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天
摘 ? ?要:核桃因其營養價值特別高,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市場前景廣闊。在這種利好形勢下發展核桃經濟林,對于農戶增產增收、脫貧致富的意義重大。主要根據定邊縣白于山區核桃經濟林的發展經驗,重點從核桃選種、育苗、嫁接、水分管理、土壤管理、整形修剪、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對定邊縣白于山區核桃經濟林栽培管理技術進行了探討,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借鑒。
關鍵詞:白于山區;核桃經濟林;栽培管理技術
核桃富含多種礦物質和脂溶性維生素,營養豐富、口味獨特,具備提高人體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功效,每天適量食用核桃還可以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每天堅持吃核桃還可以輔助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由于核桃的獨特功效作用,也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商品熱銷于各個國家,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和核桃種植技術的成熟,當前種植核桃的農戶越來越多。定邊縣白于山區的氣候非常適宜種植核桃,近年來,該地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核桃種植的規模越來越大,積極發展核桃經濟林,還有助力當地農民脫貧致富。本文主要根據定邊縣白于山區發展核桃經濟林的經驗,重點對定邊縣白于山區核桃經濟林栽培管理技術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核桃產業實現優質高產提供指導。
1 ? 核桃栽培對自然環境的要求
1.1 ? 熱量條件
核桃喜歡溫暖的氣候,適宜生長在年平均氣溫9.0~16.0 ℃、極端最低氣溫-25.0~-2.0 ℃、極端最高氣溫<38.0 ℃的地區,無霜期應在200 d以上。
1.2 ? 水分條件
雖然核桃比較喜歡干燥的氣候,但是對土壤的水分條件十分敏感,土壤太濕或者太干燥都不利于核桃的生長和結果。因此,對于山地核桃種植園應加強水土保持,避免水土流失;而在平地發展核桃經濟林時,則應解決好排水問題。
1.3 ?光照條件
光照是核桃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氣候條件,充足的光照條件才可以確保核桃的健康生長和發育。核桃適宜生長于年日照時數>2 000 h的區域,若年日照時數<1 000 h,則會導致核桃殼以及核仁發育不良。在栽培管理的過程中,從園地選擇、栽培方式和整形修剪等方面,都應特別注意核桃園的采光問題。
1.4 ? 土壤條件
由于核桃的根系較大,栽培時需要深厚的土層,通常要求達到1 m,以確保核桃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核桃適宜栽植在排水性好、土質疏松、肥沃的地方,特別適宜在含鈣的微堿性土壤中生長,要求土壤pH值為6~8。
2 ? 核桃栽培技術
2.1 ? 選種
種子是幼苗栽培的基礎,應選擇生長強壯、抗逆性強、病蟲害較少、適應性強的優良樹種,也可以利用本地的鐵核桃木作為母樹。種子成熟后,收集種子并存放于通風透光的室內[1]。白于山區種植的核桃品種主要有陜核5號、魯光、元林、香玲、維納、遼核 1號等,這些品種的抗逆性均較強,適宜在山區種植。
2.2 ? 育苗
進行核桃育苗時,需要選擇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灌溉方便、排水性較好、交通方便的地塊作為苗圃地,最好選在造林地附近,實現就近移栽,減少苗木運輸的時間,以提升造林成活率。選好苗圃地后,整地前施足底肥、精耕土地,保持田地的行距在60 cm左右,開溝的深度在15 cm左右。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催芽,由于核桃種子的外皮非常厚,催芽時間相對要長一些,但是催芽也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催芽方法可以選擇沙土催芽,也可以直接使用清水催芽,下種時株距在20 cm左右,播種之后覆蓋6 cm左右的土并澆透水,通常28 d左右就會陸續出苗[2]。
2.3 ? 嫁接
在核桃高產栽培和嫁接的過程中,應科學選擇嫁接位置。一般而言,選擇的嫁接位置應在距地面1.2~1.5 m的樹體上,挑選該范圍內的樹干,切斷進行移植。具體的嫁接方法為:①在割切片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確保切片光滑,若嫁接的樹很大,可在核桃樹上進行多次嫁接。②在嫁接操作的過程中,應該確保接穗飽滿且無發芽、脫水或者病害。將穗切成傾斜的表面,長度控制在3~5 cm范圍內,之后將木層、表皮層撥開。在砧木切面上,樹干側切成新月形,寬約1 cm、長3~5 cm,同時要切下粗糙的樹皮,露出綠色的樹皮。③將接穗的木質部插入木材和砧木的表皮之間,壓緊并牢固包裹后在接縫處涂上蠟。注意在嫁接過程中要選擇優良的核桃樹作為嫁接操作的幼苗品種,對核桃實現優質高產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 ? 核桃管理技術
