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和林格爾縣氣象局 王妮
氣象災害是廣泛存在的,同時也是我國工農商行業發展中都無法避免會遇到的阻礙因素,盡量減少氣象災害帶來的危害是各行業發展的必要工作。做好氣象災害的預報預警工作可以有效減少氣象災害帶來的損失,實現災害前的疏散、保護作用,可以減少各個方面的經濟效益損失以及避免人員傷亡,具有較強的重要性。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工作作為一種專業技術性質較強的工作,仍存在有一些問題以及發展空間,以下文章對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工作效率提高的措施進行了總結。我國人口眾多,農業發展對于人們生活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農業發展無法依靠氣象預判提前做好相關的生產安排,導致其常常因為氣象災害等異常情況受到嚴重影響。隨著氣象業務水平的不斷提升,依靠氣象預警可以從產品種植、結構規劃以及規模控制等方面實現農業生產的精細化管理[1]。
我國當前已經建立起服務農業發展的氣象業務體系,針對氣象觀測需求建設了足夠的基礎設施。現階段已經建立了保護一級、二級氣象站以及農業氣象試驗站在內的近千個農業氣象站。無論是預報還是情報,當前的業務水平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可以確保數據結果的準確性,能夠為農業發展提供一定的監測和分析數據。當前的氣象觀測采用的技術手段是以統計數據和構建模型為基礎,通過指標判別對氣象情況進行預報,平均誤差可以不超過5%。氣象部門針對我國復雜的氣象情況,將氣象災害的預測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及時準確的災害預測為農業發展提供預警和防害信息服務,在預判旱澇變化以及氣溫變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氣象災害預防預警應急現已發展為一個成熟的行業,專注于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根據不同的地區進行針對性的預警以及提供一些防范措施建議,保障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工作針對不同的氣象災害,進行針對性的觀察、記錄以及計算,對氣象災害進行具體時間段的推導。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工作的工作目的是在氣象災害發生之前,對氣象災害即將發生的事實進行驗證,并對于氣象災害所涉及的地區進行及時的預警,規范居民行為,使得氣象災害所帶來的損失降低。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居民以及各行業人員獲取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信息大途徑眾多,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信息的傳播速度也十分快,可以實現有效的信息普及。而就目前而言,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行業仍然存在有一些問題,影響著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的工作效率,以及對行業未來的發展狀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想要實現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行業的進步,還要從目前存在的問題入手,從問題的解決上實現行業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當前農業的氣象業務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而取得較多突破,但是其應用效果依然受眾多因素影響,無法為農業發展提供更高的助力,這些問題不容忽視且亟待解決。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當前的氣象觀測技術存在欠缺,部分氣象站的布局范圍不足且所觀測的項目較少,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正常需求;其二,氣象業務針對農業的服務種類不足,所應用的范圍較小。現階段用于農業生產的氣象業務主要針對糧食、棉花等重要農產品的生產之中,對于其他新興的農業項目未能形成業務支持。其三,氣象部門中農業相關的人才數量不足。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工作是一種對于專業技術性質要求很高的一種工作類型,對于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有一定的需求。而就目前而言,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應急的各個環節工作仍然處于依靠專業素質較差的一些勞動人員,而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的人員仍然處于相對于匱乏的狀態,屬于目前較為普遍的問題。當前的農業氣象專業人員綜合技能水平不足,無法滿足農業發展日益提升的技術要求。眾多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氣象業務的發展,影響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提升[2]。
氣象部門在未來將會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在緊跟國家政策方針要求的基礎上,提升業務水平,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大范圍、更多種類的業務支持。例如:氣象部門后續可以通過實時監測各類氣象災害或突發的天氣變化情況,及時對農業相關人員預警;通過加強對于病蟲害問題與氣候變化之間聯系的研究,及時通過氣象監測為農民提供相關預警,避免農產品受到病蟲害影響而降低產量。農業發展期間會出現農產品種類的不斷改善或新增,針對新出現的優質農產品,氣象部門將會對其提供精確服務,通過精細化的業務支持為其建設發展提供更強的保障,從而保證農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
隨著氣象業務的發展,其未來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評估或建議,通過對氣象狀態的監測,評估氣候變化對于農產品生長的影響,從農作物種類結構、規模、產量等多個方面對農業發展提供相應的建議,確保可以在氣象災害或突發氣候變化時可以做好應急準備,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損失。
通過氣象設備可以提升預測氣候的變化情況,氣象部門可以基于此為農民提供種植建議。例如:當氣象部門預測到所在區域的氣候將會在近期變暖時,則可以根據監測結果構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氣溫變化情況,結合氣溫對農產品的種植類型和規模提出參考建議,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持以提升產量和效益。
在氣象業務發展過程中,氣象部門將會對技術、設備不斷升級,通過技術實現對氣象業務的擴展和創新,在與相關部門的合作中擴寬氣象業務技術層級,通過將GIS 等技術融入氣象業務之中,提升對農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新農村的建設需要在維持農業生產穩定可靠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發展結構,構建高質量、高經濟發展水平的農村產業園區。為此,氣象部門需要從基礎設施方面為新農村的建設提供設備保證,完成氣象站區建設工作,為農業發展構建氣象預警等相關系統。通過普及氣象知識,提升氣象服務在農村發展中的作用。在具體應用期間,可以對新農村進行劃區發展,為農業發展提供專門的氣象業務單位,提供更加精細的優質氣象服務。
氣象業務是提升現代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重要輔助,氣象部門需要積極拓展業務范圍,在當前的發展基礎上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多服務內容。上述研究表明,雖然當前氣象業務在專業人才、農業服務范圍以及觀測設施方面存在較大不足,但其未來發展具備良好前景,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多的評估建議等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