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麗
(沈陽師范大學 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處在幼兒階段的孩子們年齡尚小,他們的思維方式還是比較具體形象的,會對自己感興趣的的事物進行探索,通過模仿學習的方式來獲取信息和知識,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來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附近的工廠、工地進行參觀,從而使幼兒對環境污染危害性有進一步形象地認識。讓學生通過參觀聽聽喧鬧的汽車喇叭聲、看看工廠冒出的滾滾濃煙,意識到污染給我們生存環境帶來的不便,使幼兒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從而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為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組織幼兒觀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并且學生喜歡的節目,帶領幼兒閱讀與環境有關的畫報、圖片。比如,像《地球超人》這樣的動畫片可以對孩子們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還可以制作一些畫報,張貼一些圖片讓學生耳濡目染,漸漸地受到熏陶,了解環保的相關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幼兒好動的天性,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比如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不用的廢舊報紙、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筷子等物品進行手工制作,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體會環保的成就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環境。
幼兒階段的學生有著好勝、好奇心強等鮮明特點,所以幼兒園的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特點來創新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注重環境保護教育方式的更新,應用更加靈活多變的教育方式讓幼兒在愉悅的環境中接受教育。有一次,組織幼兒們出去游玩,家長為孩子們準備了不少零食,來到景區,帶領孩子們領略了大自然的美好和驚奇,讓大家邊玩著好玩的游戲邊吃著零食,但是當孩子們將零食的包裝隨手丟到地上時,我本來很生氣,想訓斥他們,但是轉念一想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很可能會使他們形成逆反心理,還可以以此為契機對幼兒進行保護環境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教育,之后,給孩子們講了《猴子的家》的故事,在故事中,小猴子為了愛護自己的家園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并在他們的努力下將自己生活的家園收拾得干干凈凈,漂漂亮亮。孩子們聽完故事以后,主動地撿起來他們扔掉的垃圾。因此,對于幼兒的環境保護教育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讓幼兒在靈活的教學方式中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教師在幼兒的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偉大的形象,老師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夠引導幼兒向著更加優秀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環境保護教育的方面,教師要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充分應用自己在幼兒心目中威嚴的地位,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為學生樹立更好的保護環境的榜樣。教師自身要對環境保護有強烈的危機感和義不容辭額的責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絕對不做任何破壞環境的事,因為幼兒階段的孩子學習的方式一般是通過模仿,所以,老師要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模仿老師一些保護環境的做法,從而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老師要帶領孩子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與孩子們一起進行勞動,比如打掃教室和校園的衛生,成立綠色小衛隊,為幼兒園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綠色。這樣,幼兒就可以在教育中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自身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
環境保護對于我們來說不但能夠惠及當下,還能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個舒適的生存環境,因此,保護環境都是我們應該盡到的義務,加強環境保護的教育力度對于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環境保護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重視幼兒園中幼兒環境保護的教育,在他們在幼兒階段就接受環境保護的教育,從小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為環境保護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