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雅寧
(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在幼兒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充分對各類型的資源進行應用,將其作為幼兒教育開展的輔助工具顯得十分關鍵。幼兒教育本身就是一項基礎性的教育工作,該環節的教育開展效果,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健康成長狀況。民間文化是民間在發展過程當中所形成的一筆財富,民間文化具備著地域性的特色與特征,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嘗試把民間文化運用在幼兒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教育開展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逐漸地促進民間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傳承與發揚,使得幼兒的整體獲得健康發展。民間文化在幼兒教育當中的應用途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嘗試。
不同的地區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將會形成獨特的文化,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下,當地的歷史文化知識會顯示出一定的地域獨特性,特別是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歷史孕育之下,將會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在幼兒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以民間的文化作為重要的依托,開展相應的游戲活動,使得民間文化通過游戲活動的方式進行體現,進一步提高游戲活動的內容豐富性,從而也使得孩子們的興趣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有的地方當中,戲曲是非常重要的民間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幼兒教育活動的開展就可以融入戲曲方面的內容,由孩子們選擇興趣當中的角色進行動作的模仿,通過動作傳遞的方式讓孩子們競猜角色的特點。這種游戲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們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讓當地的戲曲文化在游戲當中得到進一步的傳承與發揚。對于這種模式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廣泛地實施與開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素材支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也不斷提倡文化自信,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以民間文化為依托開展游戲活動顯得十分關鍵。
在生活和學習開展的過程當中,孩子們總是喜歡更多的游戲活動,因為這類型的游戲活動能夠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興趣。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的方式比較多樣化,但是在很多幼兒教育當中所開展的游戲都來源于教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們容易失去學習方面的興趣。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孩子們最喜歡過各種各樣的節日,因為節日當中所呈現出來的愉悅和歡樂的氣氛也更加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容易激發他們在學習方面的欲望以及活動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注重以重要的節慶日為契機,開展一些傳統的民俗節慶活動,進一步使得民間文化通過民俗節慶活動進行傳播,同時也讓孩子們在這些民俗節慶活動當中開展各種各樣的民族游戲活動,提高他們的學習樂趣。
例如在苗族盤王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節日契機,組織孩子們開展一些苗族所特有的游戲活動,例如踩高蹺。在這類型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孩子們能夠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特點,進一步對民間的文化進行傳播與發揚。此外在臨近新年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組織孩子們進行煙花的欣賞或者剪窗花,甚至可以組織孩子們參與包餃子活動,這樣的一種方式不僅能夠營造更加歡樂和愉悅的氛圍,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們在這個過程當中進一步了解我國的民間文化與習俗。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組織孩子們開展包粽子的游戲活動,比賽哪一個小組包的粽子更加玲瓏別致,同時也可以向孩子們講授關于屈原投江的故事,共同領略端午節的民族風采。這樣的一種教育游戲方式,不僅可以使教學的內容以游戲的形式進行開展,也可以使得家鄉的民俗民風得到進一步的傳播與發揚,為民間文化的傳承提供支持。
在幼兒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凝練民間文化的特征。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們來說,他們所生活的背景與民間文化當中的背景有可能存在著差異性,因此他們對于民間文化的理解程度并不是特別深刻。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教師要注重對民間文化的特點進行深化的理念,注重把其中的特點進行呈現,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加深刻地了解民間文化,甚至能夠主動對這類型的文化進行傳播與發揚。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民間文化在幼兒教育當中的應用途徑越來越廣泛,通過民間文化的進一步應用,可以提升幼兒教育的精彩程度,同時也使得各類型游戲的開展有著更加豐富的內容作為支持,進一步促進文化的全面傳播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