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
摘要:基于航空應急救援行動工作開展過程中,救援裝備保障為重要的基礎部分,要想確保航空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便需要確保救援裝備保障能力的提升。本文在對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指標因素進行概述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建設的思路方法進行分析,以期為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的完善構建提供具備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完善構建;參考建議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強。而對于航空應急救援來說,屬于航空航天事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航空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少不了救援裝備的支持,從其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來看,其中涉及到:救援裝備技術保障能力、救援裝備使用保障能力以及救援裝備應急動員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1]。從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完善構建角度考慮,本課題圍繞“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進行分析研究具備一定的價值意義。
1.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指標因素概述
在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當中,涉及的指標因素較多,需確保各項指標因素達標的條件下,才能夠保證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水平的提升。總結起來,具體指標因素包括:
1.1救援人員編配保障能力
在確保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機構結構合理、精干高效的基礎上,需確保救援人員編配保障能力的強化,即提高救援裝備人員編制、知識層次以及工作經驗等方面的能力,進一步保證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體系的有效實施。
1.2救援人員訓練保障能力
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機構,要想確保救援人員日常訓練任務順利完成,同時確保救援人員保障經驗豐富,便需要注重救援人員訓練保障能力的提升。其提升的有效措施為:加強日常訓練科目的實行,加強突發災難的應急處理等,通過日常演習、實踐訓練,進一步提升救援人員的應急救援工作經驗[2]。
1.3救援裝備技術保障能力
對于救援裝備技術保障能力來說,指的是基于技術層面上,對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任務存在影響的相關軟硬件條件,比如:技術文檔資料的完善程度、設備的配套程度、保障設施的條件水平等等。
1.4救援裝備使用保障能力
對于救援裝備使用保障能力來說,指的是基于裝備使用層面,對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任務存在影響的軟硬件條件,例如:維修器材保有水平、裝備便攜效果以及使用效果等等。
1.5救援裝備應急動員能力
為了提高救援人員的救援裝備應急動員能力,需注重規章制度的完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做好應急動員預案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救援裝備應急動員能力的高低,會對部分執行應急救援保障任務的時效性產生直接性的影響。所以,需注重救援裝備應急動員能力的建設。
1.6應急保障指揮能力
在保證應急保障指揮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可使應急指揮工作有序進行。因此需注重救援指揮人員對各類信息數據的及時有效處理,通過快速搜索、分析各類信息數據,為應急保障指揮工作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
2.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建設的思路方法分析
如前所述,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指標因素,考慮到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的完善,需注重思路方法的應用。總結起來,具體的思路方法如下:
2.1明確各級指標,注重救援人員各項指標能力水平的提升
在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建設過程中,明確各級指標非常重要。其中,一級指標包括:救援人員素質保障能力、救援裝備保障力量能力以及應急動員指揮能力。二級指標中,涉及:救援人員編配保障能力、救援人員訓練保障能力、救援裝備技術保障能力、救援裝備使用保障能力、救援裝備應急動員能力以及應急保障指揮能力。此外,需注重救援人員各項指標能力水平的提升,比如救援人員的受教育水平、編配程度、訓練水平、保障工作經驗、在通信指揮方面的能力、在信息傳遞方面的能力等,均有必要通過培訓教育促進其有效提升[3]。
2.2通過人才培養,促進人才支撐保障體系的強化
考慮到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建設的完善,進一步促進人才支撐保障體系的強化,有必要做好人才培養工作。一方面,對航空應急救援人才體系構成加以豐富,加強飛行隊伍、機務維修隊伍、醫療服務隊伍以及指揮管理隊伍的體系構建。另一方面,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可實施“院校基礎培訓+救援專業培訓”模式,培養現代化新型航空應急救援工作人才。此外,加強人才管理,明確人才工作職責,與獎懲機制、晉升機制相掛鉤,全面提高人才在日常工作的積極性及責任意識。
2.3完善各項應急救援裝備,加強“人、機、環、管”四方面的有機協作
完善各項應急救援裝備非常關鍵,包括:(1)加強人員的完善,比如機長、副駕駛、絞車手、空中觀察員、救生員等;(2)加強機器裝備的完善,比如航空器、機載救援裝備、外部裝載裝備、地面保障裝備以及個人防護裝備等;(3)構建優良的環境,比如航空應急救援任務開展過程中可行的空域環境、自然環境、著陸點環境等,確保應急救援工作能夠順利、安全進行;(4)加強應急管理,比如航空應急救援過程的準備工作管理、響應工作管理、應急程序及評價管理等。此外,需加強上述“人、機、環、管”四方面的有機協作,使航空應急救援工作順利、有序進行,確保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的應用價值發揮到最佳。
3.結語
綜上所述,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的指標因素較多,需明確各級指標,提升救援人員各項指標能力水平;進一步通過人才培養,促進人才支撐保障體系的強化;并且,還有必要完善各項應急救援裝備,加強“人、機、環、管”四方面的有機協作,以此促進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保障能力體系建設工作的全面強化,最終為我國航空應急救援工作的高效性及科學性奠定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宇峰.加快航空救援力量建設 構筑消防應急救災大格局[J].中國消防,2019(10):60-61.
[2]李艷華,李冉.我國航空應急救援標準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9,29(08):178-184.
[3]閆鵬,楊帥,張強.航空應急救援專業化力量建設的戰略性思考(下)——航空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初步設想[J].中國減災,2019(05):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