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突發事件屬于社會中常出現的情況,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主要表示突然發生的、可能導致或者已經導致社會公共健康受到損害的大型職業或食物中毒、大型傳染病疫情以及其他較為嚴重的對公共健康造成影響的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以及2019年末至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因這類型事件的危害性較大、演變的速度較快等特點,所以對醫護人員的素質要求更高。鑒于此,本文主要從公共突發事件中存在的問題出發,簡要分析了醫護人員們應具備的素質,以期提高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
關鍵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醫護人員;素質;研究
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比較常見,這些時間通常會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諸多危害,如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產生,就對社會生活造成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這些時間的主要特點就是危害較為嚴重且復雜、種類比較多樣、傳播比較廣泛、產生的原因較為復雜等。對于這類事件的應對方案,整個社會都應發揮自身的作用,其中,直接且首先直面此類事件的就是醫護人員。因此,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醫療救治的工作,對突發事件進行預防、監測和控制,提升自身素質。鑒于此,本文主要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醫護人員應具備的素質進行了研究,并將研究結果綜述如下。
1.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醫院的常見問題
1.1事件開始時未重視
在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時,很多醫院或醫療機構并沒有從心理上對其重視起來,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沒有正確且充分的認識,甚至缺少責任心,進而導致事件擴大[1]。例如,經過研究調查發現,有的醫院認為自身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不應占據主導位置,而放任其發展;還有醫院沒有相關的防范意識,認為很多事件并不會發生在本地,進而未給予充分重視;還有的醫院僅僅對醫療的經營情況進行重視,反而忽略了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所以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則無法正確應對,進而引發較為嚴重的結果。
1.2在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力不足
在對諸多醫院進行調查后發現,很多醫院對診治病人較為重視,但是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能力較低,醫院內部也未能對其重視,沒有做好相關的培訓和演練。所以,在出現突發衛生事件時,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醫護人員,都無法快速回歸自身的位置,反應速度較慢,甚至還會出現院前急救能力弱、院中的救治能力低等情況,此時如果錯過最佳搶救時間,則可能引發嚴重影響。
1.3錯過了首要有效信息
很多醫院因自身的各種情況,沒有在第一時間獲取到相對準確的有效信息以及相關疫情的通知,即使有時可以發現早期預兆,但是并沒有在較短時間段內將突發事件的相關信息進行上報,所以上級的衛生管理部門出現消息閉塞的情況,其也未能盡快將消息報告給相關的科室,進而導致處理對策未能準時下達。另外,很多醫院進行信息溝通的方式較為傳統,如傳真、電話等,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已經喪失了快遞傳遞信息的作用,所以導致信息接收不及時,進而對整體決策造成延遲性影響。
1.4沒有做好物資儲備
一般情況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發生頻率并不高,所以很多醫院在醫療物資的儲備方面開始掉以輕心,為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準備的物資并不多,進而可能導致事件發生時,出現應急的醫療物品和藥品等嚴重缺乏,有時甚至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正因為這些資源的缺乏,為接下來的應急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
2.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醫護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2.1保持堅定的政治信念
除了醫院的完善之外,醫護人員的素質也影響著突發事件的解決情況,所以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醫護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優秀素質[2]。經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在一些抗擊疫情的活動中,醫護人員們首先就具備了較為堅定且正確的政治信念。“政治合格”已經被廣大醫護人員置于首要位置,政治信念堅定,則方向才能堅定,每一個醫護人員都應做到愛崗敬業、愛國愛民、顧全大局,這樣在面臨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時,才能保持救死扶傷、勇敢無畏的理念。政治信念是首要的素質要求,進而才能逐漸成長為現身醫學、德才兼備的合格醫護人員。
2.2完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作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質,其對醫護人員來說也至關重要。“醫乃仁術,無德不成醫”正是醫療工作開展的根本,所以很多醫護人員在學習相關的醫療知識時,首先接收的就是醫學生誓詞、南丁格爾誓詞以及希波克拉底誓詞等。醫護人員只有將倫理道德、行為、態度和職業價值等放在首位,才能積極面對突發事件。
2.3醫護人員應具備較高的醫學素養
醫學基礎知識對每個醫護人員來說都至關重要,現今正處于知識更迭、信息爆炸的時代,處于這樣的知識社會,醫護人員更應掌握較為豐富的醫學知識。據研究發現,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時,醫護人員面臨的困境數不勝數,所以此時的基本功和醫療護理的技術就會派上用場,為救治患者提供可靠保障。同時,醫院內部還應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通過現場搶救、緊急集合、理論考試等多種形式,令醫護人員體驗突發情況,以及提出對策,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3]。另外,在進行防治的實踐工作時,做好開創性工作,也是維持社會穩定、降低公眾情緒恐慌的重要措施。
2.4提高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
據調查發現,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會造成大規模的病重或死亡情況,如果為傳染病疫情,如新冠肺炎等,則會給救治增加更多難度,醫護人員既要擔負起救治患者的責任,又要保證自身不會受到感染,在這樣高強度的救治工作中,難免會出現生理或心理防線崩塌的情況。因此,醫護人員應加強自身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鍛煉,在平時的工作中就要學會多學和多做,并做好靈活應變的準備,保證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雙重高標準,進而對疾病進行快速且有效的治療。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就現今的情況來看,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對社會秩序會造成不容忽視的影響,此類事件較難預防,且嚴重時很難進行快速處理。因此,各個醫院應吸取曾經的經驗教訓,在多方面完善自身的水平,醫護人員應加強醫學知識的學習,提高心理和身體素質,進而提高整體醫護水平,將事件帶來的損失降至最小。
參考文獻:
[1]朱衛恒.醫護人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知信行調查[J].大眾科技,2020,22(1):117-119.
[2]都麗萍,張波.突發重大傳染病事件中的藥品保障和藥學支持[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20,18(3):84-88.
[3]徐燕,余虹,金時清, 等.SARS-CoV-2感染的COVID-19疫情期口腔科醫護感染防控的要點[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20,36(2):27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