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解放的人”與“人的解放”
——馬克思實踐生存論的解釋向度

2020-01-07 11:09:10劉建璋
天府新論 2020年5期
關鍵詞:馬克思現實

劉建璋

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理論的根本立場,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首要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如何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是社會歷史觀的重大問題。”(1)習近平:《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1月15日。對于人民群眾歷史地位的準確把握,以及解釋和解決人民群眾的思想引導、觀念塑造、動員號召和實踐轉化等內在原理和現實問題,都會關涉到馬克思主義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論價值與定位問題。因此,有必要回到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文本,重新厘清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的解放”的實踐邏輯。深入探討理論掌握群眾以及武裝人民群眾的頭腦的內在原理,對復歸人之為人的自由本質具有重要意義。

一、“解放的人”的邊界界定

針對青年黑格爾派一直停留于人的抽象解釋,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直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質”,高度肯定人類歷史發展的主體是人,是處于一定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中的現實的個人。只有把人作為人的本質規定和生成目的,歸還人的本質先天內涵的現實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無產階級革命斗爭才能實現以“現實的人”為起點的徹底回復。

不同于以往哲學家對于人的本質的邏輯演繹和概念解析,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人的本質理應直接在現實生活中去找尋和揭示,而不是停留于虛無縹緲的“彼岸世界”。

正如馬克思所言:“人不是抽象的蟄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無論是“超人”還是“假象”,都應當在人自身真正具有現實性的地方進行揭示,一切為天國和神祗所作的辯護和雄辯都無法改變脫離現實的錯誤和窘境。一方面,馬克思科學揭示了宗教世界與人的本質的關系:“廢除作為人民的虛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現實幸福。”(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批判青年黑格爾派關于人的本質的錯誤理解,離不開對于宗教世界深層本質的客觀揭示。馬克思認為,宗教世界的根源在于“人的世界”,即“國家”和“社會”,宗教的本質是人的神圣形象的自我異化,是鑲嵌在鎖鏈上的“虛幻的花朵”,它的產生只是對于人所處的現實世界的“一種顛倒的世界意識”,這種意識是對“顛倒的世界”的直接反映,“是人的本質在幻想中的實現”(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這種幻想的源頭正是在于它脫離人的“真正的現實性”。另一方面,馬克思科學揭示了現實世界與人的本質的關系:“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歷史的任務就是確立此岸世界的真理。”(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這里的“彼岸世界”即宗教世界。宗教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卻并不是真正阻礙人的本質和國家社會得以彰顯和向前推動的根本原因。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現實世界中人的本質的非神圣形象的自我異化。因此,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的遮蔽和異化源于現實世界真理的“未發現”, 源于沒有人真正揭示人的本質的根本范疇和決定原因。確立此岸世界的真理成為了當時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難以否認的是,由于萊茵河彼岸世界的現代國家觸及了這個時代的“核心問題”,而當時德國國家制度卻仍然停留于“舊制度的完成”,因此,德國的國家哲學和法哲學紛紛轉向在理論上“只憑虛構的方式滿足整個的人”(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通過“抽象而不切實際的思維”,以期獲得“最主要、最普遍、上升為科學的表現正是思辨的法哲學本身”(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從這一維度理解人的本質,只會因為“思維的抽象和自大”而喪失“思想變成現實”的歷史可能。盡管馬克思也曾肯定地指出:“因為他們觀念上的制度就具有對他們現實的制度的直接否定”(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然而這仍然無法證明這種脫離現實的批判是“徹底的”,是能夠真正運用“理論掌握群眾”的現實力量。一方面,從批判的對象方面看,人的批判性理應聚焦對“塵世的批判”。基于原本和副本的關系,馬克思認為應該首先進行的工作是“對天國的批判變成對塵世的批判,對宗教的批判變成對法的批判,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而且,在馬克思看來,對“塵世”“法”“政治”的批判必須“采取否定的方式”,完成這些對彼岸世界“敷粉的發辮”的批判,仍然需要與此岸世界“沒有敷粉的發辮”打交道。這就又回到一個德國的現狀的歷史定位問題。德國即便已經經歷了資產階級革命,卻仍然無法擺脫自身強大的封建勢力的影響。其它現代國家進行革命的時候,德國只是跟著進行拙劣的模仿,其它國家經歷復辟的時候,德國卻完全“沒有窒礙”地經歷復辟。另一方面,從批判的方法方面看,人的批判性必須訴諸對“武器的批判”。“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批判如果只是停留于理論上的批判,那它不會也不能改變什么,只有當它真正依靠理論對人的本質的揭示和對人的力量的喚醒,才會轉化成巨大的“物質力量”。批判的目的不是批判本身,而是對于現實世界“自身缺陷”的革命。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追問道:“德國能不能實現有原則高度的實踐,即實現一個不但能把德國提高到現代各國的正式水準,而且提高到這些國家最近的將來要達到的人的高度的革命呢?”(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人的高度的革命”包括兩個維度的革命,既包含“把肉體從鎖鏈中解放出來”,也包含“把心靈從鎖鏈中解放出來”。一方面,“人的高度的革命”是“頭腦中的革命”。“正像當時的革命是從僧侶的頭腦開始一樣,現在的革命則從哲學家的頭腦開始。”(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頁,第2頁,第2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8頁,第2頁,第9頁,第9頁,第10頁。宗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的成功證明了人的革命性包含精神領域的內在否定,這種否定是對以往意識形態領域精神異化和自我偏差的主動變革。盡管馬克思曾對德國哲學僅僅停留于理論上的“特殊的實踐意義”給予了肯定,然而,如果只是把人的革命性簡單理解成在精神上促使“德國人轉變為人”,或者在理論上“解放人民”,那么,這一理論顯然就沒有把自身建立在“這個國家的需要”的基礎上。僅僅停留于頭腦中的革命并不能完全凸顯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人的高度的革命”也是“現實中的革命”。“共產黨人到處都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1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35頁,第59頁,第58頁。該論斷出自《共產黨宣言》,揭示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革命原理,旨在宣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開展革命斗爭的決心和勇氣。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人的革命性歷經對以往一切涉及對于無產階級在宗教、哲學、政治和政治經濟學領域的“不公正的對待”和對人的本質的種種扭曲異化,必須訴諸現實運動,以發起暴力革命的形式反對一切阻礙無產階級實現自身權利和自我價值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并將其予以鏟除,才能真正回復人的本質,推動人的自我解放。

