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峰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德陽618000)
隨著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該行業也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尤其近幾年來,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地下室的建設質量,并會影響地下基礎設施功能的充分發揮,甚至還會對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針對這些情況,我國頒布現行的《地下防水施工技術規程》中對采用的材料標準和具體的施工流程已做了明確規定。為了全面保證建筑工程地下施工質量達到相關要求,因此施工單位在整個施工環節中應始終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將建筑工程質量放在首位,不斷更新自身的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術水平,注重施工現場管理和質量控制問題,嚴格規范和控制施工的各個過程環節,使其達到防水設計的要求,確保建筑質量,以此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術的要求,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建筑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也在與時俱進,這就需要施工單位不斷提高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因此必須綜合考慮建筑工程地下防水的實際情況,采用創新型技術來解決。
由于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防水與屋面防水和外墻防水的差異很大,因此為了提高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地下工程的防水材料應具有抗腐蝕性、耐久性等特點,粘合劑也應具有較強的耐水性,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
如果施工企業遇到建筑工程地下水位較高、地質條件復雜,以及工期出現延長等情況時,施工單位也應留出足夠的時間來確保地下防水施工的整體質量,最好不要在地下防水施工階段趕工期。遇到地下水位較高的地下防水施工中,在地板結構后澆帶運用超前止水法比較適用,可確保底板防水層有較好的質量。
建筑工程地下施工時通常會采用不同的防水材料,并且對基礎樁的樁頭進行施工,相比過去的圖集標準是一種突破。所以在基礎樁的樁頭防水施工中,應該根據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地分析。
基礎樁的樁頭完工后,會存在不少后澆帶。因此防水施工應重點加強地板與外墻控制點,采用多種材料復合防水,以提高其防水能力。
防水施工方法的合理采用,對于卷材抗變形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如地板防水卷材和基礎墊層、外墻防水卷材和外墻基礎墊層間采用滿粘法,導墻卷材和基層間則采用點粘法。
對地下防水材料未采取保護措施或保護不夠,以及用到的堵漏材料和堵漏層施工不合理,投入使用后都會造成成品受損。因此,在投入使用后,應著重關注養護,發生問題及時進行維修,如果補漏不能有效進行,就會造成地下防水措施形同虛設,發生滲漏現象。
由于施工中存在僥幸心理、施工不規范等原因,造成建筑工程地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過小,引發地下工程生產裂縫等問題,導致滲水現象。
因受條件的限制,在施工現場制備混凝土時,施工人員的技術原因、計量不準確、隨意加水等,或混凝土本身的質量問題,會導致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造成水灰比偏大而引起混凝土收縮很大,引起混凝表面生產裂縫,造成滲漏現象。
施工前,施工單位不重視建筑工程的地下地質結構、細部構造,因而出現在進行地下結構處理時沒有按照合適的方法來指導施工的情況。因對變形縫、施工縫、后澆縫、穿墻管等細部結構的處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堵漏方式選擇不恰當。導致工程施工后出現了施工縫、形變縫等不滿足施工要求的問題。
在建筑工程地下防水工程中,混凝土圍護結構沒有使用地下堵漏混凝土,僅處理了柔性地下堵漏層,造成工程投入使用時產生工程滲漏等問題。
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工序一般多,因此為了降低投入項目的成本,存在施工企業雇傭小型施工隊伍施工的情況。這就會導致技術水平不高、結構松散、分工意識和安全意識不高的小型施工隊伍不能進行規范化的操作,造成不夠嚴格按照圖紙和工程設計要求施工。由于隨意性大的情況造成施工的不規范和工序的銜接不好,因此施工質量不能保證。在投入使用后,因結構和強度達不到其指標要求,容易造成斷裂、裂縫、塌陷等問題,導致地下滲漏現象嚴重和建筑工程不能再繼續使用。
3.1.1 結合建筑特點,注重防水細節,做好審核
