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海
碧山村是鄉村振興實踐的大力探索者,剖析碧山村的發展路徑,不難發現堅強有力的支部是龍頭,欣欣向榮的產業是支撐,潛在資源的轉化是光明前景。
舊貌換新顏,支部要領銜。支部書記配得強、支部戰斗力過得硬,村級各項工作才能越干越好,村級面貌才能越來越好。碧山村從改善基礎設施到建設美麗鄉村,從壯大村級產業到發展鄉村旅游,靠的就是黨支部的堅強領導。近年來,安陸市狠抓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像碧山村黨支部這樣的戰斗堡壘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在鄉村振興中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發揮得越來越充分,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筑牢了組織保障。
鄉村強富美,產業要先行。要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必須要夯實產業基礎。激活農村發展新動能,重在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集體受益上來。碧山村發展農旅融合項目盤活村民土地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引導村民回鄉務工、開辦民宿、發揮專長創業等,實現了通過產業吸引村民回鄉,再讓村民參與和促進產業發展,最終使產業真正興旺起來的良性循環。
農民口袋鼓,資源要盤活。農村的發展要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挖掘潛在的資源,找準自己的優勢,搞清楚本村適合發展什么、村民如何受益,形成科學的發展思路,讓潛在的資源最大程度轉化成沉甸甸的財富。碧山村依托背靠白兆山4A級景區的優勢,充分挖掘鄉村旅游潛力,大力推動“把村景變成風景、把風景變成產業”的發展實踐,既找準了一條與眾不同、又效益明顯的發展路徑,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了一座“金山銀山”。
(作者系安陸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