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晉榮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機輔助治療重癥呼吸衰竭的臨床價值。方法:取我院的84例重癥呼吸衰竭患者進行觀察,患者在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間入院,以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以呼吸機輔助治療,對比兩組的療效。結果:觀察組PaO2水平為(91.3±10.6)mmHg,PaCO2為(42.5±11.7)mmHg,SpO2為(91.6±6.2)%,數據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LVDD為(46.2±4.7)mm,HR為(93.7±7.3)次/min,LVEF為(69.4±6.2)%,數據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呼吸機輔助治療重癥呼吸衰竭能夠促進患者血氣指標和心功能的水平,應用效果顯著,建議推廣。
【關鍵詞】呼吸機;重癥呼吸衰竭;臨床價值;血氣指標;心功能
重癥呼吸衰竭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危重癥,該疾病以肺通氣與換氣功能出現嚴重障礙為主要的病理表現,其病因比較多[1]。該疾病可引起低氧血癥、二氧化碳潴留等癥狀,發病后需要盡快進行治療。呼吸機是一種輔助呼吸設備,可以幫助建立機械通氣,從而促進人體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復,在臨床中比較常用[2]。本文對呼吸機輔助治療重癥呼吸衰竭的臨床價值進行了分析,并選取了在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間我科留觀搶救期間的84例重癥呼吸衰竭患者進行觀察,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我科留觀搶救期間的84例重癥呼吸衰竭患者進行觀察,患者在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間入院,以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以呼吸機輔助治療,每組42例患者。對照組年齡:25~76歲,平均值(47.3±2.6)歲,男/女:22例、20例;觀察組年齡:25~75歲,平均值(46.8±2.9)歲,男/女:23例、19例。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可以確診,家屬完全知情本次研究內容。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檢驗提示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治療,給予氧氣吸入治療,觀察患者體征,清理患者呼吸道,維持患者呼吸,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實施抗感染治療,同時結合原發性疾病實施對癥支持性治療。觀察組在以上基礎上應用呼吸機治療,接通呼吸機面罩,潮氣量設置為6~9ml/kg,頻率設置為14~18次/min,效果不佳的患者調節平均氣道壓,一般16~20cmH2O,患者缺氧癥狀消退后,適時撤機。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血氣指標和心功能指標,血氣指標包括:PaO2(氧分壓)、PaCO2(二氧化碳分壓)、SpO2(血氧飽和度),心功能指標包括:LV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HR(心率)、LVEF(左室射血分數)。
1.4統計學分析
研究使用SPSS23.0對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進行分析,以X2和t值檢驗,P<0.05表示研究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分析
觀察組PaO2水平、PaCO2、SpO2數據優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分析
觀察組患者LVDD、HR、LVEF數據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重癥呼吸衰竭以呼吸困難為主要的病癥表現,該疾病在臨床中比較多見,病因比較復雜。常規治療一般給予對癥支持、呼吸維持、氧氣支持等治療手段。但一部分患者經治療后仍無法糾正癥狀[3]。呼吸機是一種體外呼吸循環系統,能夠建立人工呼吸,從而逐步促進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復,該系統在許多重癥疾病的治療中均有所應用。
機械通氣可以提升患者呼吸能力,降低其軀體耗氧量,以便于將氧氣輸送至更需要的器官中,減少臟器負擔,快速改善內環境紊亂問題。此外,呼吸機的應用可以減輕呼吸肌疲勞現象,加速分泌物排出,保證呼吸道通暢,糾正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4]。近幾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呼吸機已由現代的無創呼吸機代替,其應用進一步減少了對患者的損害。故而,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各項血氣指標和心功能指標恢復更為理想。應用呼吸機后,患者心臟負擔降低,心功能逐步恢復,體內缺氧癥狀消失,血氣指標可以快速恢復。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呼吸機期間需要加強觀察和抗感染治療,以防止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發生,減少對患者的損害,同時,需要注意維護患者呼吸通暢,定期進行排痰干預,防止交叉感染問題。
綜上所述:重癥呼吸衰竭患者自主呼吸功能較差,在常規治療措施的基礎上應用呼吸機輔助治療,建立體外呼吸循環系統,可以有效促進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復,改善患者血氣指標和心功能指標,給予患者有效的生命保障,建議在臨床中推廣這一措施。
參考文獻:
[1]陳靜,羅志春,潘崢強.呼吸機輔助治療重癥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3):36.
[2]陳亞蘭.在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搶救中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的護理應用[J].健康大視野,2020,(1):150.
[3]崔嫚嫚,趙弦.在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搶救中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的護理應用研究[J].特別健康,2020,(14):186.
[4]楊惠瓊,黃丹,李銘詩, 等.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在重癥肺炎致呼吸衰竭搶救中的價值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9,(5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