二、“人的解放”的使命確立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近乎天才般地發現:“社會關系”構成人的本質表征,為無產階級革命斗爭號召引領人民群眾厘清了實踐原則。“在其現實性上,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一經典論斷為群眾史觀提供了有力支撐。馬克思將人的本質放置在“社會關系”中,人的本質的真實面目便被真實地揭示出來。正如馬克思在《馬克思致路德維希·費爾巴哈》一文中的反問所言,“建立在人們的現實差別基礎上的人與人的統一,從抽象的天上降到現實的地上的人類這一概念,如果不是社會這一概念,那是什么呢?”(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頁。建立在物質基礎上重新建構人的“社會關系”,推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構成了無產階級解放自身和全人類的邏輯實質,明確了無產階級生存超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一,澄明人的對象性本質。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不同于早期馬克思對于人的本質的理解,馬克思在從哲學轉向經濟學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人的本質在于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生產關系,或者是一種基于生產關系形成的社會關系。人的本質既然在于“社會關系”,關系又不可能由人脫離于客觀世界和現實生活而產生,也就不難理解人的本質必須要建立在與“我”之外的外在環境的必然關系上。正如費爾巴哈所言:“沒有了對象,人就成了無。”(15)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29頁。如若想要使“我”成為“我”,抑或是使“人”成為“人”自身,革命斗爭理論就必須將“人”通過勞動對象化為客觀存在,以此彰顯人的內在本質。一方面,從人的對象性本質的抽象維度看,“人對自身的關系只有通過他對他人的關系,才成為對他來說是對象性的、現實的關系。”(1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35頁,第59頁,第58頁。人同自身的對象性的關系可以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人對自己的勞動、對自己的勞動產品和對自身的關系的東西”(1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35頁,第59頁,第58頁。;另一個是“人對他人、對他人的勞動和勞動對象的關系”。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之中的勞動不屬于勞動者本人,而屬于“工人之外的他人”,這就導致人的對象性本質必然產生人的本質與人同人關系的“異化”。這種“異化”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條件所決定的,一旦“異化的、外化的勞動”轉變為一種“異己的力量”,人的本質就不再屬于人自身而屬于他人了。另一方面,從人的對象性本質的現實維度看,“國民經濟的實際狀況中,勞動的這種現實化表現為工人的非現實化,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占有表現為異化、外化。”在現實的生產過程中,工人進行勞動本身是現實生產的基礎環節,呈現為人的本質的實體化過程。然而,正是由于人的勞動的這種對象性特質,致使人的本質脫離于人本身而存在,轉化為異于人的本質的“非我”性質的事物。這就難以避免產生工人自身的非現實化。正是由于工人勞動的對象化本質,致使無產階級普遍成為資產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對象。其原因在于,在階級社會中人的本質呈現為“私有財產”,人的本質異化為“外化的生命”。這就要求無產階級必須解決異化勞動與外化產物之間的社會關系矛盾,才能回復人的本質。

