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150000)
中藥包括大量的中草藥和中成藥, 每一種中成藥都可能含有許多假性活性成分[1]。由于中藥是來源復雜的多成分系統,中藥中含有大量的其他成分, 使得生物活性成分的篩選和分析極為困難[2]。一直以來,傳統指紋圖譜經常應用。本文主要闡釋超臨界流體色譜(SFC)、高速逆流色譜(HSCCC)、X- 射線衍射(XRD)等新型技術的研究現狀。
新型技術研究進展:
傳統技術多需采用儀器進行分析,分析成本過高,分析時間較長,對環境不夠友好。現在產生了一些技術對目前技術進行了改進。下面按不同的技術原理可將指紋圖譜分為以下種,既分配系數不同產生的遷移、基因探針雜交產生的帶圖紋、電荷的移動排列產生的反映。
上述方法通過查閱PubMed 數據庫發現,在中藥研究中應用SFC 技術有118 篇,HSCCC 技術86 篇,DFP 技術15 篇, NMR技術2093 篇,CE 技術717 篇, XRD 技術58 篇。研究還發現許多新型技術產生許多衍生技術例如DNA 分析技術包含RAPD、ISSR、AFLP 等,HSCCC 衍生技術有離線二維高速逆流色譜(2DHSCCC)、DPPH-HPLC、PH 區帶精制逆流色譜法等。
SFC 法檢測方法多樣, 能分離大多數GC、HPLC 不能分離的低揮發性、無紫外吸收的物質,可以對大部分物質進行高效率的分離[3]。多用在中藥有效成分分離、手性藥物成分分析、藥物代謝成分分析等方面[4]。Huang Y 等[5]詳述了采用SFC 分離中藥中不同化合物的圖譜條件(檢測器、改性劑、溫度等)。HSCCC 樣品在螺旋管高速旋轉下達到的分離效果[6]。
DFP 在分子水平上對中藥材表征,不受環境因素、形態、來源等影響,直接對原藥材進行鑒定[7]。多用于中藥制劑前期原料藥的篩選階段。Zhipeng Zhang 等[8]采用psbA-trnH 序列對黃柏種類進行追蹤并對關黃柏和黃柏進行區分。通過HPLC 驗證實驗結果并發現DFP 在鑒定基因相似物種時比HPLC 更優異。
NMR 在鑒別異構體上比傳統技術有優勢,樣品可進行回收、普適性強、速度快、環保[9]。Li AP 等[10]采用NMR 與多元統計相結合檢測野生和栽培的黃芪的代謝產物,發現區分二者的指標。該方法可用于區分年份和栽培方式。
現在CE 上產生了毛細管篩分電泳(CSE)或毛細管凝膠電泳(CGE),具有操作自動化、靈敏度更高、分析更準確等優點,多用于復雜藥物的定性定量分析、藥性識別、幫助建立指紋圖譜[11]。Sun G, Yin R[12]對12 批柏子養心丸采用毛細管區帶電泳(CZE)技術,建立指紋圖譜。XRD 是一種研究晶型的新技數,可篩選優勢藥物晶型。XRD 多在礦物藥和動物藥中應用[13]。
現在產生的新型技術較傳統技術來說, 因流動相和流動相的特殊性, 更能針對物質的性質進行分離, 分離度更高如SFC、HSCCC、HPCE 等技術。因大部分新型分析技術在分子或結構上進行研究在分析水平更深入, 相較于傳統技術在分析藥物時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分析結果較為準確。現在人們對環保問題較為重視,新型技術的固定相與流動相較為特殊,因此還具有綠色環保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