爾麥麥提[1]. 全球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思考[J]. 新絲路, 2019, 000(014):P.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