第二,把握人的二重化規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深刻指出:“人不僅像在意識中那樣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動地、現實地使自己二重化,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1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頁,第57頁,第57頁,第134頁,第155頁,第139頁,第136頁。相較于動物“只按照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1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頁,第57頁,第57頁,第134頁,第155頁,第139頁,第136頁。,馬克思和恩格斯直接揭示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2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頁,第57頁,第57頁,第134頁,第155頁,第139頁,第136頁。。動物生產的本質在于“生產自身”,而人的生產不僅僅局限于生產自身,而且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再生產整個自然界”。面對自己的生產結果,動物只停留于滿足自身肉體的需要,而人卻能夠“自由地面對自己的產品”。經過反復比較后,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了人的本質在于“類存在物”,這種“類存在物”產生了“人的能動的類生活”。人的二重性正是建立在“人的類存在物”的本質之上,表現為現實生產中的“類生活”,人類自身和人類所創造的世界二者共同構成了人的發展性本質,也構成了革命斗爭理論必須遵循的發展性維度。關于如何理解人的本質的二重化,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這一事實出發的。”費爾巴哈也曾就“宗教世界”與“世俗基礎”的二重化解釋人在“宗教上的自我異化”。 費爾巴哈認為,“世俗基礎”是“宗教世界”的根源,一句話,“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歸結于它的世俗基礎”(2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頁,第57頁,第57頁,第134頁,第155頁,第139頁,第136頁。。很顯然,費爾巴哈將“宗教世界”與“世俗基礎”對立起來的做法忽略了“實踐的、人的感性的活動”。馬克思從“世俗基礎”出發,以“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與自我矛盾來說明人在“宗教上的自我異化”,這就科學地揭示了人的“彼岸世界”與“此岸世界”的辯證關系,為“發現神圣家族的秘密源于世俗家庭”提供了唯物史觀的學理依據。關于消弭人的本質的二重化,針對費爾巴哈的“人”的本質設定,馬克思直接揭露了他的觀點中的矛盾之處:“在對感性世界的直觀中,他不可避免地碰到與他的意識和他的感覺相矛盾的東西,這些東西擾亂了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諧,特別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2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頁,第57頁,第57頁,第134頁,第155頁,第139頁,第136頁。費爾巴哈立足于“感性世界的直觀”,企圖以一種不知所云的“某種二重性的直觀”,為“隨著需要的改變而改變他們的社會制度”做出無力辯護。然而他卻無法跳脫出自身難以擺脫的、對于人類社會歷史的狹隘理解。在面對人類社會歷史時,費爾巴哈的“半截子”唯物主義立場就會遭遇到無法解釋的“矛盾”。馬克思認為,只有“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為費爾巴哈的“感性確定性”所感知和認識。因此,為了消除“自我規定者的概念”的神秘外觀,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頁,第57頁,第57頁,第134頁,第155頁,第139頁,第136頁。只有把人的本質放進“歷史進程”,放到一種把許多人“必然聯系起來的普遍性”之中,運用革命斗爭理論厘清它所具有的“一定的社會形式”,就不難擊破一切試圖把一切關于人的本質的理論“誘入神秘主義”的問題,并將其放置在實踐中予以合理地解決。

