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濤
(中鐵十四局集團大盾構工程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1800)
在城市鐵路的建設過程中,盾構法施工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1-4]。泥水盾構中采用的泥漿護壁技術可以減少刀具的磨損[5-6],且無需采用螺旋輸送機,節省了艙內空間,被廣泛應用于大直徑隧道建設中。另一方面,泥水盾構占地較多,且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制約了其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區中的應用[7]。以新建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為例,對盾構產生的泥漿處理措施進行探討。
目前,國內許多學者對于泥漿環保處理措施進行了相關研究。袁永學[8]以杭州望江路過江隧道為工程依托,給出了泥漿的綠色處理措施。蘇清貴[9]等基于北京鐵路地下直徑線工程,計算出了泥漿處理所需的機械設備數量。黨凱[10]對鉆井廢棄泥漿幾種無害化的處理方法進行了介紹。李東升等[11,15]給出了全斷面黏土地質條件下盾構泥漿的綠色處理技術。殷俊等[12-13]通過對廢棄泥漿脫水工藝的研究,設計了一套泥漿絮凝-壓濾脫水的工藝。張學軍[14]總結出了泥水盾構施工配套設備的選型原則。
以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新建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為背景,對城市建筑物密集區盾構的泥漿處理進行分析。
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正線全長6 020 m,其中4 448.5 m采用直徑為12.64 m的泥水盾構進行掘進,具有直徑大、工期緊、技術復雜和環保要求高等特點。
盾構穿越的主要地層為雜填土、粉質黏土、粉土、粉砂、細砂、粗砂、卵石土等。其中,卵石土地層所占比重較大(卵石土地層長1 800 m,另外還有長1 200 m的卵石土和粉土復合地層)。砂卵石地層自穩能力差,掘進過程中需要的泥漿比重較大;另一方面,土層中的細小顆粒會增加泥漿的比重,增加了泥漿處理的復雜性。
(1)該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內,拆遷困難,故對于泥水處理的場地大小要求較高。
(2)在盾構穿越的地層中,粉質黏土層中細顆粒占比較多,且泥水分離設備對粒徑在50 μm以下的細顆粒無法完全篩分,故對廢棄泥漿的處理存在一定困難。
(3)隧道的工期要求較高。為了滿足2022年冬奧會期間投入使用,平均每個月要求掘進280 m。
(4)隧道周邊環境也比較復雜,與多條地鐵、市政管線和主干道路相鄰,施工風險高。
泥水處理總體設計理念為:①制漿系統負責為盾構機制造新鮮的泥漿,調漿系統對回收泥漿進行再處理,使回收泥漿的各項指標滿足要求,最后通過進漿泵輸送到盾構機。②使用后的泥漿和渣土混合體首先進入泥水分離設備,經過粗篩、一級旋流和二級旋流后,基本實現渣土和泥水分離。③經過二級旋流器分離后的泥水通過溢流口流入濃縮池進行沉淀處理,處理后的液體排入濾液池。④濃縮池上層泥漿通過溢流槽流入調整池,加入清水、新鮮的膨潤土調拌后,可直接給盾構機供漿。分離后的二級旋流器溢流泥漿指標合格時,也可以直接進入調整池進行盾構泥漿循環。
(1)泥水分離系統
泥水分離系統由調漿系統、泥水分離系統、沉淀處理系統、壓濾處理系統、再循環系統組成。
盾構掘進時產生的污漿由排泥泵送入泥水分離設備,經過預篩分器的兩層粗篩后(將粒徑超過3 mm的渣料分離);篩余的泥漿進入一級儲漿槽,通過兩臺渣漿泵分別給兩套一級旋流器進料,經過旋流除砂器分選,粒徑微細的泥砂由下端的沉砂嘴排出;剩余泥漿進入一級中儲箱,經由二級旋流除砂器進入除泥篩。
(2)主要工程機械
ZXSⅡ-2500/20(如圖1所示)泥水分離設備主要由預篩分器單元、一級旋流除砂單元、二級旋流除泥單元、振動篩分脫水單元、儲漿槽沖砂單元等組成,泥漿最大處理能力為2 500 m3/h。該設備通常以泥漿處理量為1 250 m3/h為基本單元進行組合并聯,在實際應用中比較方便,且性價比較高。

