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戩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西 416000)
通過社會實踐,早期教育工作一直存在的部分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一些效果較好的活動,學生們往往有著很高的參與度,但基于條件的限制,使得實際參與的人數變得非常少。而社會實踐可以讓學生們進入到社會之中,深入基層內部,了解我國現有的國情,根據自身知識基礎,分析現階段社會的實際需求,逐步實現早期單純依靠知識學習而無法解決的各類問題。如此一來,知識和理論才會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全面結合,而不是完全獨立存在。
現如今社會實踐的活動種類越發豐富,學生們的選擇性也有所增加,因此自身的積極性也逐步得到激發,從原本的被動參與,逐漸變成主動求索。通過長期實踐之后,逐步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現如今,很多學生在參與了社會實踐之后,認識到了社會發展存在的不足以及自身力量的重要性,從而會自主參與到各類活動之中。相比于教室,社會中能夠給予其的知識內容更為豐富。通過不斷學習之后,學生們的綜合水平必然會得到全面提高[1]。
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可以促使廣大學生們更好地了解當前社會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以及矛盾。伴隨改革開放工作的不斷能深入,我國經濟水平持續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多方面問題。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學生們的就業。多數學校往往會采取安排學生自主就業的模式,由于此模式存在較大缺陷,因此很容易造成學生出現嚴重的矛盾心理。而在經過社會實踐之后,學生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國國情,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
對于廣大學生而言,理應轉變自身觀念,逐步樹立大實踐觀念,確保實踐工作能夠逐步實現日常化發展。一般來說,實踐活動不能僅僅集中于寒暑假之中,而需要和學生日常的各類活動結合在一起,引導其積極參與。
學校對于社會實踐方面,理應將其納入到教育計劃之中,以此確保實踐工作更具規范化特點。為了保證其效果,要具備以人為本的特色,符合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將其納入到教學計劃之中,可以使得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得到提升。每當有任何活動開展時,都會有相關教師進行負責,并提供充足的經費,為活動的正常開展奠定良好基礎[2]。
為了保證社會實踐工作實現陣地化發展,理應創設相關基地。在完成基地建設后,其教育功能便可以更好地展現出來。為此,學校理應爭取社會的支持,制定相關計劃,逐步建立各類基地。
為了保證實踐工作能夠持續開展,需要創設一支有著較高知識水平,同時實踐經驗豐富的優秀團隊。在有了這支團隊之后,組織工作就能更好地展開。即便遇到了任何問題,也能及時展開研究,深入分析,并提出最為合理的處理措施,推動活動項目可以順利進行。
針對活動機制,理應對其進行完善,從而促使社會實踐工作更具持續化特點。為了實現教育的目標,學校自然需要和社會展開合作,通過建立相應的機制,如此便能使得學生們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時刻帶著一定的目的以及需要探究的問題。通過長期努力,逐步能夠獲得反饋,進而提升教育效果[3]。
綜上所述,對于當前廣大學生而言,普遍知識基礎十分扎實,但由于實踐經驗不足,在就業過程中時常碰壁。因此,學校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時候,理應積極應用社會實踐的方式,促使學生們可以更好地完成鍛煉。通過長期努力之后,自身水平自然會得到全面提高,進而達到更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