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雷
隨州市曾都區含41個城市社區,社區所轄小區766個,涵蓋范圍廣,小區分布散,具有居民成分復雜,小區管理難度高,基礎設施落后且難維護等特點。
2018年以來,隨州市曾都區開始全面實施城市基層黨建“紅色引擎工程”,緊抓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重點推進“紅色物業”,提升服務城市居民基層水平。根據自身特點,初步形成了以市場運作型、公助自治型、自助自治型、市場兜底型四種模式為主的“紅色物業”曾都模式。
棉花小區:從亂象叢生到涅槃重生
“我們棉花小區業委會的余主任是真的不錯!這么多年來為居民們無私奉獻,分文不取。”八里岔社區黨委書記許旭介紹說,“小區收取的物業費全部用在了為居民服務上,從收取到使用,都要征得業主代表們的同意,我們還每年將物業費的收繳和使用明細公開在小區的宣傳欄上。”
八里岔社區是典型的自助自治型“紅色物業”,棉花小區作為破產改制小區,常年無人管理,又缺少資金維修清理,形成長達十幾年“遍地污水流,進出難行走,到處是糞堆,環境糟糕透”的局面。2013年,社區黨委積極爭取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籌資70余萬元,拆除亂搭亂蓋建筑物,改造排水排污管網。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維護,時間不長,棉花小區逐漸恢復最初的亂象。
2018年,社區黨委在推進“紅色物業”創建工作中,把棉花小區作為“紅色物業”的試點,籌集資金100余萬元,再次對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與此同時,由社區黨委牽頭,推選出2名黨員和1名家屬組成業主委員會,與業主溝通協商后按照0.35元/平方米收取物業管理費,聘請保安、保潔人員,為小區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物業管理。目前物業管理運行正常,小區對面建起了高檔購物中心,小區房價一夜之間翻了一番,居民們的精氣神又回來了。
在小區宣傳墻邊,許旭感慨道:“這里記錄了棉花小區從亂象叢生到涅槃重生的全過程,小區居民們現在看到這些,回憶起以前臟亂差的小區環境,再體會現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下的新小區,都表示不愿回到從前了。我們社區有一句口號叫做‘我家住在八里岔,在這種‘家文化的熏陶下,我們希望社區的每一位居民都能因自己的生活環境而充滿自豪感和辛福感。”
棉花小區的涅槃重生,也為公助自治型“紅色物業”提供了寶貴經驗。曾都區29個老舊小區以市政府老舊小區專項改造項目為契機,利用專項經費改造升級小區基礎設施,同時為了避免改造后由于缺乏管理逐步“返亂”,由社區黨委牽頭安排社區包保干部物色熱心的業主代表和能力強的下沉黨員,組建小區黨支部,籌建業委會和業委會黨支部,逐步形成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下沉黨員共同參與的共商共治共管格局,確保基礎設施和物業服務“雙升級”。
孔家坡社區:成立屬于自己的“物業公司”
“我們科普示范公寓以前長期無物業公司管理,經常有居民上訪和投訴,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物業公司,物業費收的也不多,居民們還挺認可我們的服務,都給我們點贊。”孔家坡社區黨委書記李峰介紹說,科普示范公寓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成立了自己的“物業服務公司”。
孔家坡社區是村改型社區,是典型的社區兜底型“紅色物業”,類似科普示范公寓的還建小區及一些老舊小區多無物業管理。2013年,隨州市孔家坡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掛牌營業,為社區轄區內無人管理的小區提供物業服務,2019年又成立“紅色物業管理中心”,在每個居民小組設一個分中心,具體負責每個居民小組的衛生和綠化工作。相關衛生和綠化費用全部由居民小組集體收入來承擔,居民只需承擔小部分物業管理費用便可以享受基本的物業服務。
隨州市孔家坡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善是一名老黨員,他對小區物業管理有自己的看法:“好多人認為物業公司和社區黨委、業委會不對付,總是起沖突、鬧矛盾,那是因為市場化的物業公司總是抱著小區管理者的態度在開展工作;而我們自己總是站在小區居民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大家著想。我們不是小區的管理者,而是小區的服務隊!”
目前,孔家坡社區全面推廣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三方聯動”機制,構建多方共同參與社區服務的格局。重點以現有物業公司為基礎,成立紅色物業管理指揮部,具體負責對所屬小區內物業管理工作的統籌協調,負責小區物業服務、監管工作,督促有關問題的整改。
“小區物業管理的陣痛最終會傳遞到社區,到時候還是會演變成社區的麻煩,還不如社區先從小區物業管理工作抓起,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李峰說:“依靠黨組織介入小區物業管理,管理有依靠、有方向,從只關心小區事務到關心人情冷暖,完成物業管理思想上的轉變,只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就能夠集中力量,辦好大事。”
“我們社區物業公司今后準備形成三大職能:一是物業管理的自我服務;二是監督社區其他商住小區物業公司,讓它們有競爭的緊迫感,必要時由我們來接管小區;三是開展物業管理培訓業務,讓更多的‘紅色物業從中受益。”金善介紹說。
通過成立“紅色物業管理中心”,合理利用居民小組經營性收入管理自建和還建居民小區,孔家坡社區另辟蹊徑、獨樹一幟,成為發展“紅色物業”的創新典型。
桃園雅居小區:物業公司有了黨支部
“我們物業公司很早就成立了黨支部,并且與社區黨支部和業委會緊密聯系,為小區物業管理群策群力,貢獻力量。”好佳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永朝說。
在曾都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的引導下,好佳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成立了黨支部,為還建小區桃園雅居提供市場運作型“紅色物業”服務。
物業公司黨支部圍繞“黨建引領強基礎,紅色物業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氣促成軟硬件雙提升。管委會黨工委先后組織該小區物業員工赴武漢市學習“紅色物業”先進經驗;投資8萬余元建成黨群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等活動陣地;對小區進行紅色氛圍營造,將小區圍墻包裝改造成紅色文化宣傳陣地。小區7名黨員業主帶頭認領示范崗位,開展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的“三亮”活動,為業主服務,接受業主監督,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我們還主動上門摸排困難戶,對小區困難戶我們不僅減免他們的物業費,逢年過節還給他們送去慰問物資。”周永朝說:“我們秉承為小區居民服務的理念,實際上我們做的比普通的物業公司要多的多。‘紅色物業是一種趨勢和必然,在黨建引領下的物業管理也將更好地為居民服務,改善小區的居住環境。”
積極發揮黨組織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推動物業企業主動對接業主需求,桃園雅居物業管理穩步運行,為服務小區業主進一步提供了保障,為實現物業管理優質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紅色物業創建工作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是一項基本的民生工程,其目的在于強班子、樹形象、優服務,對促進基層治理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曾都區委書記張健說。
2020年,曾都區“紅色物業”覆蓋新增90多個小區,總體覆蓋達200多個小區,為消除全區物業管理難點提供了曾都模式,進一步推動“紅色引擎工程”落實到地,助力品質隨州示范區建設,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數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