第三,完成人的實踐性超越。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2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頁,第57頁,第57頁,第134頁,第155頁,第139頁,第136頁。古希臘的哲學家在探討人的本質的時候,要么從人的抽象概念入手,以本體論的思維方式思考人和認識人;要么從人的感性直觀著眼,以經驗感知的唯物主義視角理解人和體悟人。從康德開始到黑格爾集大成再到費爾巴哈結束的德國古典哲學,始終圍繞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逐漸轉變為以認識論的方式考察人的認識能力和本質屬性。直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真正把人的本質歸到實踐的緯度上來進行分析和闡述,才獲得了人的實踐本質的揭示和澄明。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人的實踐本質不再拘泥于傳統經院哲學的考察方式和論證模式,而是真正聚焦“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為“新唯物主義”找到了自己的“立腳點”,實現了對立足于市民社會的“舊唯物主義”的批判和超越。一方面,實踐是把握唯物史觀的科學方式。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共產主義和所有過去的運動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舊的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的基礎,并且第一次自覺地把一切自發形成的前提看做是前人的創造,消除這些前提的自發性,使這些前提受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支配。”(2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02頁,第134頁,第52頁,第52頁,第52頁。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回溯歷史和科學研究的重大發現,是把握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科學真理。不論是早期的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封建所有制,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處時代的資本主義所有制生產關系,都離不開對于人的本質力量和人類勞動的占有和剝削。審視這些“舊的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我們不難發現,任何所有制關系都是建立在前人所提供的歷史前提基礎之上的,唯有通過人類實踐的生產水平和歷史階段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和上升進程的客觀規律,才能真正洞悉人類歷史發展的“秘密”。另一方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2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02頁,第134頁,第52頁,第52頁,第52頁。“真理”即正確反應客觀世界的人的認識,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世界的辯證運動的統一。西方哲學歷史中始終存在這樣一個問題,人能否認識客觀世界或者能否正確認識客觀世界?馬克思給出了答案。他認為這是“一個實踐的問題”,而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人的“思維的此岸性”如果僅僅停留于理論層面,那只能是脫離現實生活的“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真理必須用實踐檢驗才能獲得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正確結果。這就啟示我們在革命斗爭過程中,必須把握理論認識與實踐活動的內在關系,科學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時刻在實踐中深化理論,錯誤的認識要避免運用到下一次的實踐,正確的認識要在下一次實踐中持續深化和檢驗,以此形成實踐與認識循環往復的良性互動與正向推進。

三、“解放的人”與“人的解放”的辯證統一

徹底實現“人的解放”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終極目標,也是廣大無產階級為之奮斗的革命理想。只要人還處于不平等的階級社會中,剝削階級就不會主動給予被剝削階級以自由和權利,沒有斗爭和反抗,廣大無產階級就不能解放自身以及全人類。因此,社會主義革命必須以廣大人民群眾為依靠力量,以喚起人民群眾的革命力量為任務,推翻一切束縛人的社會關系,徹底實現全人類的解放。

