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琴
(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 電器與空調部,北京 101300)
全液晶組合儀表顯示屏尺寸高達12.3英寸,顯示區域大、顯示內容豐富、交互信息多、交互邏輯復雜。全液晶組合儀表作為整車信息顯示的終端,其人機交互設計需遵循安全、可視、易用的原則。全液晶組合儀表的人機交互設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全液晶儀表由于顯示內容豐富及復雜,需要系統性地進行信息框架的梳理;全液晶組合儀表顯示屏的尺寸較大,需考慮分區設計;全液晶儀表的功能較為復雜,需通過外部按鍵進行控制,需要進行外部操作按鍵的設計及切換邏輯的設計;全液晶組合儀表的報警提示信息較多,需進行報警優先級設計。
進行全液晶組合儀表的人機交互設計,需要清楚知道全液晶組合儀表顯示的信息及功能要求,可根據整車信息顯示要求,采用信息模塊化的方式進行梳理,制定信息框架顯示需求,可參考圖1。
由于顯示區域較大,將信息顯示模塊化并分區顯示,可簡化全液晶儀表的交互設計,且有助于用戶更好更快地進行信息的識別。以下是某款車型的信息分區設計:總體劃分為A、B1、B2、C、D五個區域。
1)A區為雪地/運動模式、行車電腦顯示區。
2)B1區為轉速、擋位、水溫顯示區。
3)B2區為油量、車速顯示區。
4)C區為菜單及功能 (導航、TPMS、系統設置等)、報警提示彈窗顯示區。
5)D區為媒體顯示區。
其分區設計如圖2所示。
全液晶組合儀表與外部的控制主要為功能的切換、背光亮度的調節、信息的設置及報警提示。其中功能的切換一般通過方向盤按鍵控制;背光亮度通過背光調節開關控制;主題、語言、單位、時間一般通過娛樂主機進行設置;報警提示信息接收整車的信號自動彈出。其交互框圖見圖3。在交互設計中重點在于方向盤按鍵的交互設計及報警提示的邏輯設計。
全液晶組合儀表功能切換及報警提示的具體交互設計如下。
方向盤按鍵常規設置為4個:菜單、上、下、返回,也有設計為5個按鍵的,可根據具體需求進行調整。
1)行車電腦的切換
將各類行車電腦信息整合為同一張信息卡片,易于用戶識別。通過短按方向盤按鍵的上鍵或下鍵快速切換行車電腦中的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油耗信息、其他信息。其交互邏輯見圖4。
2)菜單功能調用
短按菜單鍵,進入菜單;通過上鍵、下鍵進行功能選擇,再短按菜單鍵進入功能項,短按返回鍵回到上一級界面。其交互邏輯見圖5,系統設置交互邏輯見圖6。
報警、提示信息根據整車信號自動顯示,并遵循以下原則。
1)報警、提示信息分為可退出和不可退出兩類,可退出的報警提示信息可通過按鍵手動退出。
2)在同時發生多個報警信息時,優先級高的先顯示,高優先級報警解除后顯示低優先級報警內容。

圖1 整車信息顯示需求

圖2 信息分區設計

圖3 組合儀表交互框圖

圖4 行車電腦交互邏輯

圖5 菜單功能調用邏輯圖

圖6 系統設置交互邏輯
3)在同級別報警信息中,多個報警故障發生時,后發生故障報警信息打斷前故障報警信息顯示,在后發生報警信息顯示5s后,所有同級別報警信息循環顯示。
4) 優先級等級1>等級2>等級3>等級4>等級5>等級6。
報警、提示信息優先級可參考表1。
隨著全液晶組合儀表的出現,汽車儀表從之前主要顯示車速、轉速、水溫、燃油、指示燈及報警信息外,增加了與娛樂系統的交互信息,如電話、媒體、導航燈信息,顯示內容多且繁雜,通過系統地進行梳理及分區設計可讓信息顯示更直接易于用戶識別,且可降低交互設計的難度。

表1 報警優先級設計