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曉陽

嬌嬌是全家人的心肝寶貝,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呵護得很精心。秋風剛剛刮起,嬌嬌就被媽媽里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起來了,生怕凍著她。只是事與愿違,越是怕凍著,嬌嬌就越不禁凍,只要天氣稍有變化,嬌嬌準會咳嗽、發燒,讓媽媽好不煩惱。
鄰居老奶奶跟嬌嬌媽媽念叨:“春捂秋凍,秋天就得讓孩子凍著點兒,別給孩子捂太多!”同事也說:“你看人家日本的孩子,冰天雪地里還穿裙子、單衣,這都是鍛煉出來的!”嬌嬌媽媽疑惑了:穿得多孩子都凍病了,難道穿得少反而不得病?
其實春捂秋凍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秋涼時節,適度地讓孩子少穿一點,感受一些涼意,讓他能夠慢慢適應寒冷,這樣的耐寒鍛煉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增強體質,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健康。
首先,適度的寒冷可以刺激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經常承受一些寒冷的刺激,可以使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更活躍,更好地適應各種天氣情況。
其次,適度的寒冷刺激可以刺激人體內各種免疫細胞釋放淋巴因子、白細胞介素以及趨化因子等各種細胞因子。可以有效地協調或促進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耐寒鍛煉,孩子能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當氣候突變時,孩子仍能依靠自身的調節能力來達到平衡,不至于一有風吹草動就疾病纏身。
當然,給孩子進行耐寒鍛煉不意味著馬上就讓孩子少穿幾件衣服在外面吹冷風。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是耐寒鍛煉的最基本原則,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否則的話,有可能適得其反。
特別是一些有各種先天性或慢性疾病的孩子以及體質不佳的孩子,在進行耐寒鍛煉時更要慎重。因為過度的寒冷刺激同時也是誘發和加重疾病的重要因素。有哮喘的孩子如果能從夏天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多呼吸外界新鮮、寒冷的空氣,堅持用冷水洗手、洗臉,或者堅持晨跑等,讓他逐漸適應寒冷刺激,對預防秋冬季節的哮喘發作將十分有效。而如果在秋冬季節讓有哮喘的孩子突然經受寒冷刺激,只會誘發哮喘的急性發作。因此,在進行耐寒鍛煉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并適可而止。
耐寒鍛煉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須長期堅持方能見效。所以,耐寒鍛煉特別磨煉人的忍耐力和意志力。對孩子的耐寒鍛煉并不需要特別的儀式或方式,而應該結合在平時的生活內容中。家長可能都聽說過冬泳、冷水浴之類的耐寒鍛煉,網上也流傳著各種形式的耐寒鍛煉,甚至還有很復雜的一整套的耐寒鍛煉計劃。但是,有些嚴苛的方法未必適合孩子,而由于地域或實際情況的不同,適合日本孩子的耐寒鍛煉也未必適合我們的孩子。只有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簡便易行的方法,耐寒鍛煉才可能持久有效。
過度保暖是造成孩子不能適應寒冷的最重要原因。所以,最簡單的耐寒鍛煉其實就是從讓孩子少穿一件衣服做起。適度地讓孩子少穿一些,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耐寒鍛煉效果。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常??梢砸姷剑撼跚飼r節,媽媽自己還穿著短袖、裙子,而孩子已經是長衣長褲,甚至還要加上外套;仲秋季節剛到,孩子就已經是全套冬季裝備,棉衣、帽子、手套、圍巾,裹得嚴嚴實實,孩子活動都不方便。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身體比較嬌弱,應該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但實際應該是,孩子最多和媽媽穿得一樣多,活動的時候最好能少穿一件。因為孩子正在成長過程中,新陳代謝旺盛,散發的熱量更多;加上孩子愛動的天性,要么在不斷地活動散發著熱量,要么就被媽媽抱著,倚靠著媽媽溫暖的懷抱。因此,孩子比大人少穿一件才符合規律。
古人特別提出要“秋凍”是有道理的。剛剛從炎夏到秋天時,氣溫下降主要反映在夜間最低溫度的明顯回落,而白天的氣溫仍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即使到了仲秋季節,秋風乍起時,雖然室外溫度明顯下降,但室內溫度仍然不低。如果只是以最低溫度或室外溫度來衡量孩子穿衣多少,往往就會穿衣過度。當秋天來臨時,家長可以從慢半拍給孩子加衣服做起,讓孩子逐漸適應寒冷。當然,如果突遇寒潮降臨,或不得不在寒冷的秋夜外出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給孩子增加衣物。
堅持每天2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也是一種很有效的耐寒鍛煉。必須強調的是,戶外活動一定要讓孩子真正動起來,而不只是曬曬太陽而已。尤其是在深秋和冬季時的戶外活動,一定要讓孩子好好動起來。換句話說,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時,不能穿太多的衣服,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活動自如。在特別冷的季節里,可以先讓孩子在室內活動一下,做一些熱身運動,然后再帶孩子到室外跑一跑,跳一跳,做做運動;而由戶外運動回到室內后,要馬上擦干汗水,換上干爽的衣服。
當然,隨著天氣的變化,孩子戶外活動的安排也應該有所調整。比如隨著氣溫下降,孩子的戶外活動可以從夏季和初秋時的早晨或傍晚時分,逐漸推移到最暖和的中午時分;在戶外停留的時間也可以根據天氣情況有所增減。當天氣特別惡劣時,則可以打開窗戶,讓孩子在陽臺上活動活動,或者在樓道里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