第一,摒棄“對物的依賴性”與發展人的“自由個性”。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深刻指出:“他給予對象的生命是作為敵對的和相異的東西同他相對立。”(2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02頁,第134頁,第52頁,第52頁,第52頁。這里的“對象”即蘊含工人勞動價值的勞動產品。如果工人生產勞動產品,那么勞動產品就會成為與工人反對自身的力量,工人生產的勞動產品越多,反過來,“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對工人的剝削和壓迫就越得到強化。這就致使工人無法實現自身作為“人”的“自由個性”,無法呈現“生命活動的性質”,也沒有辦法彰顯“人的類特性”。工人生產得越多,就會越來越受到由工人自身創造卻不再屬于工人自身的對象世界的束縛和統治。這也就能夠解釋工人為何會對自身所生產卻不屬于自己的勞動產品產生了無法避免的“物的依賴性”。這種“物的依賴性”既會導致工人的勞動產品不屬于自己,也會導致他在生產過程中逐漸喪失自己的勞動對象。工人對“物的依賴性”剝奪了人的“自由的存在物”生成和展開的內在可能。一方面,工人對“物的依賴性”消除工人和勞動產品剩余價值的對立關系。“他的勞動作為一種與他相異的東西不依賴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為同他對立的獨立力量。”(2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02頁,第134頁,第52頁,第52頁,第52頁。工人生產勞動產品,勞動產品依賴工人的勞動。然而當工人完成自己的生產過程之后,自身把工人的人的本質轉移到勞動產品的那一種勞動就會成為一種不依賴工人并在工人之外的“獨立力量”。這種力量只會致使工人在獲得“維持工人本身的肉體生存的手段”(2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02頁,第134頁,第52頁,第52頁,第52頁。的最基本條件下,再也不能收獲什么東西,工人除了獲得自己的勞動對象即工作和最基本的生存資料之外,無法占有自己所創造的一切價值。在等價交換的基本原則之下,工人顯然沒有獲得與自己勞動所創造的產品相等同的回報和價值,工人的勞動成果絕大多數被資本家以“剩余價值”的形式搜刮殆盡。因此,工人只能一次又一次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接受下一次的剝削,貌似擁有人身自由的工人由于自己生產的價值不屬于自身而被資產階級所掠奪和侵占,就形成了物對人的統治關系和壓迫關系。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理論必須喚醒工人階級對于勞動產品的占有意識和所有權利,才能消除工人和勞動產品的對立關系。另一方面,工人對“物的依賴性”消除工人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對立關系。“這種關系是工人對他自己的活動——一種異己的、不屬于他的活動——的關系。”(3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頁,第111頁,第52頁,第75頁,第80頁,第166頁。這就涉及工人自身與工人勞動之間存在的邏輯悖論,工人的勞動雖然屬于自己,然而卻與自己相分離,形成了奴役自己的反對他自身的“異己活動”。工人與自身的生產行為構成了同質異構的人的本質的外在表現,它所涉及的人的本質的不同時空和外在條件下構成了工人被剝削壓迫的深層次原因。無產階級必須昭示出工人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與自身生產行為的剝削關系及其背后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社會制度,以此作為無產階級革命斗爭揭露批判、號召動員和實踐轉化的理論“抓手”,才能激發工人階級的巨大革命力量。

