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婷
摘 要:就餐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關系到孩子們的營養攝取和身體健康。同時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就餐習慣,對孩子全身心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但不宜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養成過于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所以如何在幼兒園生活教育中,實現幼兒自主就餐十分重要,也是符合指南的教學理論。自主進餐指的是幼兒在根據自己的喜好與食量盛取不等量的飯、菜、湯,并進行就餐,且就餐結束后,幼兒自己整理自己的就餐工具。接下來是我對實現幼兒自主就餐的一些想法和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自主就餐;教育
一、幼兒自主就餐的實施策略
(一)自主進餐有序化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把制定規則的權利交給孩子,讓他們共同思考進餐的需要,共同商議規則,讓它可以幫助幼兒避免麻煩和小失誤,使得進餐更加順利。因此,我認為可以充分利用晨談話時間,和孩子們共同探討有關進餐的事情。充分體現孩子的自主意識。由于幼兒的思維還不成熟,所以在這個階段教師也應該全程適當指導,掌握討論方向。
(關于自主進餐討論:
進餐時我已經會做什么?使用筷子、自己吃飯、分發毛巾進餐時我能做什么?專心進餐、保持桌面干凈。
進餐時我需要做什么?洗手、前面有人盛飯時會排隊。
進餐時我們要注意什么問題?不挑食,盛飯盛菜要適量,要雙手端碗回位,不要弄灑食物,走路時不要碰到別人。
我想為進餐做什么?提醒盛飯、檢查碗里吃干凈、檢查洗手、檢查碗筷擺放、分發毛巾。)
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由一位代表把討論出來的規則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讓每一位孩子參與其中。讓幼兒圍繞餐前、餐中、餐后這三個方面展開激烈的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共同制定班級的進餐公約。
(二) 幼兒自主就餐過程中一些重要職務(鼓勵、幫助幼兒擔任)
自選管理員:明確分工,讓孩子在進餐中承擔不同的職責,如:擦桌子、發餐巾、洗手、管理等,讓每個孩子自主選擇,讓每個孩子想參與,都能參與。
小小提醒員:在自主進餐時,不可避免會有的學生盛飯太少,有的人不打不愛吃的菜,有的人不排隊,有的人忘記漱口,有的人碗沒吃干凈,有的人餐具沒有擺放整齊等,所以可以增加小小提醒員,負責提醒大家進餐時一些需要改進的行為。同時,既滿足幼兒喜歡游戲的意愿,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優化過渡環節的秩序、進餐的禮儀,又要保持幼兒良好的進餐情緒,使每位幼兒在獲得快樂的同時,也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
(三)幼兒自主就餐還應做到餐后整理興趣化
既然是"自主",就應該是幼兒感興趣的、自愿的。餐后整理是最容易忽視幼兒的一個環節,幼兒進餐完畢后,老師自己會忙著洗碗、筷、擦桌子收拾骨碟等。在自主進餐過程中,我認為也應該讓幼兒參與收拾、整理餐桌、洗碗、筷等,當所有幼兒進餐完畢之后,安排幼兒幫助負責衛生的收尾工作,這樣整個進餐過程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主和自理能力。
(四)幼兒自主就餐過程中,教師要全程觀察、協助和改進
以前幼兒園都是教師分餐、兒童等待的進餐方式,那么剛開始自主進餐,有的地方做的不是很好這不可避免,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譬如:有的孩子只盛自己喜歡的菜;進餐紀律較差等。當發現問題后,老師們就要進行反思和調整,在幼兒自主用餐時,教師要能及時關注孩子們的進餐情況,及時幫助個別用餐情況特殊的孩子,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習慣。在滿足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的同時,老師和孩子們共同制定進餐公約,共同進步與成長。
(五)幼兒自主就餐,要把家長拉入教育過程中,從而實現家園同育。
我認為,在幼兒的教育,家庭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孩子在學校踐行著自主就餐的方法,而回家卻又回到了家長手把手的就餐方式,那么對于幼兒自主就餐目的的達成將是一個很大的阻礙。所以幼兒園應和家長達成共識,從而實現家園同育。我認為,幼兒在家踐行自主就餐,養成良好就餐習慣,還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和家長一起制作簡單的食物或者通過看步驟圖、視頻共同制作食物。2、讓幼兒協助家長整理餐桌,發放碗筷(家中幾口人,擺放幾副碗筷,將自主的精神融入生活)。3、幼兒自主報餐名,就餐時,不玩手機、不看電視。(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對孩子的消化和營養的攝入是很不利的。邊看邊吃,從生理角度說,使得消化器官研磨的速度快慢不一;從飲食習慣說,會使孩子注意力分配不當。)4、餐后協助家長打掃衛生,洗碗盤。
二、幼兒自主就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針對孩子們得出的問題"吃飯聊天",和孩子一起討論吃飯時可以聊天嗎?我們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①做一個約定:吃飯時說話的聲音不能打擾其她小朋友;②當其他小朋友想和你聊天時,要提醒他可以聊天,但不能太久,飯菜會涼。
(二)針對孩子們得出的問題"吃飯玩?"我們和孩子一起討論吃飯的時候可以玩嗎?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①公約:控制好自己,不在吃飯的時候玩,不打擾其他小朋友。
(三)針對孩子們得出的問題"不講衛生?"我們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討論結果如下:
①與爸爸媽媽一起閱讀衛生好習慣的書籍②吃飯時與伙伴相互監督,相互提醒,③邀請醫生跟小朋友講解不講衛生時的腸道健康。
(四)針對孩子們得出的問題"挑食"我們和孩子一起討論
①邀請醫生姐姐來班級講解各種蔬菜,肉類的營養價值以及對身體的好處②醫生建議,水果不屬于蔬菜,水果如果吃多了也會引起肥胖。
(五)針對孩子"不認真吃,玩玩具"等現象。
制定吃飯記錄表,讓幼兒自己操作記錄自己每天在園的吃飯情況,從而改正壞習慣。
(六)飯桌上提供幼兒打掃吃飯垃圾的毛巾,垃圾盤提供后幼兒能自己打掃自己飯桌前的衛生,保持桌面整潔,減少保育老師的工作量。
(七)鼓勵幼兒多多參與體能活動,適當增加活動量,讓幼兒能更好的吸收營養。
三、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發現兒童的力量,感受到幼兒的潛力是無窮的,只有讓幼兒學會自主、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幼兒才會更快樂,更主動。做幼兒的服務者和支持者,做幼兒快樂進餐的陪伴著,更好地讓幼兒在"生活"中去學會生活,在"生活"中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