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蘭
摘 ? ?要:林業領域作為我國生態與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部分,對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林業資源的穩定發展,應做好培育及病蟲害防治工作。當前病蟲害問題對林木資源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必須加強培育及病蟲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管理水平,使林木資源得到充分的保護。通過對林業培育管理的現狀及病蟲害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培育管理措施,明確病蟲害防治方法,促使林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林業;培育;病蟲害防治
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帶來很大幫助,促進了林業的健康發展。在林業管理工作中,林業培育及病蟲害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不能加強林業培育及病蟲害防治效果,則會影響林木資源的發展。而在當前的培育及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應結合林業管理的需求對其進行改善,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林業培育水平,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促進林木質量的提升。
1 ? 林業培育管理現狀
隨著林業培育技術的快速發展,逐漸呈現出了更好的效果,但是傳統培育方式仍然存在,由于方法缺少創新性,效果不理想,同時林木的生長周期比較長,病蟲害問題顯著,對我國的林業發展產生了影響。另外,在林業培育中,化學農藥使用不恰當也對環境產生了影響。目前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針對林業培訓開展了頻繁的交流與合作,引進了先進的培育技術,為林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在政策以及技術的支持下,林業培育管理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2 ? 林業病蟲害產生的原因
2.1 ? 過量使用化學藥物
部分地區林業培育管理不到位,人員為了追求利益而大量使用化學藥品,雖然藥品能夠促進林木的生長且消除病蟲害,但是對生態系統的運行產生了不利影響,使其系統受到破壞。大量使用化學藥品會造成土壤污染,導致土壤的肥力降低,同時,化學藥品還會使害蟲在短時間之內死亡,導致生物鏈斷裂[1]。
2.2 ? 人工造林選種單一
當前我國林業建設中一般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進行選育,其能夠加快造林的速度,使林木資源得到保護,但是林業人員通常會結合個人偏好選擇樹種,在選擇中缺少全面的考慮,導致樹種單一化問題,還會造成動植物種類減少,物種缺乏多樣性,對林業生態系統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另外,樹種的單一會使害蟲產生的概率提升,導致病蟲害問題越來越多。
3 ? 林業苗木工程培育管理
3.1 ? 合理選擇育苗地
在林業培育管理時需要選擇適合的育苗地,保證土壤肥力豐富和良好的排水條件。不僅需要考慮肥力條件,還應實施土壤改造工作,使土壤中的營養成分能夠滿足苗木的生長需求。在選擇過程中綜合分析陽光、溫度以及土壤等影響因素,科學選擇育苗地,為之后苗木工程培育活動的進行提供保障[2]。
3.2 ? 尋找優良的樹種
在選擇及處理種子時,需加強工作質量,確保苗木的存活率。應選擇優良的母樹樹種,考慮種子的外形以及抗病蟲害能力等因素,其對工程育苗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應做好播種前的催芽工作,將種子進行消毒處理,使其能夠在適合的溫度環境下順利生長。在播種過程中檢查萌發率,避免種子萌發率較低而影響其成活率,為林業工程的質量提升帶來幫助。
3.3 ? 應用合適的播種技術
在選擇播種技術時,需要抓住播種時機,科學規劃時間及所要播種的范圍,考慮到自然條件的特點,對氣候進行檢測,確定最終的播種時間。在播種中需要控制好溫度,選擇適合的灌溉方式,避免氣候變化產生不良的影響,使種子的萌發溫度能夠符合實際要求。還應控制種子水分,當天氣比較干旱時,應做好灌溉工作,保證種子能夠獲得充足的水分。
3.4 ? 根據實際情況應用施肥技術
種子萌發與施肥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施肥數量及頻率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結合苗木種子的自身特點進行針對性處理,選擇發酵處理完成的圍肥進行均勻的使用,可避免肥料浪費的問題,提升使用效率[3]。還應結合苗木的生長情況進行施肥處理,在苗木生長旺盛時期做好追肥工作,使其獲得充足的肥料支持。針對技術管理工作,需分析苗木的生長情況,確定技術管理工作的要求。可在育苗地設置障礙物,做好抗倒伏工作。通過給苗木提供充足的肥料和水分,使其苗木得到有效的管理,促進其健康生長。
4 ? 林業病蟲害防治管理
4.1 ? 推廣使用信息技術