3.1 ? 水分管理
核桃對土壤水分有嚴格的要求,灌溉階段應結合核桃物候期、降水狀況以及施肥期等因素進行合理安排。在旱季和生長期應及時進行灌溉,在降雨相對集中的月份應及早開挖排水溝,以免因園內積水引發澇害。
3.2 ? 土壤管理
良好的土壤條件是促進核桃健康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核桃經濟林栽培管理中,需要注重核桃土壤的精細化耕作,要將土壤深耕和熟化,最大不能超過30 cm。對面積很大的山區核桃園,在收獲后至落葉前,將雜草和其他有機物與深耕犁孔結合在一起,使土壤熟化并提高土壤肥力。此外,為了確保核桃樹的正常生長,還需要在樹托周圍開展水土保持工程,避免因雨水沖刷使核桃樹根裸露。
3.3 ? 整形修剪
作為一種喜光樹種,核桃樹進入結果期后與充足的光照密不可分。進行核桃整形修剪工作時,一定要從核桃結果初期開始,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養核桃強健的結果枝組,逐漸增加結果部位,擴大結果面積,避免樹冠內膛空虛和結果部位外移。進入核桃盛果期后,需要強化枝組的培養以及復壯。培養枝組可采用“去背后枝,留斜生枝與背上枝”以及“先放后縮”的整形修剪方法。在結果初期往往不留徒長枝,以防對樹形帶來破壞,在盛果期可轉變為枝組利用,及時控制背上枝,以免影響骨干枝和結果母枝。下垂枝大部分不充實,結果能力較差,徒耗養分,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
一般情況,樹形包括自然開心型或疏散分層型。自然開心型適宜核桃樹品種干性弱、無良好立地條件、樹冠開張等情況,每株核桃樹選留2~3個主枝,再選擇3~4個副主枝將各個主枝上的空間進行填補;疏散分層型更適合具有良好立地條件和強壯的核桃品種。
核桃具有樹體繁茂、后枝強壯、晚枝發生時間長的特點。在整形過程中,有必要適當擴大主枝間的距離和側枝與中央莖之間的層距,掌握好較晚的定干時間和較高的定干高度,同時副主枝不適合選留背后枝。修剪幼樹時,一般要處理某些會對樹形造成干擾的枝條,例如在早實核桃中會產生大量的雄花枝以及二次枝,有時還極易出現徒長枝,為了培養結果枝組,應該及時短截或摘心,除留用的徒長枝和二次枝,第一時間疏除其他枝。此外,要及時疏除成年樹外圍的下垂枝和過密枝,改進樹冠內的光照條件,同時縮減改造占據較大空間的輔養枝。當樹體逐漸趨于衰弱時,樹冠中的雄花枝及短枝的比例會增加,此時需要對核桃樹及時更新復壯[3]。
3.4 ? 施肥管理
為了進一步提升核桃的品質與產量,需要根據核桃生長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施肥。在施肥過程中,不僅要確保提供足夠的微量元素,而且還應在其中施加一些氮肥,以滿足核桃生長的實際需求。在核桃施肥工作中,將土壤肥料分為基肥和追肥兩大類,施肥量也應參照實際生長情況確定,肥量太多或太少均會對核桃樹的生長帶來極大影響。對于生長旺盛的幼樹,應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以控制嫩芽,促進嫩芽成熟,增強抗逆性,并提前進入坐果期;對全果期生長較弱的樹木,應適當增加氮、鉀肥的用量,以使氮、磷、鉀的比例適宜,更好地滿足核桃生長需求;對進入衰老期的大樹,則需要給予更多的氮肥,以恢復樹勢,延長結果期,最終提升核桃的產量。
3.5 ? 病蟲害防治
在核桃經濟林栽培管理過程中,病蟲害是對核桃樹生長影響較大的因素之一,所以應高度重視核桃病蟲害的防治。常見的核桃樹病蟲害包括炭疽病、核桃黑斑、核桃葉甲蟲、核桃蛾等。所以,有必要加強對核桃樹病蟲害的防治,定期對核桃園進行清理,及時將病枝進行清除,可以刮掉樹干底部的老樹皮,并深耕土壤以減少昆蟲的種群密度;此外,還可以將增施有機肥、冬季增白以及物理、化學控制方法相結合,最大程度上減少病蟲害對核桃的為害,提升核桃品質。
總之,核桃是當前林業生產中重要的經濟樹種。近年來,定邊縣白于山區核桃經濟林發展迅速,核桃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戶增產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在核桃種植過程中,有必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采取合適的栽培技術,從核桃選種、育苗、嫁接、水分管理、土壤管理、整形修剪、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各個方面,對核桃經濟林進行精細化管理,以不斷提升核桃種植的品質和產量。
參考文獻:
[ 1 ] 郭俊英,任軍戰,趙衛東,等.核桃優質高產栽培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
[ 2 ] 韓玉光.晉城市核桃經濟林綜合管理技術[J].山西林業,2018(3):32-33.
[ 3 ] 張吉寧,鄭玉英.慶陽市核桃豐產栽培管理技術[J].園林園藝,2017(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