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淇琳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居住的縣里,附近有一座寺院發生了黃金失竊案,知縣大人斷定為寺院監守自盜。但是張擇端卻通過蛛絲馬跡,發現偷竊者另有其人,于是知縣大人根據張擇端提供的線索破了案,便想留他在縣衙里當師爺,但是從小酷愛畫畫的張擇端,卻拒絕了這份美差,專心畫畫。幾年之后,張擇端已經在畫界小有名氣,宋徽宗將他招入皇室翰林圖畫院,但是張擇端卻受到其他畫師的排擠,最后被誣陷趕出了宮。此后,張擇端完成了稀世長卷《清明上河圖》,他將此畫獻給了宋徽宗,宋徽宗想再召他進翰林圖畫院當官。張擇端毫不猶豫拒絕了,他說:“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對于為官之道一竅不通,畫畫可能更適合我。”
孔子說:“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面對擺在眼前的美差,張擇端卻兩次都選擇了拒絕。他能深入生活、磨墨、繪畫,別的事他都不在意。正是因為心中有堅持,所以張擇端不為小利所動,這大抵也是他能創作出繪畫史上無價之寶的原因。在交際中,難免會碰到一些利益的誘惑,如果我們能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主張,那么日后有所作為就是必然的了。
奧特計劃創建一份包含世界上所有知識的書目索引,并為之命名“世界宮殿”。經過前期的資料收集,奧特注意到圖書編目的紙質索引卡,便決定將其作為“世界宮殿”的核心。此后,他將搜集到的全部信息編制為卡片,創建了一個包含超過1200萬張索引卡的紙質數據庫。技術的天花板剛開始浮現,奧特的財政困難也接踵而至,有人提出買斷他的發明,奧特拒絕了:“雖然現在的索引只是一個雛形,但我打算通過技術創新來應對信息過載的問題,這一切都還沒有實現,我不能停下來。”此后,奧特還建立了一座擁有150個房間的博物館,展示數據庫中具有歷史意義的物品和插圖,這就是人類最早的“維基百科”。
奧特在財政困難時,不為眼前的小利蒙蔽眼睛,于天地之間,堅守初心,擺脫名韁利鎖的桎梏,創造了一個時代的奇跡。托爾斯泰說:“個人利益不應當是原動力,而關心公共利益才應當是每個有教養的人所共同具備的品格。”一個人能不被眼前的小利所打動,而是更多地考慮社會公共的利益,這種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
于震在電視劇《人民檢察官》中飾演的反貪局長方大慶,是個為人自律嚴謹、睿智幽默、能言善辯,經常不按常理出牌,卻總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極富人格魅力的優秀檢察官。早在電視劇選角時,朋友就勸于震給導演送送禮,好盡快拿下這個角色。但是于震卻說:“我拍這么多年戲,從沒給導演送過一包煙,想要拿到角色只能專注于演技。”于是,在還沒拿到角色時,于震就跑到檢察院體驗生活,學習如何利用微表情做測謊,如何做到著裝規范、辦案規范、用語規范等。導演知道此事后,立刻通知他來試戲,當天于震演技炸裂,絕佳地演繹出反貪局長方大慶,大家都很贊賞,導演也馬上拍板說:“于震,你就是我要的方大慶!”
圣西門說:“個人的地位取決于他們的能力,個人的報酬將取決于他們的功效。”朋友勸說于震應該給導演送禮,和導演拉近關系,才能拿到角色。但是于震卻沒有搞這些小動作,而是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沒有走捷徑,最終獲得了導演的認可。一個人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投機取巧,投機取巧的結果很有可能是一無所獲。
北宋文學家蘇洵在《心術》一文中說:“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這句話的意思是,看見小利益不盲動,看見小禍患不回避。見小利不動,是一份定力,也是一種智慧的胸襟。生活處處是修行,萬物靜觀皆自得,越是急功近利,越難得到功利,以靜制動,方為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