第二,消除“人的價值異化”與推動“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反復強調價值的實體就是人類抽象勞動的凝結,人的本質包含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一方面,必須塑造“具有意志的人”。馬克思曾指出:“當工人下定決心不再讓別人買賣他們的時候,當工人弄清了勞動的價值究竟是什么,工人作為一個不僅具有勞動力并且具有意志的人出現的時候,到那時,全部現代國民經濟學和工資規律就完結了。”(3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頁,第111頁,第52頁,第75頁,第80頁,第166頁。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以往的經濟學家顛倒了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價值的構成包含“積蓄的勞動”即資本和“自然的、客觀的”土地、“主觀的方面”即勞動。資本和勞動的“分裂”和“統一”因為私有制的存在致使利潤也會分裂為“利息”和“利潤”,這就使得工人階級始終處于被剝削和被壓迫的資本循環之中,每當勞動與資本分裂之時,勞動也會分裂為勞動自身的價值與以工資形式存在的勞動的產物。這就無法避免無產階級產生消滅這種“反常的分離”的需要,以此獲得和實現自身全部的勞動價值。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理論只要能夠啟發工人階級認知到“價值本來是原初的東西,是價格的源泉,倒要取決于價格,即它自己的產物”(3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頁,第111頁,第52頁,第75頁,第80頁,第166頁。,工人就會意識到自身作為勞動力存在,才能成為人,并由本身之外的力量決定自己的價值。另一方面,必須打碎“脖子上的鎖鏈”。“一條規律把勞動力的價值限制在必要的生活資料的價格上,另一條規律把勞動力的平均價格照例降低到這種生活資料的最低限度上。”(3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頁,第111頁,第52頁,第75頁,第80頁,第166頁。在“必要的生活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最低限度”之間,無產階級自身的價值只要處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社會關系之中,正如馬克思所言,無產階級的“貧困和生活無保障”“無窮的貧困、絕望和饑餓”“肉體和精神墮落”就會成為“碾壓”工人的不可抗拒的“輪子”,徹底幻化成拴在無產階級脖子上的鎖鏈,喪失一切平等地位的社會基礎,始終停留于“資產階級統治永存的舊政黨的蹺蹺板游戲”(3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頁,第111頁,第52頁,第75頁,第80頁,第166頁。。無產階級必須客觀呈現資產階級壓迫無產階級的殘酷本性,以追求美好生活為目標,以自身為實踐力量,打破資產階級強加于自身的階級枷鎖,推動自身的政治解放,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第三,消滅“資本主義社會”與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3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頁,第111頁,第52頁,第75頁,第80頁,第166頁。這里所談的“應當確立的狀況”很顯然是一種應然狀態,而不是當前已經存在的實然狀態。共產主義作為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顛覆和革命,也不應當作為一種既有的目標進行理解,而應將其視作無產階級進行過程中的“現實運動”。人的理想性不是作為人的彼岸世界的目標將人的本質進行分裂的認識和把握,而是對于人基于自身的實踐運動實現對于自身將要達成目標的未完成性和未規定性。一方面,保障無產階級牢牢掌握領導權。“這種空論的社會主義實質上只是把現代社會理想化,描繪出一幅沒有陰暗面的現代社會的圖畫,并且不顧這個社會的現實而力求實現自己的理想。”(3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32頁,第532頁,第155頁。人的本質的理想性本質的理解必須要與“空論的社會主義”進行界限劃分,二者在本質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實質規定和行為實踐。無論是“個別學究的頭腦”,還是完全脫離現實的“沒有陰暗面”的描繪,都無法正確揭示共產主義作為人類理想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規律。當無產階級與小資產階級混合在一起時,無產階級往往會由小資產階級以代表所有階級的虛假“社會總代表”讓渡出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首領地位,看似“團結在被資產階級用布朗基來命名的共產主義周圍”(3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32頁,第532頁,第155頁。,實則仍然無法改變其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的代表本質,他們只會在與秩序黨的沖突中失去社會主義本來的意義。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理論必須以保障無產階級牢牢掌握領導權為己任,時刻保持無產階級對于自身歷史任務的“清醒感”和“覺悟力”,以此完成解放全人類的光輝使命。另一方面,保證共產主義時刻處于實踐化。“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3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32頁,第532頁,第155頁。人的本質如果只是局限于理論的邏輯證明和概念演繹,不對現行事物改變,那么,馬克思就不會實現對于傳統經院哲學對于人的本質的去弊與超越。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理論,促使工人階級客觀認識到共產主義始終處于保持規定未規定和完成未完成的實踐狀態,使得必然世界完成理想世界的不斷現實化,始終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形成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社會力量,否定和改變現存世界的一切不合理制度和現實,推翻束縛人解放自身的資本主義社會,建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指向的共產主義社會,最終真正實現人的本質的完全回復與整個人類的徹底自由和科學發展。

猜你喜歡
馬克思現實
關于戀愛的殘酷現實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一種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強現實交互App的開發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刷臉取錢”將成現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亚洲天堂|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性视频久久| 国产91高清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午夜啪啪福利|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片国产|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国产精品污视频|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久久黄色视频影|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在线欧美a|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亚洲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 色天天综合| 欧美日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偷拍|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色综合|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99热最新网址|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在线va视频|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蜜桃视频一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日产A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国产自在线拍| 97se亚洲综合|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的|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欧美日韩导航|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欧美性天天|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 欧美日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