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亞
摘 ? ?要:榆林市榆陽區是全國防沙治沙重點縣(區),也是“三北”防護林建設重點縣(區),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隨著樹齡增加,部分“三北”工程栽植的楊樹逐漸到了過熟期,亟需更新。分析了當前榆陽風沙區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了當地營造楊樹速生林的必要性,并對榆陽風沙區營造楊樹速生林的栽培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總結出一套適合榆陽風沙區的楊樹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旨在為當地楊樹速生豐產林栽培工作提供有益參考,提高造林效果與經濟效益,改善生態環境。
關鍵詞:風沙區;楊樹速生林;栽培措施
榆陽區總土地面積7 053 km2,其中風沙區面積占了3/4,經過不懈治理,境內流沙得到全面治理,但生態環境總體仍十分脆弱,林分結構不穩定,極易遭到二次破壞。因此在榆陽風沙區,精準造林工作成為重中之重。而在本地諸多造林樹種中,楊樹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種植面積十分廣泛。楊樹具有速生、豐產的特點,成材時間較早,而且防護效益十分突出,因此,在榆陽風沙區營造楊樹速生林防風固沙,對改善當地生態環境、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保證市場充足的木材供應、創造更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1]。本文結合實踐,首先對榆陽風沙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指出榆陽風沙區營造楊樹速生豐產林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楊樹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措施,希望能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1 ? 榆陽風沙區存在的影響因素
1.1 ? 地理環境因素
榆陽區處于陜西省北部,位于毛烏素沙地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區,氣候特征為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365.7 mm,相對降水量較低且分布極不均勻,平均氣溫處于7.9~11.3 ℃。
1.2 ? 自然環境因素
1.2.1 ? 干旱
榆陽區春季因極地大陸性氣團消退,春旱發生較頻繁。而春季降水對植物特別是新栽樹種的成活率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用。春旱極易導致新造林樹種枯死,從而致使地表植被得不到有效保護,使得風沙化問題越加嚴重。
1.2.2 ? 降水量極不均勻
本地區的降水量極其不均勻,雨季多暴雨天氣,多陣性降水,雨量集中并常伴有大風、冰雹天氣,易對地表的泥土造成破壞,加重地表風沙化和水土流失。
1.2.3 ? 風沙災害嚴重
榆林地區多風沙天氣,風速過大,嚴重影響地表植物生長,再加上土壤結構松散,風力作用下造成該地土地侵蝕問題較突出,加劇了風沙災害的發生。
1.3 ? 社會環境因素
人為因子是造成榆林地區風沙化問題加劇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在風沙區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整理及個別村組超過生態承載能力發展畜牧業,偷牧、亂砍濫伐等,破壞地表植被,導致部分風沙區在治理后又遭到破壞。
2 ? 榆陽風沙區營造楊樹速生林的必要性
榆陽區在歷史上曾飽受風沙為害,如果不加以預防和管理,土地沙化就會二次反彈,引發生態環境失調。楊樹以其速生性和經濟性,在榆陽沙區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榆陽區雖在風沙區大面積推廣樟子松造林,但楊樹在農田防護林、道路防護林及速生用材林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楊樹速生林的栽培,可以有效地降低當地的土壤流失狀況,保護土壤和農作物種植,防止風沙區的進一步擴大,進而使原有的風沙區重新變成綠色植被區,對于恢復自然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改善當地人們居住與生活環境,也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 ? 榆陽風沙區營造楊樹速生林的栽培措施
3.1 ? 林地的選擇
造林地選擇過程中,應當以沙壤土和沙質土為首選條件,同時也可選擇輕度黏土和沙土,土層應當深厚,達到1 m以上,地下水位應當保持在1~3 m范圍,同時確保土壤pH值在6.0~8.4,土壤上層部位可溶鹽含量應當小于3 g/kg, 并保持0.83~2.01 g/L礦化度,確保土壤容量小于1.3 g/m3,倘若土壤當中的有機質與標準含量相比較低時,應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進行彌補,如種植綠肥、農林間作和追肥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林地條件。
