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嵐
(西安翻譯學院工程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5)
漢水銀梭,產于陜南漢中地區南鄭縣洪山丘陵區,屬于新創半烘半炒型綠茶,由王國志、鐘繼紅等人創制,由著名茶葉專家陳椽教授鑒評并命名,主要用于社會名流及接待貴賓飲用的上乘佳品。漢水銀梭茶葉成品扁平似梭,帶有白色絨毛,嫩香持久并帶有花香。漢水銀梭茶葉的沖泡也十分講究:最適宜泡漢水銀梭茶葉的茶具是玻璃茶具,水溫在85℃左右,3min左右,漢水銀梭茶葉才開始紛紛舒展嫩綠的蕊芽,茶葉會豎著浮在杯底。漢水銀梭的茶色翠綠、清澈、明亮,氣味嫩香持久帶花香,味道鮮醇回甘留余香。
以漢中仙毫為代表的漢中茶在茶葉市場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但是產于漢水上游小區域的漢水銀梭茶在茶葉市場卻是默默無名,有著獨特的香氣和口感以及茶葉的白色茸毛所形成的漂亮外形,當漢水銀梭茶葉享譽市場后,先后榮獲國際、國內等17項大獎,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成為了社會名流及接待貴賓飲用的上乘佳品,被指定為國宴用茶。
漢水銀梭以生長在高山云霧中的良種茶樹為資源,漢水銀梭采摘時一般是清明前后的幾天,采摘標準極為嚴格,采柔嫩多毫的茶葉,運用精湛技術精制加工。采摘標準是一芽一葉初展與一芽一葉開展2個等級。采摘步驟為3步:(1)殺青,殺青對茶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它可以降低酶的活性;(2)揉捻,揉捻是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3)干燥,干燥的目的是蒸發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發揮茶香。它的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曬干3種形式。對制高級“銀梭”有著十大傳統手法,分別是:抖、擠、甩、挺、拓、扣、抓、撒、壓、磨。
漢水銀梭茶葉中的營養成分比較多。茶葉內含有茶多酚,它可以阻斷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酶的活性,有助于延緩衰老,比較適合女人、中老年人飲用。而且據調查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它來洗臉可以清除面部油膩,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等作用,還可以抵擋一部分的紫外線輻射。茶葉中還具有咖啡堿,可以起到醒腦提神、利尿解乏的作用,咖啡堿可以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刺激腎臟中的有害物質,促使排出尿液。據說咖啡堿還有降脂的功效,可以提高胃液分泌量,非常適合學生,工作者飲用。另外茶葉中的抗氧化劑以及維生素C也可以緩解疲勞、振奮精神,且茶葉中含氟量較高,可以護齒明目。
剛開始的“漢水銀梭”所具有的高端品質尚未被消費者所認可,市場知名度低,產品銷售不暢,售價不高。因此前期應對漢水銀梭茶的生產進行綠色標準化的生產規范以提高和統一其產品品質,同時對其進行系統性的營銷規劃,搭建電商平臺,使其盡快暢銷起來,使茶農增收。我們分別在前、中、后期進行了規劃,前期聯系當地茶農和村委會溝通組建“漢水銀梭”茶農合作社,制定“漢水銀梭”系統性的營銷規劃方案,建設“漢水銀梭”茶營銷電商平臺。中期依托“漢水銀梭”茶農合作社組織實施“漢水銀梭”茶的運作綠色標準化生產管理、營銷規劃方案。并通過營銷電商平臺,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店、微博大V平臺、社群等互聯網資源擴大消費者群體,利用小視頻app推廣宣傳產品,在1~2年內使“漢水銀梭”茶的產品和品牌知名度以及銷量達到預期目標,盈利達到盈虧平衡。后期兩年后,在西安市進行線下營銷,第一年使“漢水銀梭”茶進入售茶實體店的零售終端覆蓋率達到30%,第二年達到40%,第三年達到50%以上,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產品和品牌的知名度以及銷量達到預期目標。
我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此期間,有過輝煌,有過衰落,走到今天,茶文化也在不斷變化發展。在現代茶葉市場競爭激烈的狀態下,漢水銀梭茶的推廣不僅僅是陜南物質文化的宣傳與推廣,更是對中國茶文化的弘揚和發展。我們要以“漢水銀梭”綠色標準化的生產規范和系統性的營銷規劃為樣板,向廣大消費者展現漢水銀梭的價值,帶動當地農業的發展和漢中茶的綠色生產和品牌化營銷,傳承和弘揚中國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