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鵬飛
倉廩實,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宏觀調控物質基礎不斷夯實,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但是,我國糧食庫存規模宏大,涉糧企業點多面廣,倉儲管理與儲糧技術應用水平參差不齊,優質優價、優糧優儲尚未實現,與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不相適應,離人民群眾對綠色優質糧油產品消費升級的需求還有差距。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組建了新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機構新職責新使命面前,我們更應堅守初心,弘揚“四無糧倉”精神,牢記歷史使命,推動倉儲管理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以浙江省余杭縣糧食干部職工為代表的新中國第一代糧食人,1953 年創造了“無蟲糧倉”,1954年創建出無蟲、無霉、無鼠、無雀的“四無糧倉”。廣東蜆崗糧庫、河北玉田糧庫、山西寧武縣等地也為“四無糧倉”的改進和推廣創造了經驗。1955 年,中央政府糧食部將“四無”的內容規范調整為“無蟲、無霉、無鼠雀、無事故”,并正式向全國推廣。1991 年,原商業部又將“四無”的內容進一步調整為“無害蟲、無變質、無鼠雀、無事故”,一直沿循發展至今。
2015 年,原國家糧食局召開了創建“四無糧倉”60 周年紀念座談會,將“四無糧倉”精神升華為“艱苦奮斗、埋頭苦干的創業精神,銳意改革、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崇尚節約、惜糧如金的節儉精神,心系國家、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皠摌I、創新、節儉、奉獻”的精神,是老一輩糧食工作者立足倉儲保管工作攻堅克難、敬業奉獻、艱苦奮斗的生動寫照。新時代新機構新職責,糧食倉儲管理工作責任更加重大,使命十分光榮,我們更應堅定不移地傳承“四無糧倉”行業精神,弘揚“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優良傳統,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努力,創造新的輝煌。
中國的糧食行業因“倉”而生,有了糧倉,我們的糧食流通行業才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最初走到今天。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只有60 億斤糧食倉容,缺衣少食,百廢待興。糧倉大部分由祠堂、廟宇、民房改建,倉儲設施簡陋,蟲、霉、鼠、雀危害大,糧食損耗巨大,倉儲保管工作主要靠自然條件、人工肩挑背扛,儲藏技術更是無從談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流通體制完成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倉儲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倉儲管理取得長足進步。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三批國債和世行項目建庫,啟動了倉儲現代化進程。隨著“糧安工程”項目實施、“危倉老庫”維修改造以及“糧食流通和應急安全保障項目”推進,以“四合一”技術為代表的科學儲糧技術廣泛推廣應用,我國糧食倉儲設施設備、技術條件面貌煥然一新。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倉儲管理規范化和綠色儲糧技術應用,層層壓實儲糧安全責任,創新行業指導,加強業務培訓,糧食行業倉儲管理水平得到整體提高,有效應對了庫存高位運行下的儲糧安全壓力,保障了全國庫情糧情總體平穩。
“四無糧倉”精神給新中國糧食流通事業注入了源頭活水,推動了我國糧油倉儲事業蓬勃發展。目前,我國糧油倉儲企業遍布各地,完好倉容超6億噸;倉儲物流設施布局不斷優化完善,高大平房倉、淺圓倉、立筒倉等主流倉型功能顯著提升;糧食儲藏技術應用水平居世界先列,倉儲管理現代化水平逐步提高;糧食儲藏事業正由“無害蟲、無變質、無鼠雀、無事故”的安全儲糧階段向綠色、智能、高效的生態儲糧階段轉型升級發展。當前,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產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糧食倉儲管理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可謂恰逢其時、勢在必行。
(一)儲存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導致糧食產后大量集中于糧庫,倉儲保管體量仍很大。隨著農民生產經營方式改變,越來越多的農民收獲糧食后不再自儲,而是直接出售,消費時則直接從市場購買成品糧,農戶儲糧比例日益降低。加工企業的原糧備料因儲存周期短、倉儲設施規模小,更傾向于從糧庫購買獲取糧源,事實上將其倉儲環節外部化。因此糧食收獲后大量集中于國家糧庫,給倉儲保管帶來一定壓力。
