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霞 安徽省合肥市嘉陵江路幼兒園
在區角活動時,我們班的宋可涵小朋友拿起區角中投放的各類豆豆,好奇地提出問題:這些都是什么豆豆?它們放在土里會發芽嗎?會長成什么呢?它能吃嗎?是什么樣的味道?一系列的問題拋出來之后,孩子們開始激烈地討論起來,這成為我們這次選題的一個引導方向。《指南》第二部分關于學習活動中的內容中指出: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周圍事物,嘗試多途徑地收集信息,樂意交流和分享。當發現孩子對豆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決定抓住孩子的興趣點確定《不一樣的小豆豆》主題繪本。
《不一樣的小豆豆》講述了不一樣的小豆豆在發芽成長后結出的所有果實都不一樣的故事,鼓勵孩子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也讓我們看到,只要有追求,堅持下來,就會獲得成功。
豆豆的世界有很多有趣的知識,我們圍繞豆豆的種類、形狀、作用等方面,讓孩子對豆豆的世界充滿了好奇。通過認識豆豆了解自然的物種豐富,培養幼兒自主探索的科學素養,養成細心觀察、耐心記錄、不斷思考的學習習慣。因此,我們結合本班幼兒特點,策劃了本次有關豆豆的探索性活動。
1.以繪本為背景,幼兒在探索觀察中體驗繪本帶來的樂趣。
2.觀察各種豆類的外形特征,了解豆豆的名稱、生長過程及用途。
3.探索豆類的生長,知道種子發芽需要水和空氣,并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與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4.利用各種各樣的豆類進行藝術創作,感受日常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
5.知道豆制品是營養食品,喜歡吃豆制品,能大膽地交流有關豆制品的經驗。
6.對豆豆產生探索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萌發對大自然的興趣。
7.養成做事認真、細心的良好習慣,并具有自主探究精神。
1.帶幼兒去菜場了解各種各樣的豆豆,指導幼兒記錄調查結果。
2.提供關于豆豆的藏書,讓幼兒了解豆豆的知識,知道豆豆的基本特征。
3.提供一些豆制品讓幼兒動手剝一剝、嘗一嘗,培養幼兒在家也愛吃豆制品的習慣。
4.與幼兒一起制作豆豆作品,帶入園內與班級的同伴共享。
既然主題源于繪本,故繪本中的元素價值一定要體現出來,在確定繪本主題后,我結合繪本中的內容開展了資料的收集活動,為的是提取繪本中可用的有價值的素材。首先說一說這本繪本的構圖清晰明了,它分兩頁,一頁文字,一頁圖畫,顏色鮮明,故事情節生動有趣,我們由此開展一系列的活動。

活動一:繪本閱讀活動“不一樣的小豆豆”
一開始我把點放在了“不一樣”上,不一樣是什么意思?哪里不一樣?不一樣代表什么?第一節課我與孩子們一起觀察繪本,探討了這個問題,孩子們都能說出來豆豆“外形不一樣”這個點。于是接下來引導孩子延伸到自己,讓孩子說一說“自己和他人不一樣的地方”,這就不局限于外形這一點。幼兒1:“我們喜歡的東西不一樣”;幼兒2:“我們穿的衣服不一樣”……各種各樣的回答。接下來大家的探討范圍更加開闊了,最后得出的結論是,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并對此我們開始了繪畫活動,把自己最獨特的地方畫出來,每一個小朋友的想法都獨具一格。
活動二:繪畫活動“豆豆小怪物”
《不一樣的小豆豆》它還是一個關于勇敢創新的故事,小豆豆追求自己與眾不同的做法最終帶來新意,所以第二次活動我把重點放在了“創新”上。小豆豆它勇敢創新,變成了不一樣的、有特點的自己。我們班許柏霖說:“老師,它真的好勇敢啊!”“這顆豌豆最后變得真好看,它一定是成了小怪物。”我好奇地問:“為什么這么說?”孩子回答道:“不然它怎么長出這么多顏色呢,一定是有魔法的小豆豆。”是啊,在孩子們眼里,可不就是魔法嗎?我說:“如果是你,你會用魔法把豆豆變出什么樣子?”于是我們生成了一節繪畫課“豆豆小怪物”,每個小朋友創作的都不一樣,打破原本認知豆豆的形象,這又何不是一種創新。