圖1 ZX-2500型泥漿分離系統
制、調漿系統主要是對未達標的漿液進行調整和補充,以達到盾構所需的技術指標和用量,同時對回收后的舊漿液進行再利用。
制漿系統的主要作用是為盾構掘進提供新鮮的泥漿,根據回收的泥漿量以及盾構的掘進速度來決定制漿量。實際施工中,由于開挖土體中細顆粒的影響,使得泥漿的質量指標不斷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大直徑隧道掘進過程中開挖面土體的穩定性,可以采用調漿系統對其漿液的指標進行調整。
本工程中,調漿和制漿都采用信息化控制,操作人員根據控制室內的監測數據來決定泥漿的調整策略,可有效控制泥漿的質量。
對于不達標的棄漿,主要采用壓濾處理、離心處理和固化處理的方式,這幾種處理方式各有利弊。固化處理的效率較低,對于場地的要求較高;壓濾處理使得水分被擠出,造成泥漿的比重增大,需要增加離心設備進行再處理,故本工程采用壓濾處理和離心處理相結合的方式。
壓濾設備和泥水分離設備可以組成同一個系統,當泥水分離設備不能進行徹底的固液分離時,可采用壓濾設備將廢棄泥漿還原到掘進初期所需的值,實現了廢棄泥漿的再利用(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泥水壓濾設備流程
離心設備(如圖3所示)主要是對含砂率較高的泥漿進行處理,經過處理的泥漿黏度基本不變。棄漿經過離心處理后被分離成固相顆粒和液體,固相顆粒的含水量較低,經過脫水處理后可以運到特定的地方進行存儲。由于該離心設備無法對粉質黏土地層中粒徑5 μm以下的細顆粒進行處理,可采用重復利用或者添加絮凝劑的方法。

圖3 離心設備
離心設備和壓濾設備占地面積相近,離心設備在廢漿處理方面效率更高,而壓濾設備的處理費用較低(加上后期維護成本,壓濾設備處理費用比離心設備少5~20元/m3),故將兩者結合,可以實現廢漿處理的經濟高效。
經過統計,該工程掘進一環大約產生400 m3的棄漿。為了提高棄漿的處理效率,在泥漿中添加了非離子型PAM絮凝劑。該絮凝劑的分子能與分散于溶液中的懸浮粒子產生吸附,且對環境無污染。沉淀下來的絮狀沉淀物可用擠壓等方法進行脫水,脫水后得到的固體渣土可以運輸到指定的位置儲存,上層的水可以直接抽出進行重復利用。同時,根據該工程棄漿的性質,研發了一種新型高分子聚酯絲濾帶材料,與PAM絮凝劑共同使用,可以加快水土分離。
隧道位于北京鬧市區內,為了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同時滿足北京市關于噪聲控制的有關規定,需要采用特定的措施來減小這些設備產生的噪聲。

圖4 泥水分離設備降噪隔離措施
(1)采用集裝箱框架(見圖4)對泥水分離設備實施降噪隔離。泥水分離設備采用模塊化設計,主要部件都安置在9125 mm×2438 mm×2896 mm(長×寬×高)集裝箱框架內。
(2)采用鋼結構車間隔離主要設備。鋼結構車間墻體為雙層板內夾隔音棉,施工時全封閉,僅留出渣通道、采光窗戶和門,內設維修通道及排氣照明設施。
(3)在分離設備、壓濾設備的外側設置降噪隔離設施。同一系統不同單元的設備間可以安裝隔音墻,隔音墻在系統導渣側留有振動篩出渣通道,側面及上部設有塑鋼窗戶;分離設備出渣導板上鋪設運輸膠墊,以消除渣料掉落撞擊鋼板時產生的噪音。
通過以上幾種措施,有效地減輕了設備運行產生的噪聲,滿足北京市關于噪聲的有關規定。
通過對傳統泥漿廢棄處理技術的創新和改進,經過處理、指標合格的泥漿可以進入循環系統再利用,篩選出來的砂土經過處理后運輸到指定地點儲存,分離出來的水經過處理后可以直接排放,也可以用于泥漿的制作。經過一系列的處理措施,實現了廢棄泥漿的零排放,同時也為類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