3.2 ? 科學合理地選擇種苗
由于風沙區立地條件相對較差,氣候環境非常惡劣,以往在這些區域種植過程中,主要選擇小葉楊進行栽植造林。自20世紀70年代之后,不斷擴大、引進品種,如新疆楊、河北楊等,開展了相應的試驗栽植工作,尤其是新疆楊表現非常良好,其不但樹形優美,同時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及抗逆性。另外,在造林工作完成之后,林分非常穩定。
3.3 ? 合理設置造林密度
為了保證楊樹健康生長,在楊樹營造林過程中,必須要保證種植密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充分考慮樹種特性及樹木生長過程中樹體之間存在的關聯性,確保林木間空間合理利用,促進樹木健康生長,達到高產、穩產的效果。并結合栽植楊樹品種類型及其市場價格,合理地控制楊樹栽種密度,栽植過程中按照南北行進行設置,這樣更利于樹體接受光照條件,提高自身光合作用,增強生物收獲量[2]。
3.4 ? 科學選擇整地方法
由于立地條件不同,在整地過程中也應當對不同的方法合理選擇,如果樹木栽植地塊地勢平坦,而且面積較大,通常在造林前30 d整好地;如果立地條件較好,也可以隨整隨造。整地時應當對土地全面地進行深翻,控制和減少土壤堅實度,讓土壤變得更加松軟,增加土壤通透性。整地過程中,深度應當控制在30 cm左右,耙平、壓實。
3.5 ? 保證苗木質量
選擇優質壯苗進行栽植,將各種病蟲苗、機械損傷苗和畸形苗全部去除。在綠化工程中,一般選擇胸徑至少為5 cm的苗木。選擇的苗木應當高度一致,這樣能夠確保林分處于相同的分化水平。
3.6 ? 選擇造林季節
根據本地氣候條件,為了提高風沙區造林成活率,榆陽區楊樹栽植選擇春季進行,一般在3月為宜;半干旱的風沙區選擇楊樹進行造林過程中,可以利用埋根、埋干造林方式進行造林,春季造林時可以應用截干造林法進行。
3.7 ? 選擇造林方法
3.7.1 ? 常規造林方法
利用該方法進行造林過程中,應當隨時起苗,隨時運輸和栽植,同時栽植過程中,合理地修剪主根與側根,如果造林時不具備及時栽培的條件,應該對苗木進行假植,最好將苗木的根系在清水中浸泡1 d,以避免苗木失水。同時完成栽種之后及時澆水,保證苗木生長水分需求[3]。
3.7.2 ? 插干深栽法
春季及秋季利用插干深栽法沿著河灘地進行造林,這種造林方式有著很高的成活率,同時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生長量,苗木抗旱性能較強。
3.7.3 ? 截干苗法
一些春季較為干旱或者存在較大風沙量的區域,可以選擇截干苗法進行造林。
3.8 ? 實施混農林業立體經營
一般情況下,豐產林按照4 m設置行距,樹木栽植之后1~3年,幼樹冠幅較小,通常在2 m以下,而且根系也較少,在此期間可以在中間空地合理地種植一些低稈農作物,間作林糧、林苗、林花等,并合理地耕作、施肥、灌溉,為楊樹創造更為有利的生長條件,達到速生豐產的效果。完成造林之后3~5 年,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空間,收獲豐富的林副產品,增加經濟效益。
3.9 ? 強化撫育管理
撫育管理對于楊樹健康生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林地中的雜草及時清除,避免其對苗木造成營養和水分搶奪,為苗木生長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造林之后的1~3年,可以通過林糧間作方式進行林地撫育。楊樹根系具有非常大的呼吸強度,當土壤發生板結之后,會對其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所以要定期對林地行間進行松土,促進林木健康生長。
3.10 ? 整形與修剪
通過整形修剪,及時將楊樹主干上生長的側枝剪除,保證樹干通直,沒有枝杈,這樣更利于楊樹的健康生長,提高木材質量。
3.11 ? 病蟲害防治
3.11.1 ? 防治病害
在防治楊樹潰瘍病及爛皮病過程中,應當首選具有較強抗逆性的樹木品種,同時強化相應的管理工作,利用硫黃粉、生石灰及退菌特,將適量鹽水加入其中進行樹干涂白。保持林分衛生,發現林區存在病枝或者病死木要集中銷毀處理。
3.11.2 ? 防治蟲害
防治蟲害過程中,要加強檢疫工作,控制蟲源,以免有害物種進入林區,同時選擇優質的抗蟲品種,及時銷毀蟲癭,成蟲羽化時期,選擇農藥進行噴灑防治,控制害蟲數量。防治幼蟲和成蟲過程中,可以應用辛硫磷乳油在排糞孔上涂抹,可有效殺滅害蟲。
參考文獻:
[ 1 ] 劉亞萍.遼西北風沙區防風固沙林保田增產效益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7(6):4-6.
[ 2 ] 李劍,石長春,賈艷梅.榆林風沙區樟子松枯死的原因及防治對策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 2017(3):333.
[ 3 ] 何有華,張曉虹,孫浩峰.干旱風沙區水庫邊緣防風林帶減沙效益研究[J].中國水利,2018(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