活動三:科學活動“豌豆寶寶”
繪本故事中描述的是豌豆加以擬人化的故事,繪本故事挖掘后,小朋友們對“主人公”豌豆產生了好奇,豌豆到底長什么樣子呢?書的扉頁中就是一顆豌豆樹,請孩子們觀察豌豆的特征,加上網絡的實際圖片,展示它的根部、豌豆殼、豌豆等,孩子們可以說出它的樹藤是彎彎扭扭的,豌豆殼長長的,豌豆圓圓的結論。請孩子們回家后,通過不同的渠道了解豌豆的樣貌是否有差別,它的生長過程以及是通過什么吸收營養水分的。第二天早晨,我們進行了一場談話活動,我將準備的豌豆實物展示,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加深孩子們對豌豆形狀的認識。接著轉換問題,豌豆的生長需要什么?大家共同討論自己收集的信息,王子幕說:“豌豆寶寶生長需要陽光,它需要水。”對于我的提問:“它是靠什么來吸收水分的呢?它的根部有哪些作用?”有了知識經驗準備,孩子們能一口回答是通過它的根部。而對于根部的作用以及豆豆的生長過程,結合視頻的展示,我們了解了豌豆根部作用以及它的生長過程。
豆子是植物的一種果實。豆子的種類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菜豆、小豆等。在陽光明媚的春天里,孩子們渴望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渴望與春天的植物一樣有活力,一起快樂成長。四月的天氣逐漸暖和,氣溫和雨水條件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四月又是各種豆子加速生長,翹首以盼走上餐桌的季節,我們以豆子為牽引,帶著孩子們走出課堂,與大自然轟轟烈烈地親密接觸了一回。這不,孩子們就圍繞這些“可愛”的豆子們,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分豆篇:認識各種各樣的豆豆
當孩子們了解了豌豆寶寶之后,關于豆豆的其他種類也更加好奇。于是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了各種豆子,有黃豆、紅豆、綠豆等,最常見的幾種豆豆孩子們都能說出它的名稱,還有很多不常見的豆豆種類,比如:刀豆、鷹嘴豆等。于是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我們一起進入了豆豆的世界,了解了很多不常見的豆豆,并探索它們的奧秘,知道豆豆的世界如此之豐富。這么多豆豆怎么辦呢?我們將豆豆投放入區角,混合在一起,供孩子們進行豆子分類。
玩豆篇:美工區“豆豆粘貼畫”
益智區的豆子放置后,有小朋友用豆子在桌面拼各種圖形,幼兒1對我說:“老師,你快看,我用豆子拼成了長方形”,其他孩子也紛紛效仿起來,將豆豆擺在桌上,不一會兒,“拼成了三角形”“拼成了太陽”……在我耳邊響起。我發現,孩子們對于這些圖形拼搭很有興趣,于是我提供了很多豆豆,白乳膠,孩子們先用勾線筆在盤子上畫出想要的圖案造型,有的小朋友畫了房子,有的畫了小魚、蝴蝶、大樹等,畫完之后用豆豆進行填充,這是一次新奇的嘗試,孩子們很有興趣。但是在這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小事故”,比如說豆子拿太多黏不住,還有一些膠水的量沒有控制好,導致手上都是膠水,有的甚至衣服上也弄到了。但是這些都抵擋不住孩子們投入創作的熱情,不一會兒,第一次的豆子粘貼作品在歡聲笑語還有一絲的手忙腳亂中誕生了。第一次的嘗試結束,回家后,孩子們跟家長一起動手完成了豆子貼畫,有可愛的米老鼠、有酷酷的飛機、有美麗的蝴蝶……由點及面,一顆顆豆子組成了一幅幅圖畫,鍛煉了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

食豆篇
經過分豆子,玩豆子,孩子們都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豆類,那么豆子做成的美食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活動一:豆漿是怎么制作的?
