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
偽造的表現形式包括:
a) 編造不以實際調查或實驗取得的數據、圖片等。
b) 偽造無法通過重復實驗而再次取得的樣品等。
c) 編造不符合實際或無法重復驗證的研究方法、結論等。
d) 編造能為論文提供支撐的資料、注釋、參考文獻。
e) 編造論文中相關研究的資助來源。
f) 編造審稿人信息、審稿意見。
篡改
篡改的表現形式包括:
a) 使用經過擅自修改、挑選、刪減、增加的原始調查記錄、實驗數據等,使原始調查記錄、實驗數據等的本意發生改變。
b) 拼接不同圖片從而構造不真實的圖片。
c) 從圖片整體中去除一部分或添加一些虛構的部分,使對圖片的解釋發生改變。
d) 增強、模糊、移動圖片的特定部分,使對圖片的解釋發生改變。
e) 改變所引用文獻的本意,使其對己有利。
不當署名
不當署名的表現形式包括:
a) 將對論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實質性貢獻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單外。
b) 未對論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實質性貢獻的人在論文中署名。
c) 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將其列入作者名單。
d) 作者排序與其對論文的實際貢獻不符。
e) 提供虛假的作者職稱、單位、學歷、研究經歷等信息。
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的表現形式包括:
a) 將同一篇論文同時投給多個期刊。
b) 在首次投稿的約定回復期內,將論文再次投給其他期刊。
c) 在未接到期刊確認撤稿的正式通知前,將稿件投給其他期刊。
d) 將只有微小差別的多篇論文,同時投給多個期刊。
e) 在收到首次投稿期刊回復之前或在約定期內,對論文進行稍微修改后,投給其他期刊。
f) 在不做任何說明的情況下,將自己(或自己作為作者之一)已經發表論文,原封不動或做些微修改后再次投稿。
節選自《學術出版規范: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CY/T174-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