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璐,朱丹妮
現代化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除了要有一支醫療水平過硬的高素質醫護人員隊伍外,高素質的醫療設備管理水平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1],療養院亦是如此。海軍青島特勤療養中心擔負著全軍特勤療養保障以及特勤醫學鑒定任務,是全軍療養醫學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近年來,為滿足特勤療養任務需要,修建了現代康復大樓、健康促進中心、康復保健基地、健康查體中心、航空醫學鑒定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業務發展越來越快。與此相適應,中心近年來陸續配備了64排螺旋CT、16人高壓氧艙、電動單板DR、LOGIQ E9彩色超聲機、口腔CBCT、模擬仿真測試評價系統、心理健康評估及矯正系統等大型設備以及數百余臺中、小型設備。為了適應形勢的不斷發展,筆者對提升醫療設備管理水平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滿意效果。
1.1 著眼特勤療養需求 特勤療養保障的主要特點是標準要求高、需求層次多、針對性強。因此,在醫療設備的購置上,既要考慮通用性,又要考慮特異性;既要考慮先進性,又要考慮實用性;既要考慮平時特勤療養,又要考慮戰時服務需求,在具體選購上特別強調“精準”二字。近年來,該中心除了引進大中型醫療設備外,正在大力推進艦載飛行員夜間著艦視覺訓練系統、空間定向障礙模擬器、飛行員彈射訓練設備、可調式垂蕩式抗暈訓練器、低壓艙、戰救技能訓練設備等的建設,極大滿足了特勤任務保障需要。
1.2 充分市場考察 市場考察的途徑一般有參加醫療設備展會、交流見學、參加行業年會等。每年初由醫訓部、各使用科室負責人、醫工科參加總部組織的大型醫療設備國際展會,了解國內外最新醫療設備的技術發展情況;療養中心不定時組織科室負責人到各大醫院、療養院進行參觀見學,學習兄弟單位業務建設經驗的同時也了解其現有設備,尤其是重點參觀學習與特勤保障任務相關的個性化設備;各業務科室經常參加行業年會,了解行業內最新技術的發展水平,對醫療設備,尤其是特勤療養設備的最新研究成果。
1.3 嚴肅科學論證 經過前期的充分市場考察,每年12月各使用科室結合特勤任務需要,提交下年度擬購置設備申請表,其中萬元以上設備需撰寫設備論證報告并提交醫療設備委員會。醫療設備委員會是全院醫療設備管理的職能部門,每半年召開一次會議,研究討論年度擬采購設備需求,為院辦公會提供科學的規劃預算、可行性論證、效益分析等決策依據,杜絕醫療設備采購的盲目性和隨意性[2]。對一些特勤訓練與特勤醫學鑒定必備但經濟效益不高的設備實行重點傾斜,確保及時引進到位。
1.4 嚴格采購程序 整機價值200萬元以上或列入國家 “三證”管理品種目錄的醫療設備參加總部組織的國際招標采購,其他醫療設備由療養中心成立設備采購委員會自行組織統一采購。設備采購委員會由評議機構(院領導、醫務科、護理部、設備科、 財務科、使用科室等相關專家)[3]組成,采購方式一般為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采購等,做到采購全程的透明化、公平化管理。
2.1 規范驗收步驟 醫療設備驗收是保證設備質量的關鍵環節。設備到貨后,廠家、供應商、使用科室、醫工科四方到場,檢查設備的序列號、外包裝數量、供貨公司等信息是否與海關報關單、商檢證明相符,設備的配置情況是否與合同中規定相符。設備安裝完畢后,與使用科室共同檢查設備性能、功能是否與招標文件要求相符。對不合格設備堅決予以退貨,保證療養中心的合法權益。安裝調試過程中,醫工科工程師要與廠家工程師多交流、多溝通,此環節也是醫工科工程師鍛煉動手能力與掌握設備原理的重要時機[4]。