1.一次吃點心時,聽到孩子們正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我最喜歡喝牛奶。”“我也是!”……“除了牛奶以外你們還喜歡喝什么呢?”我問道。“我喜歡喝桔子汁。”“我奶奶喜歡喝豆漿。”只有郭宇洋一個人想到了奶奶喜歡喝的飲料。這時琪琪也嚷起來:“我媽媽也喜歡喝豆漿。”“我媽媽也是。”突然孩子們的話題都轉到了豆漿上了。“呀,你們每周也都會喝一杯豆漿,你們知道豆漿是怎么來的嗎?”我立刻加入孩子們的談論中。通過討論,孩子們知道了做豆漿必須要有黃豆和做豆漿的工具,于是孩子們紛紛就這話題討論起來,衍生了一節活動。就制作豆漿的工具我們通過搜索資料和討論深深得知可以用石磨、豆漿機兩種方式,了解了最原始的制作豆漿工具,和最便捷制作的方法。當然一切都不如親自觀察探索來的實際,我和孩子們將黃豆放入水中浸泡一晚,第二天和孩子們一同觀察浸泡后的豆豆和未浸泡豆豆的差別,發現浸泡后的豆豆顆粒變得很大,變得不那么堅硬,孩子們了解到這樣制作的豆漿可以提高粉碎效果和出漿效率,口感更美味。然后我們就親自制作,讓孩子們更直觀感受豆漿制作的過程,當白白的豆漿出現的時候,孩子們滿臉的興奮,因為有了自己的參與,所以在品嘗的環節,平時不愛喝豆漿的孩子都說想品嘗一下,嘴中還說著真好喝。
活動二:豆豆冰棒
了解了豆漿是黃豆做出來之后,孩子們對豆豆可以做成什么樣的美食產生了興趣。我引導孩子們回家和家人一起了解豆豆可以制作的美食有哪些?就這樣我們生成了一節談話活動《豆豆美食》。許柏霖說:“黃豆可以做成豆腐。”“還可以做成豆腐干。”別的小朋友接著說到。“那你們知道綠豆、紅豆可以做成什么美食嗎?”我問道。“老師我吃過綠豆湯。”“我媽媽還給我買過冰棒,它是紅豆做的呢。”這引起了孩子們的熱烈討論。我們一起了解到原來生活中很多好吃的都是豆豆做成的,還知道了一些豆角類的美食。我決定和孩子們來一起做一做創意豆豆食品。看,小朋友們動手一起來做的“豆豆冰棒”,每一種口味都不一樣呢。
種豆篇
孩子們對豆子的喜愛仍在延續,本次種豆活動的開展,他們通過給豆芽澆水,曬太陽,在這過程中學會照顧和關愛,這是最寶貴的。
活動一:水培豆豆
“豆豆是在水里生長的還是土里生長的呢?”我問。“當然是土里。”高子嘉一臉肯定地說道。“哦,在水里它可以發芽嗎?”“當然不可以啊,它會爛掉的。”我們開始了水培豆豆的過程,準備了綠豆、紅豆、黃豆供幼兒選擇,利用超輕黏土的空盒子當養培工具。當我拿出一張紙墊在盒子中時,小朋友好奇地問道:“這是做什么用的?”“紙張像一個小棉被一樣,可以讓豆豆感到溫暖,為它提供水分。”我回答道。每個小朋友都將小豆豆的窩準備好之后,將紙巾浸濕,然后小心翼翼將自己的豆寶寶放進去。我請他們帶回家后細心照料,靜待結果。每天都會有小朋友和我反應小豆豆的生長情況,無疑于發現兩種現象,有些孩子興奮告訴我說他的豆豆已經悄悄地冒出小頭,有些則是毫無起色,甚至有的發霉了。一天李一康說:“為什么我的豆豆會死呢?”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討論,讓豆豆發芽的小朋友和豆豆沒有發芽的小朋友分別說一說他的照顧過程。豆豆發芽的小朋友說:“每天會給它澆水、放在溫暖的地方。”可是有小朋友說:“我也每天都澆水,為什么它就死了呢?”“你們知道豆豆生長需要什么嗎?”我問。“需要太陽照的光。”“需要水。”“需要土。”“需要空氣”……小朋友爭先恐后地回答道。從探討中得知,原來豆豆在土培、水培兩種方式中生長都可以,但是不管哪一種方式它都不能缺失溫暖的陽光。
活動二:種植豆豆(菜園)
春天正是播種的季節,我們的菜地當然也要去填滿啦。我們選擇了風和日麗的周三,組織孩子和志愿者家長們,一起去種植。家長們用小鏟子松土,孩子們將豆豆放進坑里,再覆蓋上土,給它澆水,希望豆豆快快長大!

收豆篇
采摘:經過漫長的暑假,豆豆們都怎么樣了呢?今天是一個好天氣,我們一起去我們的小菜園看看吧,它們長成什么樣子了呢?排隊在路上時,孩子們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討論起來,短短路程在此刻成了“漫漫長征路”。終于,我們看到了小菜園的新面貌,眼前是綠油油一片,一顆顆黃豆苗上面掛滿了豐碩的果實,“這是我們種的嗎?”孩子們一個個發出質疑、驚喜的感嘆,直到得到老師的肯定后才反應過來,原來眼前的景象是真的。欣賞完自己的勞動成果后,我們一起把豆豆摘回家吧,話不多說,只看見一個個埋頭苦干的背影,我們使出全身的力氣,終于把我們種的豆豆連根拔起,并一個一個摘下來,你看!你快看!這是我們的果實!
總結:本次活動是基于一本繪本的基礎上開展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了解了豆豆的種類、豆豆可以做的美食、豆豆的生長方式、豆豆的生長過程等一系列知識。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趣都很大,很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從活動中獲得了很多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