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超 趙煒 張雪筱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逐步提高,藝術類大學生作為一類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大多數藝術類大學生并沒有形成合理的消費觀念,本文通過對1088名藝術類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分析調查,根據存在的問題及實際情況,為促進藝術類大學生提出幾點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消費觀;藝術類大學生;合理消費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國家一步一步走向更加富強,人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也和以往不盡相同。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消費觀念的正確與否對大學生的思品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而對于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講,他們又極易受到社會的影響。且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進行分析調研不但反映了該群體的消費傾向,對于社會經濟市場需求和消費更是有這重要意義。在大學生群體中,藝術類大學生無論是學費還是日常開支平均都高過非藝術類大學生,于是此次調研活動主要是針對藝術類大學生消費觀念進行調查分析,通過對1088名藝術類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對30名藝術類大學生一對一訪談觀察,來分析藝術類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及觀念,分析導致藝術類大學生消費觀念出現偏差的原因,了解現在藝術類大學生在消費時產生的錯誤消費理念與學生、及社會大環境本身的關系,以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提出適當的建議來指導大學生正確有效的消費,促進大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消費觀念。
一、藝術類大學生消費現狀分析
我們于2020年8月6號開始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與查詢,為求考察結果更加貼合實際,先從自身出發,探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理念,研究和分析產生此類觀念的原因。隨后我們將搜集的資料和討論的結果進行綜合整理,研究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并進行調查:1、對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的的藝術類大學生進行相關問卷調查,以了解盡可能多的大學生在消費時的特點及心理。2、對30名藝術類大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深入訪談調查,以便更深刻了解他們的消費特點和觀念及他們身邊存在的一些錯誤的消費理念。8月7號我們召開了調查問卷的內容制定研討會,就調查問卷的內容進行了研討,共同制定了一版涵蓋內容相對全面的關于藝術類大學生消費觀念的問卷。
為保證此次的調查更加貼合實際,調查問卷的參與者范圍包含了從藝術類大學生的各個年級:大一至大四及研究生。進行有效的問卷調查和采訪,有效問卷調查共計1088份,30人接受采訪,超過一千人次的藝術類大學生參與到了我們此次的活動中來。
“關于藝術類大學生消費觀念的調研”,此問卷包括12個單選題和4個多選題及3個填空題,調查人數為1088人,其中男生340人,女生748人,大一占比為:14.98%、大二占比為:20.58%、大三占比為:40.35%、大四占比額為20.37%、研究生占比為:1.01%。我們在調查過程中針對有效問題進行統計,例如:對于“你每個月的花費主要在哪些方面”這一問題,排名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美食餐飲、購買衣物、日用品。對于“哪種行為更符合你的消費方式”這一問題中有64%的調查人群選擇了提前做好計劃再花錢,21%的調查人群選擇了能省則省,還有6%的調查人群分別選擇了毫不在乎想花就花和其它。在“生活費的主要來源”這一問題上,選擇由父母給予的這一選項達到了94%。對“現在的消費狀況是否滿意”這一問題上,很滿意、沒考慮過無所謂、不滿意這三個選項分別占據了:32%、32%、36%。在填寫自己的期望月消費水平時,2000是最多調查人群所填寫的,人數達到了292,其次是1500,填寫人數為261,消費數額區間為500-10000不等。在最后的填空題“對藝術類大學生合理消費有什么建議”中,1088位同學都提出了不同的積極建議,例如:“合理規劃,杜絕攀比,養成良好消費習慣”、“量力而行,自己需要的東西自己努力賺錢,自己買單”、“正確樹立消費價值觀,不給父母增添壓力,積極向上。”同時我們又對30位藝術類大學生進行一對一深入訪談,以更深刻的把握藝術類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并在訪談結束后,將聊天內容轉換為文字材料進行存檔。
通過此次的調查發現,藝術類大學生消費觀念不盡相同,主要有兩大類別:一個是合理規劃自己的開支,除開日常消費,還會留小部分錢理財。二是科學消費意識薄弱。且根據問卷調查答案來看,大部分學生很少主動爭取一些勤工助學以及外出兼職。其次,藝術類大學生往往需要購買專業器材且價格昂貴,同時又比普通學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新事物。在遇到自己想買的東西但是沒有足夠的資金的時候,很大一部分藝術類學生愿意通過花唄等提前消費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更多的學生會選擇通過找父母要錢,還有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借錢。現在隨著移動支付更加便利,更是從另一方面導致了大學生消費的盲目性。
二、促進藝術類大學生合理消費的措施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愿意積極引導和倡導一種簡樸的生活風氣和方式,同時呼吁藝術類大學生合理消費,我們針對問卷調查的結果提出了以下合理的建議和措施:
(一)提高藝術類大學生自我認知能力,加強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律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知道如何合理科學安排生活費用,做到不攀比、不浪費、不奢侈、不虛榮。更多的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消費、理性消費和理智消費的理念。
(二)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管控能力,但學校的教育不是萬能的,也需要家庭給予很大的幫助,從根本上把控學生的金錢來源,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金錢去向,在合理引導的情況下,逐漸培養學生合理自主消費能力。
(三)當代藝術類大學生應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專業能力,積極進行社會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汲取社會經驗和取得相應的報酬,讓學生身體力行的去感受金錢來之不易,從而改變學生的消費方式和觀點,今后更加簡樸勤奮的去生活和學習。
(四)加大理性消費的宣傳力度。需要學校、家庭、學生和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現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充分利用網絡這個渠道向民眾去傳播樹立理性消費的理念,對于一些奢侈浪費虛榮等現象進行曝光,使得當代藝術類大學生對于金錢有正確的認識。
(五)樹立榜樣引領作用,在學校和社會挖掘和樹立優秀的自立自強的學生,在學生當中引起廣泛的關注,逐漸形成你追我趕的優良風氣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樹立一種風氣,繼承一種精神。
通過此次藝術類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研究,讓我們更加了解和掌握藝術類大學生消費情況,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也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議。幫助藝術類大學生樹立科學消費、理性消費和理智消費的理念,引導他們正確的處理消費與金錢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