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父親是一名泥瓦匠,每天在勞務市場等活干。每年假期,我都要隨父親去干活,一來為父親添把力,二來可以鍛煉一下自己。
勞務市場里,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大家都等在那里,也就有了等待中的千姿百態。有的幾個人坐在一起,把帽子往后一拉,坐在那里打牌。有的幾個人圍坐在一起,抽煙聊天。也有坐馬路邊靠著樹睡覺的,在一起嬉笑打鬧的……
畢竟是一座小城,沒有那么大的勞務需求量,別人接到的活兒少得可憐,父親的活卻是一個接一個。不能否認,在泥瓦匠里面,父親的手藝是排在前面的,這或許就是主要原因吧。
來勞務市場次數多了,漸漸和工友們熟悉了,沒活兒的時候,我也喜歡和大家坐在地上聊天打牌。
可父親對我要求很嚴格,不讓我和大家玩,幾次等活時聊天打牌被他撞見,都被他瞪著眼睛拉了起來。每次,我都要和父親吵幾句:“在這里等活,沒有啥事,我就和大家坐一會兒聊天吹牛,也沒有耽誤干活,怕啥呢?”
“這些年你也看到了,爸的活兒總是比別人多,你說為什么?”父親問我。
“你干的時間長了,手藝好,自然找你的人就多了。”我不耐煩地說。
“你錯了,勞務市場上的都是流動客,回頭客基本沒有,誰知道我手藝的好與壞呢?”父親說。
“那你說,為啥你的活多?”我不服氣地問。
“那是因為爸在勞務市場里,站有站樣,坐有坐相,不像那些工友東倒西歪,睡覺、打牌……”
這又能怎樣?我心里有許多疑惑。父親笑了:“兒子,你記住,你的形象就是你的名片。許多客戶告訴我,找我干活,是因為看我第一眼就感覺很踏實,值得相信。”父親說完,眼神里充滿了驕傲。
“你的形象就是你的名片”,看似生活中一個普通的道理,仔細去品味,里面卻有許多人生哲理。從此,我把它作為生活中的指導,也正是這個指導,讓我大學畢業后在職場中如魚得水。(摘自《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