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宇存
摘 要:2011、2014年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2011)”— 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學習。2018、2019年參加了“國培計劃(2011)”— 緊缺薄弱學科書法骨干教師培訓學習,通過培訓學習最大的收獲是專家們對我思想上的沖擊,拓展了教學理念,更感受到了教師責任的重大。每次短短十余天學習,面對不同風格的名師,不同類型的講座,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十年來我秉承著國培精神,消化著每一位國培名師的專業引領,在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干教師的相互交流中借鑒和成長。讓我們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大大提高,“國培計劃”— 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對于構建教師專業成長探索無疑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我一直在踐行國培精神,發揮“種子”作用輻射地方。蔡元培先生曾說過:“教育者,非為以往,非為現在,專為將來。”我更加明晰了教育的目的意義及初心,教學中從教育的核心素養培養入手,指導激勵周圍的同事勇于教育擔當、關愛學生,做溫度教育。2018年我被評為唐山市名師。
關鍵詞:國培計劃學習;責任;目標;創新觀念;評述機制
2011年10月,我第一次參加國培計劃培訓學習,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視野、大追求、大格局、大胸懷”,“提升自己,帶動大家,更新觀念,拓展方法,獲取更大的美術教學效益,全面提高國民的藝術素養。”,“眼光決定一切,我們既要有國際的視野,又要對現實進行深入思考,運用美術教師的智慧,克服重重困難。讓我們為開展優質美術教育而共同努力吧!”“中國的未來人格的成長,就在你們的肩上!”……我深深地理解專家們的期盼和我們的責任。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解決了我們教學中的束手無策,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
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全新的教學舞臺。國培計劃項目負責人首席專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美術課程標準研制課題組組長尹少淳教授簡潔、幽默風趣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教學風范,令人高山仰止。他的“藥丸子理論”“褲帶子理論”都深入淺出的指出了當今中國和美國基礎教育在期望值和要求上的兩種極端現象及其教學的策略。他自嘲自己的教學語言特征為“庸”俗易懂。一個“庸”字放下了架子,拉下了架子,拉近了距離,說明了道理,啟迪了智慧,推廣了機趣,贏得了敬重。不僅不俗而是大雅和大智慧。各位專家的“以學定教,關注學生促進發展”,“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的教學觀給了我深深地震撼,現在腦海里回映還是專家們信手拈來的精妙發問,形象生動的講解,令人如沐春風。我想這些充分體現了他們平日教學基本功相當過硬,所以才會達到現在教學隨心所欲的境界。
2014年參加“國培計劃(2014)”—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學習。我想國培計劃的實施就是加教師高尚的師德,先進的理念,務實的作風,創新的思維,國際的視野等方面的培養。這次培訓讓我有了更加清晰的自我發展脈絡。2018、2019年參加了“國培計劃”—緊缺薄弱學科書法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從我國書法教育的發展脈絡系統的闡述以及對書法與教學方面專業知識精辟的講解與指導,使我對書法專業知識有了較系統了解和新的認識。達到傳承祖國書法傳統文化的責任。這也是貫徹我國教育應體現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
“教師,一個肩膀擔著學生,一個肩膀擔著未來”,既體現了教育者的責任,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追求,國培計劃從關愛學生、學習研究、教學變革、學習研究、專業引領、育人藝術、勤奮認真、創新發展、扎根堅守、犧牲奉獻、教育思想……等方面改變著教師的成長軌跡,結合實際扎根課堂,用真實的案例指導教師成長,帶動大家更新觀念,拓展方法,記錄反思其核心價值,使教學效益得到最大化的體現,全面提高國民的藝術素養。
一、確立目標,發展自我
通過國培我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我要向老師和同行們學習,自我反省,不斷完善自己。從天津美術學科教研員魏瑞江老師的“三心二意”(一顆感恩、畫家、教師的心)理論中我們無不看到他對繪畫的執著和對教育的熱誠。教育部藝術課程標準研制課題組核心成員李力加教授運用大量的教學案例詳盡闡述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處理、運用的方法。我們在他的運用質疑、反思的方法中檢討以往的教學,更對他的“科學救國,藝術救人”理念十分贊同。在此我愿意成為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教師,為家鄉的教育盡自己一點微薄之力。
二、端正態度,為人師表
在國培論壇和各位同行的交流,我更加了解中學階段是學生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做為教師,不僅僅要向他們傳授文化知識,還要言傳身教,從內心關愛每一名學生,以美育塑造人格,開啟他們審美之眼,讓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三、加強創新觀念,提倡評述機制。
國培期間,使我對創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認為:一節好的美術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后續。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經歷美育的學習過程中真正體驗到樂學、愛學。侯令老師指出,新課程提出美術課程具有愉悅性,給了我們一個看問題和想問題的制高點,使課程具有游戲色彩而豐富了美術課程。中央美院人文學院副院長,藝術管理學系主任余丁博士的“眼所能見,互動學習,混合媒體,動手創作”等教學方法都為我們今后的教學實踐提供了指導。
未來規劃:立足學校實際教學,以培訓、閱讀、寫作研讀、課堂資料收集、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多形式,記錄反思師生成長,研發學校藝術特色教育校本課程,突出學科的核心素養和立德樹人要求,強化團隊意識及名師引領輻射作用,不斷提高教科研水平,加快教師專業化成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們必須是著眼于未來,采取科學的方法應對隨時出現的新問題,努力使自己適應新時代的教育。國培十年讓我學會了立足自我,完善自我。我相信我選擇的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事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自己能在教育平臺上上展示屬于我的精彩。最后感謝國家、黨、感謝各級領導組織了國培活動,也感謝輔導和幫助我們的培訓老師及各位同行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