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旭斌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陽川鎮人民政府,甘肅 平涼 744616)
通過調查發現,栽植密度過大是大部分蘋果園均存在的一個問題,受樹體枝量過多的影響,因而園內的內膛光照條件都不是很好[1]。若要對優質果品予以培育,就一定要對樹體結構進行改造,把光路打開。具體做法為:第一步把1m以下的大主枝鋸掉,讓樹干高度介于1m或者1.5m之間;接著將頂部1~3個主枝鋸掉,使樹體成為改良開心形;之后再把株間交叉枝給剔除。每株樹在改造后留下的大主枝在3~5個左右。且對樹體的改造時間不能超過3年,當然還需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幼果細胞分裂期在花后的40d內,這個時候如果遇到干旱又或是缺乏營養的情況,幼果就會減少細胞分裂,當果實膨大時個卻非常小,最終降低果形指數,所以,花后應在肥水管理上下功夫,將氮肥適當追施,增加澆水次數,讓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之間,以使細胞分裂加快。之后均衡供應水分,當果實到了最后生長階段,應避免水分過多。除此之外,樹體營養貯藏情況也會影響到果實偏斜,所以頭一年的秋季應加大管理力度,第一時間對基肥予以施用,加強病蟲害防治,讓葉片得到充分保護。
果園覆草可以將根系范圍擴大,使土壤水分得到保持,地溫穩定,將土壤養分增多,促進保肥保水能力增強,以免雜草生長等。覆草不分時間,一年四季都可以開展,最佳時間為5~6月,先澆水后覆草,最好保持15~20mm厚,最好選擇豆葉、麥秸。覆草應注意和樹干間距0.5m,將一些土壓在草上。秋季施基肥的時候不要把草翻進地下,次年繼續在上面覆草,3~5年后進行一次深翻。
生草有利于促進土壤有機質和其他養分含量增多、增加產量和收益、保持水土。主要有3種方式,即全園、株間、行間生草,若是條件允許可以全園生草,草的種類主要有黑麥草、草木褲、三葉草等。通常播種量為0.5~1kg/667m2,每年收割3~5次,留茬8~10cm,同時在樹盤上放上割下的草。連續生草5~6年后,可以在秋季翻壓,1~2年后重新生草。
開花對樹體營養具有非常大的需求,疏花的時間越早,則能夠讓大量樹體養分得到節省,進而讓留下的花芽發育得更好,從而提高坐果率,加快幼果發育,進一步增加單果量。相較于開花后疏花,在花序伸出期剪除多余的花序所起到的效果往往要好的多。紅富士留果量一定要合理,在同一個枝組上,各果實之間至少應保持25cm的距離,且平均30~50片葉應留果一個。蔬果的時候將病蟲果、小果、畸形果、背上果去掉,把下垂果留下,保證果形端正。留果過多,既會影響果的體積,同時會對花芽質量和花芽形成造成影響,不利于下年結果,促使小年形成。
若要保證果子的質量,就一定要對國家允許使用的高效低毒農藥予以使用,從而讓食品安全得到保證[2]。我們的經驗是:早春發芽前利用三碘500倍液清園,針對腐爛病、粗皮病則采用三碘20倍液治療,在治療根部病害上采用三碘500倍液做灌根處理,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樹體衰弱存在嚴重病害的園片若采用上述措施需間隔一周后連續實施2次。從發芽后到花序伸出期,噴施韓國綠穎150倍液加毒死蜱1500倍液,以有效防治蘋果綿蚜、介殼蟲及其它越冬害蟲,但這些用藥并未被果農所重視,進而增加了后期防治的難度。從落花后到套袋前一共進行3次藥物的噴施,交替使用三碘1000倍液和大生600倍液的殺菌劑,同時交替使用包括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綠品1000倍液、毒死蜱1500倍液的殺蟲劑。在套袋后交替使用上述藥劑。1次/20d,連續噴灑3次,再對500倍液禾甲安進行噴施,次數控制在2~3次左右,以對葉片予以保護。摘袋后噴施1次施500倍液禾甲安,果實的耐貯性將提高。采收果實后再通過韓國綠穎200倍液對全園進行一次噴施。
(1)果實套袋。套袋選在5月下旬~6月下旬進行,除袋進行于采前1個月。所用袋如果要達到最好的增色效果,就必須將紅色蠟紙做為內層,外層則是外灰內黑的雙層袋;單層最好的是外灰內黑的單層袋。套袋果著色指數遠高于不套袋效果。
(2)鋪反光膜。9月中旬將反光膜鋪在樹冠下。果實著色指數大大高于不鋪反光膜。
(3)摘葉、轉果。在果實著色期,將果實附近遮光的葉片摘掉,并第一時間轉果,從而讓果實的著色更加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