隨著技術的創新,信息化技術逐漸得到了應用,為社會各領域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條件,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對林業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可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引進先進的技術,例如,當前使用較多的技術是3S技術,其中包含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系統以及全球定位系統,其能夠預測病蟲害的發生時間及范圍等情況,給防治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同時可以改善傳統工作效果。在防治工作中應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及野外移動設備,建立病蟲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統,順利完成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將信息傳輸到國家的信息系統之中,提升林業管理的整體水平。
4.2 ? 采用化學防治法
可采用化學防治的方法降低病蟲害概率,這種方式需要的人力較少,可提升工作的效率,還可大大減少防治工作的成本,因此具有良好的效果。當前使用的農藥基本為低殘留農藥,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在防治工作中,可選擇簡單的撒藥方式,比如將藥物埋在土壤之中解決病蟲害問題,還可以結合實際的情況采取正確的方式,避免對土壤及周圍的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4]。
4.3 ? 合理采用物理防治法
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物理防治方法是指采用傳統方式進行人工干預,這種方式需要的人力較多,但是病蟲的成活率要高于其他方法。在防治工作中,利用害蟲的趨光性特點,設置一定數量的高壓滅蟲燈或者黑光燈,以此實現殺蟲的目的。還可使用熱處理或者超聲波等方式來處理蟲害問題,使植物得到保護。例如,利用47~51 ℃溫水浸泡種根約1 h,能夠起到防治桐叢枝病的效果。而對于松毛蟲這類害蟲,可利用其下樹越冬的特點,在春季上樹前在樹干上扎上塑料帶,避免越冬幼蟲上樹,減少其影響。
4.4 ? 結合蟲害特點選擇生物防治方法
在防治林業病蟲害時,可采用生物防治法,例如使用花絨寄甲卵卡治理松墨天牛,可發揮出有效的作用,避免對環境產生影響。也可使用益鳥等動物來控制蟲害,例如一些動物以害蟲為食,如灰喜鵲、 穿山甲、蛙類等。在楊樹林病蟲害防治管理中,可采用懸掛人工鳥巢的方式來吸引啄木鳥等鳥類,能夠降低林木病蟲的產生密度,滿足防治的需求。
4.5 ? 采用綜合防治法
病蟲害的活動時間存在不同,應對不同蟲害問題進行全面了解,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在防治工作中,可將蟲害分類、分季節地進行防治工作,還應了解病蟲的天敵,借助生物間的食物鏈關系防治病蟲。也可綜合使用化學、物理以及生物防治方法,充分發揮出良好的作用,加強防治管理工作的質量,避免病蟲害問題對林木產生嚴重的影響,使其得到良好的保障,為林業資源的保護提供相應的支持。
4.6 ? 根據不同林木類型應用營林技術
在林業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中,可借助營林技術加強管理的效果,提升防治水平,例如建立生態系統、更新森林生態系統等。在具體措施過程中,首先應篩選抗性樹種,保障樹種具有良好的免疫能力。其次,營造多樹種配置的混交林。由于刺槐混交林的土壤肥力強于油松純林,可加快樹木的生長,還可提升抗蟲能力,使防治的效果更加顯著。通過對樹種結構的調整,可加大抗性免疫樹種的比例,使生物多樣性得到保障。還可根據天牛飛行能力弱的特點,使用忌避性樹種作為楊樹的伴生樹種,改善天牛的擴散情況,加強阻隔的實際效果。最后,應加強伐根嫁接以及萌芽更新等工作,對毛白楊等抗性樹種進行伐根嫁接處理,利用根系的特點,使林分快速恢復,可降低工作的成本。采用高干截頭的方式,可減少蟲口的密度,降低蟲株率,使林木健康生長。
萌芽更新是利用伐根的萌發特點,對萌芽進行撫育管理及定干,使其在短時間之內恢復健康。清理天牛較嚴重的樹木時,可在源頭進行控制,保證治理效果。另外,應加強對中幼齡林分的撫育管理工作,及時撫育并進行修枝處理,可使樹木的抗性加強,為其生長帶來有效的保障。
5 ? 結語
林業管理對我國林木資源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自然資源也在減少,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應加強對林業管理工作的改善。結合林業培育及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情況,明確管理要求,合理選擇育苗地,尋找優良的樹種,應用合適的播種技術,根據實際情況應用施肥技術。還應結合病蟲害防治的情況進行分析,采取恰當的技術,包括物理、生物、化學等措施,加強防治效果,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龍在海.淺談林業培育及病蟲害防治管理措施[J].種子科技,2019(13):102-103.
[ 2 ] 史向東.探討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J].種子科技,2019(12):120,122.
[ 3 ] 侯德華,顧先鋒,姚倫貴,等.林業培育及病蟲害防治管理對策探究[J].農村科學實驗,2019(8):69-71.
[ 4 ] 賀兆平.關于林業的培育及病蟲害防治管理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1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