2.2 加強計量、醫用質量檢測 驗收過程中,對于屬國家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需要進行計量檢定,屬大型醫療設備檢定需請軍隊藥檢所等專業檢測機構對設備進行大型醫療設備應用質量檢測,以上檢測合格后才予以最終驗收通過。
2.3 使用效果反饋 新引進設備設定6個月試用期,尤其與特勤療養相關的特殊設備要把使用情況及時與經銷商和廠家溝通,確保設備達到設計標準要求。
3.1 檔案建立 醫療設備安裝驗收完成后,所有設備資料,包括安裝驗收報告、合同、海關報關單、商檢報告、供應商投標文件以及設備裝箱單、圖紙、說明書、光盤等由醫工科安裝驗收工程師交接給檔案管理人員歸檔入庫,檔案管理人員將所有資料分門別類做好登記,建立專門檔案盒存放,并將設備信息錄入“醫療設備管理系統”,建立電子檔案。
3.2 醫療設備折舊 500元以上醫療設備都計入使用科室成本計算。按照原總后設備折舊管理辦法,A類設備折舊10年,B類設備3~5年[5]。結合療養中心實際情況,規定3萬元以上設備折舊10年,3萬元以下設備折舊1年,從驗收后第2個月起算。
4.1 提高設備維護保養水平 (1)不斷鍛煉工程技術人員動手能力:通過跟廠家維修工程師學、科室組織疑難故障討論、到兄弟單位實習見學、外送廠家培訓等方式,緊跟醫療設備飛速發展的現狀,不斷更新工程師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設備維修能力。多年來,該院設備自修率始終保持在90%左右。(2)建立設備維修檔案:利用醫療設備管理系統,為全院500元以上醫療設備建立維修電子檔案,對每次維修的設備,其停機原因、維修措施、購買服務、配件情況、停機時間等都記錄在案,為下次維修打好基礎。(3)做好預防性維修:所謂預防性維修,是指倡導定期對醫療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發現和排除可能引起故障的隱患,使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從而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6]。醫工科在工作中積極做好預防性維修,如每年定期對全院彩超除塵維護,聯系廠家對CT、DR等進行保養等,使全院大型設備狀態一直保持良好。
4.2 落實巡檢制度 (1)對全院萬元以上設備每季度定期巡檢,檢查設備狀態、使用情況、維護保養情況并如實填寫《醫療設備管理登記本》;(2)對心電圖機、除顫器等急救設備專門造冊登記,了解每臺設備的狀態,保證用時拉的出去,拉出去不出問題;(3)對高溫、高壓等高危設備每月巡檢2次,如中藥煎藥機、口腔科集中供氣、負壓抽吸系統,保證高危設備運行安全;(4)對高壓氧艙實行專人值班制度,保證開艙安全。
(1)海軍青島特勤療養中心作為軍隊三級計量站,建有7項測量標準,承擔著血壓計(表)、心電圖機、除顫監護儀、醫用超聲診斷儀、氧流量計、氧氣表和壓力表、天平砝碼等計量檢測任務,醫工科計量人員要確保在用計量器具的年檢定率達到100%,公正出具各種計量檢測數據。(2)積極進行標準器溯源。對該院已建立的7套計量標準器積極聯系軍隊藥品檢驗所進行溯源,保證計量標準器的效力、可靠性。(3)對院內尚未建立計量標準的國家強檢項目,如全自動血壓計、激光治療機、驗光儀等,外請專業計量檢測機構對其進行檢測,保證在用醫療設備的安全和準確。(4)利用專業計量軟件,建立計量電子賬。通過上述做法,使該院在用計量器具從新品到報廢的計量全過程可控。
每年年底,使用科室根據設備實際情況填寫《設備退役報廢申請表》,醫工科對上報設備進行報廢鑒定,如實填寫報廢處理意見并提交院辦公會討論,討論通過后對擬報廢設備實施報廢處理。報廢處理時可采用教學研究、拆件維修等手段,充分挖掘報廢設備的剩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