對于建筑工程中的地下防水施工來說,技術人員在施工前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和要求做好審核,同時還要掌握好建筑地下防水施工設計的合理性。尤其是防水細節,要從提高防水設計出發。同時還要針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技術措施和施工計劃等進行全面分析,在綜合考慮好建筑特點的基礎上來完善施工計劃,確保措施的有效落實。
3.1.2 重視防水施工的工序質量
建筑地下防水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整體質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從相關工序出發,結合規范、設計與施工要求等做好驗收與質量處理工作。上一道工序驗收合格后,方能進入下一道工序開始施工。
3.1.3 嚴把防水材料質量關
對于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中的材料質量來說,很容易影響到地下防水的質量,所以材料采購人員在進行采購時,要及時檢查產品合格質量書、相關質量檢驗證書等。在地下防水施工中的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后,還要按規范與工程要求等做好抽查檢驗工作,只有保證其能夠滿足相關的標準與要求后,才能運用到施工中。
3.1.4 具有資質與做好培訓工作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中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所以要保證施工隊伍具備地下防水施工資質。同時施工單位也要及時組織施工隊伍進行培訓,真正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與專業能力。只有獲取相關的資質后,才能進入到工作崗位中去,實現持證上崗的目標。
3.2.1 混凝土施工工藝
要合理的進行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就必須對混凝土施工工藝進行技術全面分析。針對地下室防水的特殊性、施工流程的復雜性,因此施工時需要采用抗滲混凝土。抗滲混凝土常用于地下室大面積地板施工,遇到特別情況時可采取分段澆筑法,循序漸進和一次壓光的施工方法。采用泵送混凝土技術能提高混凝土運輸效率,同時能確保混凝土連續澆筑,使混凝土得到合理的銜接,又能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墻體混凝土澆筑施工時,一定要把墻體的澆筑厚度控制在0.5m 左右,同時考慮到連貫性,墻體的澆筑長度控制在30m 左右。
3.2.2 卷材鋪貼施工工藝
做好基層涂刷處理。基層要在驗收合格后進行涂刷處理,以保證涂刷的均勻性,涂刷冷底子油時避免出現漏刷、露底等問題。已完成涂刷處理的部分,要控制好時間,確保處理劑完全干燥后才能采取熱熔法來進行后續施工。
采用熱熔法鋪貼卷材。在進行卷材鋪貼前,要做好試鋪,確保搭接、鋪貼等方面滿足規范和施工要求。滿足要求后做好卷材的裁剪處理,鋪貼時,及時將接茬處進行粘貼,并采用平行方式來進行滾動粘貼。鋪貼卷材時,考慮到加熱對卷材造成的影響,因此使用噴燈要選擇好加熱與烘烤的方式。且在烘烤過程中,確保燈嘴與卷材之間有一定距離,在表面充分融化后才能進行緩慢滾鋪工作。在立面卷材鋪貼時,則要使用邊烘烤邊鋪貼的方法來進行鋪貼。平面卷材鋪貼可選擇滿粘方法施工。而搭設架子或是梯子等來進行立面卷材鋪貼,則要將架子或是梯子頂部用布條等進行包裹處理,避免其影響已鋪設好的卷材。鋪貼平面、立面卷材防水層時,采用外防外貼法施工時,在平面與立面相連的卷材,應先鋪貼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鋪貼,并使卷材緊貼陰角,不應空鼓。
3.3.1 合理進行施工縫的留設和后澆帶處的施工
地下防水混凝土中,施工縫處是造成防水最薄弱的部位之一。施工縫的正確留設,能提高防水混凝土工程的結構質量。因此施工縫不能留置在底板上,墻體上只能留水平施工縫,不能留垂直施工縫。施工縫的斷面應做成企口縫、鋼板止水縫等。止水條應居中埋入墻體內,接頭應嚴密并交圈設置。在下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 后,方能澆筑上部的防水混凝土。后澆帶處施工時,應先做防水附加層,后做大面積防水。
3.3.2 及時做防水保護層
防水層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應及時做保護層。頂板防水層上采用細石混凝土保護層時,其厚度不應小于70mm,防水層采用單層卷材時,應在防水層與保護層之間設置隔離層。底板防水層上采用細石混凝土保護層時,其厚度不應小于50mm。側墻防水層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護層,或砌磚保護墻(邊砌筑邊填實)和鋪抹30mm 厚水泥砂漿。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建筑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防水施工一直都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地下防水處理的施工工藝較為復雜、技術要求高,在具體的地下工程施工中,應注重出現問題的原因、相關的預防工作,并積極總結施工經驗與不足,不斷改進施工工藝,確保建筑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