(二)倉儲管理精細化、智能化存在短板,倉儲專業技能人才短缺。我國糧食倉儲現代化管理水平總體不高,比較粗放,倉儲管理規范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糧食倉儲企業對政策性任務依賴明顯,市場經營意識和能力普遍不強?;鶎觽}儲管理人員身兼數職,一線保管員待遇偏低,難以吸引和留住專業人才。
(三)糧食購銷市場主體多元化,管理對象復雜,倉儲管理難度加大。全國涉糧倉儲企業點多面廣、良莠不齊。既有中儲糧、中糧這樣的央企,也有基層老舊小糧站;既有高大平房倉等現代新倉型,也有囤垛等落后設施。特別是近些年一些主產區用倉需求偏緊,多元市場主體通過自主投資建倉參與政策性糧食收儲,一些非標準、難定義的設施也涌入糧食倉儲領域,儲糧安全風險和壓力加大。
(四)糧食倉儲設施功能有待提升,用途部分錯配,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尚有差距。部分地區倉儲設施功能用途錯配,布局和結構不盡合理,部分老倉超期服役、不規范倉儲設施魚目混珠等現象仍然存在。受體制機制因素制約,承擔政策性糧油儲存任務的企業大多立足安全儲糧,采用綠色先進技術提升儲糧品質、提高經營效益的動力不足,優糧優儲、優質優價難以體現,與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要求不相適應。
(一)改革創新,以儲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為契機,提升企業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廣大糧油倉儲企業應轉變觀念,適應儲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要求,主動引入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方法,聚焦糧食購、銷、存活動,從“人、倉、糧、財、物”等管理要素出發,全面梳理再造業務流程,大力提升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水平,以管理提升促效益提高。在確保政府儲備承儲安全的基礎上,引領行業倉儲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二)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實踐先進適用的綠色儲糧技術,提升儲存品質。適應收儲制度改革和糧食產業經濟發展需要,樹立“好倉儲好糧、好糧用好倉”理念,規范糧倉用于儲備、收納、物流中轉等不同用途。對具備條件的倉儲設施予以功能改造和升級,提升倉房的氣密、保溫隔熱性能,根據所處儲糧生態區氣候規律和特點,積極探索應用內環流、氣調儲糧、生物防治害蟲等先進適用的儲糧技術,著力促進儲糧化學藥劑減量增效,提升糧食儲存保鮮品質,促進糧食倉儲高質量發展。
(三)面向市場,主動融入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大局,促進“五優聯動”。以儲備業務為主的企業,應聚焦儲備核心職能,政策性業務與經營性業務分開,不斷提升儲備糧保管質量和效益,以優質儲備糧輪換引領帶動市場優糧優儲、優質優價;以收納業務為主的企業應立足糧源穩定區域,與規?;N植區域和優質糧種植區域銜接,建立專業化、社會化的經營性糧食產后服務機構,有償提供清理、干燥、儲存、加工、銷售等服務。以中轉業務為主的企業應立足交通區位優勢,提高物流節點機械化水平,加快糧食物流,“以速增容”,釋放更多過程效率,提升流通綜合效益;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培育“產購儲加銷”一體化的糧食企業,做大做強一批“糧商”,加快實現“五優聯動”。
糧食人的初心,就是“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就是要保護好種糧農民的利益,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不忘初心,就是要牢固樹立為民服務意識,發揚“四無糧倉”創業精神,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大力推動倉儲管理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不忘初心,就是要有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發揚“四無糧倉”創新精神,以改革破解難題,開創性思考和解決當前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不忘初心,就是要有惜糧如金的精神境界,發揚“四無糧倉”節儉精神,持續實施節糧減損行動,以管理創新和技術升級推動倉儲環節節能降耗,提升綠色優質糧油供給品質;不忘初心,就是要有甘于奉獻的道德品質,發揚“四無糧倉”奉獻精神,心系國家、愛崗敬業,練就過硬本領,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守護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