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硯耘
(西北政法大學圖書館 陜西·西安 710122)
隨著科技和教育深層次發展,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應用日漸廣泛,高校圖書館發展方向也呈現出全新的變化,文獻資源數字化、文獻檢索智能化、服務方式網絡化等,[1]學科專業要求大幅度提升,引進大批高素質非圖情專業館員的同時高校圖書館人才隊伍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高職院校要多層次深入把握內部圖書館運行情況以及非圖情專業館員職業發展中呈現的問題,立足圖書館發展新方向,精準定位的同時提出合理化的措施,讓非圖情專業館員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持續增強各方面能力以及素質,高效勝任崗位工作,為各專業師生提供優質的圖書館服務。
在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能力、外語能力都是現代人才在崗位工作中必須具備的。在職業發展定位過程中,高校要高度重視崗位實踐訓練,讓不同崗位非圖情專業館員在層次化實踐訓練過程中活用掌握的理論知識,在學以致用的基礎上深化鍛煉計算機以及外語水平。非圖情專業館員也要加強自身建設,針對日常崗位工作對計算機能力、外語能力的具體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新時期非圖情專業人才職業發展方向,進行系統化實踐訓練,隨時了解國內外學術發展的最新動態,[3]更新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外語知識,鍛煉操作計算機設備、利用現代技術、檢索外文圖書、編譯外文資料、處理海量數據等能力,豐富崗位工作經驗的同時日漸具備較高的計算機以及外語水平。
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非圖情專業館員也需要掌握必要的圖情知識,體現在圖書館學、信息管理學、情報學等層面。[2]高校要從這方面入手,在精準定位職業發展過程中針對不同崗位非圖情專業館員學歷層次、知識結構等,尤其是剛入館的非圖情專業人才,系統宣傳學習圖情知識的必要性、重要性等,對非圖情專業館員進行有效教育,使其在崗位工作實踐中深層次認識的同時高度重視圖情知識掌握。非圖情專業館員要針對日常各項工作開展情況,結合自身知識水平,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加大理論學習力度,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學習方法,高效學習的同時快速掌握日常工作中所需的一系列圖情知識,比如,情報學知識、信息資源篩選知識,和掌握的非圖情專業知識協調統一,有機整合的同時不斷夯實理論基礎。此外,非圖情專業館員要具備較強的終身學習意識,與時俱進的同時圍繞崗位人才要求變化,隨時學習非圖情專業知識、圖情專業知識,在系統化研究理論知識過程中高效掌握的同時將其靈活應用到崗位工作實踐中,在知識學活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更好地促進職業能力以及素養發展。
深層次服務是新時期高校非圖情專業館員職業發展中的一大關鍵點。非圖情專業館員要在職業發展定位過程中高度重視自身深層次服務能力發展,在崗位工作實踐中正確認識自我的同時明確自身不足之處,以非圖情專業為導向,明確深層次服務能力發展的要求、關鍵點。非圖情專業館員要從不同層面入手深化了解和本專業緊密聯系的繁雜化文獻信息資源,能夠正確篩選以及獲取文獻信息資源,包括知道各類文獻資源的服務對象以及提高個性化服務的方法、途徑等。非圖情專業館員深入研究學術流派、專業學科發展現狀等,隨時了解情報學、圖書館學等發展動態、前沿問題,準確把握發展脈搏,[4]要全面、系統、深入剖析各年級不同專業師生具體需求,加大學習研究力度,積極參與多種學術交流活動,發展深層次服務能力的同時促進自身職業發展,優化開展的非圖情專業崗位工作,為在校師生進行高質量的個性化文獻信息資源服務,體現在檢索、借閱等方面,滿足專業師生在文獻資源層面的個性化需求。
高校要在崗位監督、績效考核等基礎上隨時了解非圖情專業館員具備的專業能力、專業素質等,在職業發展定位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呈現的新要求、新變化,全面加強館員崗位培訓。高校要在理論研究、實踐探索過程中完善已制定的非圖情專業崗位培訓目標、方案、流程等,從根本上規范崗位培訓各環節,對非圖情專業館員進行系統化以及多層次培訓。高校要加強對不同層次非圖情專業館員的理論教育,讓其在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等過程中持續增強終身學習意識以及理論基礎,聯系理論教育,強化崗位實踐培訓,比如,定期聘請社會上的專家、教授,開展形式多樣化的專題報告活動;采用分期、分批的方法,[5]提供多樣化的進修深造機會;定期開展豐富的學術交流活動,在有機聯系、無縫銜接過程中,進一步加大對非圖情專業館員的實踐培訓力度,讓其在理論聯系實踐過程中鍛煉各方面能力的同時持續提高專業素質。此外,高校要在系統考核的基礎上了解崗位培訓情況,結合圖書館非圖情專業文獻資源更新、存儲、檢索、瀏覽、利用等環節呈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崗位培訓方案、計劃、方法等,在理論教育、實踐培訓相互作用過程中對不同層次非圖情專業館員進行深層次培訓,讓其在拓寬不同學科知識面過程中將知識靈活應用到崗位實踐中,鍛煉計算機、外語、深層次服務、問題處理等能力的同時促進專業素質深化發展,在專業成長過程中日漸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
從整體上說,非圖情專業館員職業發展主要包括兩大階段,以學歷層次為切入點,本科及以下學歷館員職業發展定位為學科館員,碩士以及博士學歷館員職業發展定位為基于某類學科的文獻專家。從職業發展層面來說,學科館員、文獻專家二者之間存在某種聯系,[6]學科館員可以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深造學習的同時進行深層次實踐,在專業成長過程中日漸成為高素質的文獻專家。高校要全面、系統了解圖書館非圖情專業不同崗位的性質、任務、職能等,將定位崗位輪換方法滲透到館員職業發展定位中,為不同學歷層次的非圖情專業館員提供形式多樣的崗位工作實踐機會,讓其在崗位輪換過程中隨時了解、快速掌握不同學科知識以及技能,夯實專業理論基礎的同時持續提升圖情、非圖情、信息技術、外語等知識層次,鍛煉各方面能力、發展各方面素質的同時積累豐富的崗位實踐經驗,促使崗位勝任力以及職業發展層次同步提升。此外,高校可以根據各階段崗位輪換具體情況,完善開展的崗位培訓工作,在崗位輪換、崗位培訓深度融合過程中滿足不同層次非圖情專業館員職業發展需求,通過本職崗位系統培訓、不同崗位深化鍛煉,最大化提升非圖情專業館員的綜合能力以及素質,解決職業倦怠問題,不斷發展壯大圖書館人才隊伍,保證圖書館高效運轉的同時充分發揮效能作用,為專業師生提供更加優質、多樣的文獻資源服務,為提高專業學科教學以及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重要的支撐力量。
高校圖書館非圖情專業館員職業發展定位的現實意義不可忽視,高校要科學把握非圖情專業館員需求量和崗位要求,以職業發展問題為導向,在科學定位的基礎上完善非圖情專業館員崗位培訓,讓其在系統培訓過程中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活用掌握的理論知識、方法技巧等,完善構建的知識結構體系,促進職業能力、職業素質以及綜合素質深化發展,在勝任崗位工作的過程中創造更多的價值,進一步優化文獻存儲、檢索、利用等環節,壯大非圖情專業人才隊伍的同時合理調整人才比重,在壯大人才隊伍中促使圖書館更好地服務于高校教育教學以及人才培養,將我國高校圖書館以及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推向更高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