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劍
慢性腎病患者飲食上要注意限制以下幾種物質的攝入。一是鉀。當慢性腎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患者的腎無法將過多的鉀隨尿液排出體外時,血液中鉀的濃度就會升高,繼而誘發許多危險狀況,比如竇性心動過緩、呼吸肌無力等。二是磷。研究顯示,高磷是慢性腎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同時也容易引起患者皮膚瘙癢等不適癥狀。三是嘌呤。其代謝產物是尿酸,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是慢性腎病的常見并發癥,會加速腎功能損壞。四是草酸。慢性腎病患者腎性貧血、腎性骨病發生率較高,草酸會干擾人體對鈣、鐵等營養素的吸收,進而加重貧血、骨病等疾病癥狀。
嘌呤和草酸是水溶性的,鉀和磷也能部分溶于水,所以肉和菜等食物烹調之前先焯水有助減少鉀、磷等物質的攝入。比如,有研究表明,“焯水”可以減少蔬菜中51%的磷,使肉類食物中的磷下降38%。菠菜、莧菜、馬齒莧、鮮竹筍、苦瓜、茭白等草酸含量較高的蔬菜,焯燙處理后草酸可降低30%~87%。
(摘自《飲食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