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芳
(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伴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農村里的青壯勞動力數量大大減少,不僅使得農業發展暴露出地廣人稀的問題,更使得當前農業生產不得不依賴于留守的、身體素質較弱的婦女、老人,他們往往無力承擔農機設備費用。雖然國家及地方政府對于農機購買提供了一定的補貼政策,但是近年來肥料、人工成本的上漲,早已使農民難以負擔較高的農業生產成本,一些高昂的農機設備很可能面臨投資難以收回的窘境,地方政府缺乏更為強力有效的頂層政策支持,成為了制約當前農機化進一步提高的關鍵。
當前部分農民甚至是農機基層管理部門,對于農業機械化的理解仍局限于翻地、收割等老舊機械化思想,忽視了現代化農機技術在整個農業生產活動發揮的巨大作用,這也使得雖然當前山西省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但仍較為傳統、初級機械化應用。基層部門不能有效地聯合農機市場端,借助市場專業力量,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和宣傳力度,導致了實際工作中宣傳推廣不足,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溝通受阻,農民及基層管理者思想觀念的不足,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受到阻礙。
目前農村生產主力多為留守的婦女、老人,他們對于農業設備的操作能力相對欠缺,先進的農機設備往往需要專業人員來指導操作。但是在實際基層人員的推廣和宣傳過程中,缺乏對農機技術足夠精通的專業人員,對農民的疑問不能夠及時、全面的予以回應。同時由于缺乏必要的宣傳及培訓資金保障,不能為集中培訓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導致農機化普及效果不理想。
針對山西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過程中的問題,需要建立起從宏觀頂層政策制定,到中觀市場推廣機制完善,再到微觀基層推廣措施保障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
農業機械化設備和技術的推廣應用,是建成現代化、機械化農業的基本前提,對于當前局部地區經濟因素制約農業機械化推廣的現實情況,需要地方政府為農民建立起體系化的幫扶政策體系,如給予政策上的農機購買補助或優惠,鼓勵集體出資或多人合伙購買農機設備等,通過健全的宏觀政策支持,切實降低農民的設備購買成本[2]。
當前許多地區缺乏市場產品推廣及基層部門的培訓,導致農業機械化發展受到傳統、初級農業機械化觀念的影響嚴重,不能真正實現農業機械化向農業生產全產業鏈的發展。考慮結合不同地區、不同農業生產條件、作物特點,緊密依托當地農業機械化的市場力量,有針對性地制定方案,推廣先進的、用于農產品生產包裝的機械化設備,通過市場推廣宣傳、基層指導、產業示范等工作,變革農民的老舊觀念,使農業機械化應用到更先進、更全面的農業生產階段。
基層推廣措施保障主要來源于3大方面,一是資金保障,基層管理部門應設置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與培訓專項資金,用于實體宣傳、操作培訓、產業示范等工作的開展;二是專業人才保障,確保基層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服務素養,為農民設備操作和技術應用提供服務支持;三是工作計劃保障,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培訓、答疑工作計劃,為實際工作過程中不斷解決應用問題提供方法與制度保障,才是持續性推動農民參與度和滿意度的關鍵。
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產業現代化的必要手段。積極解決當前山西省農業機械化發展及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現代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體系建設,有利于推動山西省農業機械化邁向更高發展階段,以促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進步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